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科分娩用产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020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7
一种产科分娩用产床,包括底部框架,U型手臂凹陷槽,三段式铰接床板,手臂处活动垫板,手动或遥控装置,支撑杆,视频显示装置,无影灯,升降护栏,饮食用折叠板,V型下肢凹陷槽,下肢处活动垫板,腿架,加热装置,脚部垫板,可拆连接装置,羊水粪便收集伸缩筒;三段式铰接床板中的上段床板的下面设置有两个U型手臂凹陷槽,视频显示装置和无影灯与手动或遥控装置连接;中段床板带有V型下肢凹陷槽,腿架与中段床板铰接;脚部垫板与中段床板铰接;羊水粪便收集伸缩筒安装在底部框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提高阴道分娩安全性,使用效果好,能够避免肩难产、及时回收羊水、粪便等污染物,预防感染,适合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适合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适合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科分娩用产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产科分娩用产床。

技术介绍

[0002]在产科阴道分娩过程中,产床非常重要,方便实用、功能全面的产床能够给予产妇提供便利,协助产妇顺利分娩。肩难产是产科灾难性事件,可能造成新生儿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甚至死产。目前,尚无准确的预测肩难产的方法,发生肩难产时,及时采取四肢着床(趴床)法分娩可以安全、快速、有效的解决肩难产,其作用机理是可以使真结合径增加1厘米,出后矢状径增加2厘米,同时,利用重力作用使产妇顺利分娩。为了快速、准确的让产妇采取四肢着床,即趴床姿势进行分娩,需要对产床进行必要的改良,我们的核心设计是在原有产床中部设有合适的手部凹陷、“U”型膝盖凹陷,提示产妇将双手及双膝盖放于凹陷中,以方便医务人员在四肢着床姿势下接产。此外,第二产程宫口开全时,需要产妇采取拉玛泽呼吸法,该方法既可以主动控制宫缩而引起的产痛,也能维持镇定和保持体力,能够有效的利用腹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促进产程进展,然而,日常的产科工作中,绝大多数产妇没有掌握该呼吸法,助产士通过语言很难让产妇理解该方法的技术要领,需要产床上方设置视频设备,让产妇能够按照视频内播放的内容模仿拉玛泽呼吸法,积极配合助产士完成第二产程,顺利分娩。分娩过程中,产妇排出的羊水、粪便往往容易污染外阴,通过逆行性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宫内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分娩过程更容易辅助护理,克服上述问题,特提供了一种产科分娩用产床。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产科分娩用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科分娩用产床,包括底部框架1,U型手臂凹陷槽2,床板翻转调节装置3,三段式铰接床板4,手臂处活动垫板5,手动或遥控装置6,支撑杆7,视频显示装置8,无影灯9,升降护栏10,饮食用折叠板 11,V型下肢凹陷槽12,下肢处活动垫板13,腿架14,加热装置15,脚部垫板16,可拆连接装置17,羊水粪便收集伸缩筒18,软管19,污物收集箱20,活动卡箍21;
[0005]其中:底部框架1下部设置有脚轮22,三段式铰接床板4安装在底部框架1上,床板翻转调节装置3设置在三段式铰接床板4下面,三段式铰接床板4中的上段床板的下面设置有两个U型手臂凹陷槽 2,U型手臂凹陷槽2上设置有手臂处活动垫板5;底部框架1上安装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上部安装有视频显示装置8和无影灯9,视频显示装置8和无影灯9与设置在支撑杆7的手动或遥控装置6连接;三段式铰接床板4的中段床板固定在底部框架1上,底部框架1上两侧安装有升降护栏10,底部框架1上安装有饮食用折叠板11;三段式铰接床板4的中段床板带有V型下肢凹陷槽12,V型下肢凹陷槽 12上部设置有下肢处活动垫板13;三段式铰接床板4的下段床板为脚部垫板16,腿架14与三段式铰接床板4的中段床板铰接;脚部垫板16与三段式铰接床板4的中段床板铰接,并通过可拆连接装置17 连接,腿架14上设置
有加热装置15;羊水粪便收集伸缩筒18通过活动卡箍21安装在底部框架1上,羊水粪便收集伸缩筒18通过软管 19与放置在底部框架1上的污物收集箱20连接,底部框架1下部带有脚轮22。
[0006]所述的羊水粪便收集伸缩筒18顶部带有能调节角度的锥形端口。
[0007]所述的U型手臂凹陷槽2内部带有便于手抓的横杆,U型手臂凹陷槽2内带有柔性加热垫层。
