一种微电解化学沉淀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021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电解化学沉淀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实验原料、实验方案、微电解的方法、化学沉淀的方法、化学沉淀的影响因素和鸟粪石产品回收步骤,实验原料包括以下步骤:实验用水为某制药厂的生产废水,由于出水有机物浓度过大,原水需稀释后进行实验,铁屑来自金工实习机械工厂内的废铁刨花,含有润滑油类物质,活性炭采用山东淄博市周村区裕源试剂厂生产的柱状活性炭。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铁炭微电解—化学沉淀法处理制药厂高有机废水效果较好。在原水COD为8000mg/L时,经微电解—化学沉淀处理后的废水,COD和NH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电解化学沉淀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电解化学沉淀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制药工业废水主要包括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污水、中药类制药工业污水、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污水、提取类制药工业污水、发酵类制药工业污水和化学合成类制药类工业污水六大类,主要来源于抗生素生产、药物合成、中成药生产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母液、溶媒回收废液、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然而现有的处理制药废水的方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处理制药废水装置中COD、氨氮及硫酸根的去除率较低,去除不够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电解化学沉淀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处理制药废水装置中COD、氨氮及硫酸根的去除率较低,去除不够彻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微电解化学沉淀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包括实验原料、实验方案、微电解的方法、化学沉淀的方法、化学沉淀的影响因素和鸟粪石产品回收步骤,所述实验原料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实验废水:实验用水为某制药厂的生产废水,由于出水有机物浓度过大,原水需稀释后进行实验;
[0007](2)微电解铁屑:铁屑来自金工实习机械工厂内的废铁刨花,含有润滑油类物质;
[0008](3)微电解活性炭:活性炭采用山东淄博市周村区裕源试剂厂生产的柱状活性炭。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实验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0010](1)预处理过程:由于铁屑表面有大量油污,铸铁屑在使用前均需处理,先用洗衣粉水浸泡,去除铁屑表面油污,再用乙醇浸泡,进一步除表面油污,然后用稀盐酸浸泡搅拌洗涤,以除去铁屑表面的氧化物,用清水洗净铁屑,用时从水中取出;
[0011](2)微电解—混凝过程:加大铁炭的投入,控制铁炭总量为150g,再按不同铁炭比进行试验探究;
[0012]a.试验前,用蒸馏水曝气清洗曝气头10min,清洗干净后将曝气头分别插入四个1000mL量筒底部,于4个量筒中分别加入200mL原水;
[0013]b.再控制铁炭总量为150g,控制不同铁炭比例,进行Fe-C微电解动态强化处理制药废水;
[0014]c.为保证反应过程中铁炭充分接触,铁炭充分混匀后倒入量筒,开启曝气机进行微电解反应,每曝气15min停止一次,静止5min后测其pH,共曝气1h,将曝气结束后水样的pH调节至8左右,水样过滤后测其COD和氨氮。
[0015]进一步地,所述微电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1)微电解试验分为静态反应和动态曝气反应两组试验,以pH、COD和氨氮为主要监测参数;
[0017](2)该试验采用小试装置,主要考察铁炭投加量、铁炭投加比例以及反应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其可生化性变化;
[0018](3)利用500mL、1000mL烧杯进行试验,主要考察pH、铁炭投加量、铁炭比以及反应时间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不同反应条件对沉渣量的影响,试验前,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或石灰水溶液调节pH,以满足微电解法对反应初始pH的要求,按照一定比例和质量向烧杯中投加铁屑和活性炭,将调整好pH的废水注入烧杯,同时进行低速搅拌、反应,微电解法处理后废水中有大量Fe
3+
,为消除其对COD测定结果的影响,需加适量氢氧化钠或石灰水调pH以去除Fe
3+
,反应结束后,静置沉降10min,取上层澄清溶液调整其pH至8.0,再静置10min,沉淀过滤后,取上清液测定其COD和氨氮。
[0019]进一步地,所述化学沉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1)将事先按所需药剂配比水平称取的Na2HPO4·
12H2O和MgCl2·
6H2O固体分别倒入烧杯中(由于Na2HPO4·
12H2O的溶解度较MgCl2·
6H2O要小,故先投加Na2HPO4·
12H2O,待其完全溶于水后再加入MgCl2·
6H2O,使全部药剂能均匀混合而参与反应),从开始投药起,控制搅拌器先以250r/min的转速快速搅拌,加速药剂的溶解,待药剂投加结束后,再以50r/min的转速缓慢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混合、接触;
[0021](2)用10mol/L的NaOH溶液调节烧杯内水样至实验所需达到的pH值,通过不断加入NaOH溶液,使反应始终在这一要求的恒定pH值下进行;
[0022](3)待反应达到要求的时间后,即停止搅拌,静置1h;
[0023](4)待烧杯内的混合液静置沉降30min后,用漏斗过滤上清液,测定滤液中剩余氨氮、COD及SO
42-浓度;分别计算氨氮和COD的去除率;
[0024](5)根据处理效果,确定化学沉淀最佳pH值和Mg:N:P的摩尔投加比;
[0025]进一步地,所述化学沉淀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0026](1)不同初始pH值对化学沉淀效果影响;
[0027](2)不同Mg:N摩尔比对化学沉淀效果影响;
[0028](3)不同N:P摩尔比对化学沉淀效果影响。
[0029]进一步地,所述鸟粪石产品回收包括以下步骤:
[0030](1)将烧杯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入烘箱内烘干,用电子分析天平称量干燥烧杯质量;
[0031](2)在烧杯内投加沉淀剂进行化学沉淀试验,沉淀完全后将浑浊液与烧杯一同放入烘箱内,在65℃下烘干48h;
[0032](3)从烘箱中取出烧杯与沉淀物,冷却后用电子分析天平称量二者总质量,记录数据并计算沉淀物的质量;
[0033](4)将烘干后的沉淀物收集到干燥滤纸上,保存以进行电镜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进而分析鸟粪石产品的形貌、纯度及产率。
[003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5]1、本专利技术采用铁炭微电解—化学沉淀法处理制药厂高有机废水效果较好。在原水COD为8000mg/L时,经微电解—化学沉淀处理后的废水,COD和NH
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和93%,可显著提高制药废水的可生化性。
[0036]2、本专利技术中微电解处理采用的铁屑,来源于从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的下脚料得到,达到以废治废、利旧利废的目的。
[0037]3、铁炭微电解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氨氮制药废水不但可以回收其中的氨氮生产出可以做控释肥原料的鸟粪石,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负担和费用,进而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0038]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解化学沉淀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包括实验原料、实验方案、微电解的方法、化学沉淀的方法、化学沉淀的影响因素和鸟粪石产品回收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原料包括以下步骤:(1)实验废水:实验用水为某制药厂的生产废水,由于出水有机物浓度过大,原水需稀释后进行实验;(2)微电解铁屑:铁屑来自金工实习机械工厂内的废铁刨花,含有润滑油类物质;(3)微电解活性炭:活性炭采用山东淄博市周村区裕源试剂厂生产的柱状活性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解化学沉淀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过程:由于铁屑表面有大量油污,铸铁屑在使用前均需处理,先用洗衣粉水浸泡,去除铁屑表面油污,再用乙醇浸泡,进一步除表面油污,然后用稀盐酸浸泡搅拌洗涤,以除去铁屑表面的氧化物,用清水洗净铁屑,用时从水中取出;(2)微电解—混凝过程:加大铁炭的投入,控制铁炭总量为150g,再按不同铁炭比进行试验探究;a.试验前,用蒸馏水曝气清洗曝气头10min,清洗干净后将曝气头分别插入四个1000mL量筒底部,于4个量筒中分别加入200mL原水;b.再控制铁炭总量为150g,控制不同铁炭比例,进行Fe-C微电解动态强化处理制药废水;c.为保证反应过程中铁炭充分接触,铁炭充分混匀后倒入量筒,开启曝气机进行微电解反应,每曝气15min停止一次,静止5min后测其pH,共曝气1h,将曝气结束后水样的pH调节至8左右,水样过滤后测其COD和氨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解化学沉淀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微电解试验分为静态反应和动态曝气反应两组试验,以pH、COD和氨氮为主要监测参数;(2)该试验采用小试装置,主要考察铁炭投加量、铁炭投加比例以及反应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其可生化性变化;(3)利用500mL、1000mL烧杯进行试验,主要考察pH、铁炭投加量、铁炭比以及反应时间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不同反应条件对沉渣量的影响,试验前,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或石灰水溶液调节pH,以满足微电解法对反应初始pH的要求,按照一定比例和质量向烧杯中投加铁屑和活性炭,将调整好pH的废水注入烧杯,同时进行低速搅拌、反应,微电解法处理后废水中有大量Fe
3+
,为消除其对COD测定结果的影响,需加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马晟李林罗增明张慧娟马奇英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