[0008]所述的V型下肢凹陷槽12内部带有柔性加热垫层,并带有能手动调节V型张角的装置,具体为两块板下部铰接,上部带有定位锁紧装置。
[0009]所述的羊水粪便收集伸缩筒18顶端的锥形端口为柔性橡胶材料件。
[0010]所述的活动卡箍21通过能弯曲的杆件与羊水粪便收集伸缩筒18 连接。
[0011]能够协助产妇采取四肢着床,趴床姿势分娩,避免肩难产造成的不良影响。拥有视频播放设备、防羊水溢出装置、下肢加热等多种功能,使产妇在功能齐全、方便舒适的产床上顺利分娩,适合产科阴道分娩过程中使用。
[0012]在产妇两腿之间设计了防羊水、粪便溢出的装置,并能将羊水、粪便引入可回收的盛装结构内,保持外阴清洁。临床上个别产妇由于分娩时间长,下肢受凉容易发生抽筋的症状,在产床下部设置可以调节温度的加热装置,给产妇提供温暖的分娩条件,避免发生下肢受凉引起抽筋的情况。
[0013]产床上半身可0-90度电动调节,并有柔性垫。产床臀部可向上、向下电动调节,并有柔性垫。产床下半部分可上下电动调节,并有柔性垫,可卸掉床体下半部分,方便产钳助产。床两边分别有围挡,围挡上有柔性垫,床两侧分别有供产妇手握的扶手,扶手可收缩并全部进入到收纳腔,不会额外占用空间。两个腿架可伸出或回缩,可上下左右调节,腿架上可取暖,温度可调节,脚托顶部均粘接有柔性垫。床上方有手术用无影灯,可调节照明角度,灯的强弱可调节。无影灯旁有能够播放视频的装置,产床上有可调节该视频装置的遥控器。产床中部有两个手部凹陷,下方有膝盖凹陷,这些凹陷表面覆盖有柔软垫,使用时去除表面柔软垫,未使用时柔软垫上表面与床身表面齐平。两腿之间床体下部中有防羊水溢出装置,有利于放置羊水、粪便等污染物,该装置经相连连通的排泄管体排至专用容器内,通过将具有一定柔韧性的薄条片外侧边缘向上翘起形成一个内侧弧面坡度,达到翘起的薄条片超出下身靠板顶部边缘表面的效果,从而有利于防止羊水侧溢,且能够将流出的羊水更好地引流流入盛装结构内。不使用该装置时,表面覆盖柔性垫,柔软垫上表面与床身表面齐平。床板下方的四根支撑腿,四根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均设置有自锁万向轮。床体上部有折叠板,供产妇饮水及进食用。
[0014]本技术的优点:
[0015]本技术所述的产科分娩用产床,原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齐全,提高阴道分娩安全性,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能够避免肩难产、及时回收羊水、粪便等污染物,预防感染,且有针对性,适合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为产科分娩用产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产科分娩用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科分娩用产床,包括底部框架1,U型手臂凹陷槽2,床板翻转调节装置3,三段式铰接床板4,手臂处活动垫板5,手动或遥控装置6,支撑杆7,视频显示装置8,无影灯9,升降护栏10,饮食用折叠板 11,V型下肢凹陷槽12,下肢处活动垫板13,腿架14,加热装置15,脚部垫板16,可拆连接装置17,羊水粪便收集伸缩筒18,软管19,污物收集箱20,活动卡箍21;
[0020]其中:底部框架1下部设置有脚轮22,三段式铰接床板4安装在底部框架1上,床板翻转调节装置3设置在三段式铰接床板4下面,三段式铰接床板4中的上段床板的下面设置有两个U型手臂凹陷槽 2,U型手臂凹陷槽2上设置有手臂处活动垫板5;底部框架1上安装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上部安装有视频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分娩用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科分娩用产床,包括底部框架(1),U型手臂凹陷槽(2),床板翻转调节装置(3),三段式铰接床板(4),手臂处活动垫板(5),手动或遥控装置(6),支撑杆(7),视频显示装置(8),无影灯(9),升降护栏(10),饮食用折叠板(11),V型下肢凹陷槽(12),下肢处活动垫板(13),腿架(14),加热装置(15),脚部垫板(16),可拆连接装置(17),羊水粪便收集伸缩筒(18),软管(19),污物收集箱(20),活动卡箍(21);其中:底部框架(1)下部设置有脚轮(22),三段式铰接床板(4)安装在底部框架(1)上,床板翻转调节装置(3)设置在三段式铰接床板(4)下面,三段式铰接床板(4)中的上段床板的下面设置有两个U型手臂凹陷槽(2),U型手臂凹陷槽(2)上设置有手臂处活动垫板(5);底部框架(1)上安装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上部安装有视频显示装置(8)和无影灯(9),视频显示装置(8)和无影灯(9)与设置在支撑杆(7)的手动或遥控装置(6)连接;三段式铰接床板(4)的中段床板固定在底部框架(1)上,底部框架(1)上两侧安装有升降护栏(10),底部框架(1)上安装有饮食用折叠板(11);三段式铰接床板(4)的中段床板带有V型下肢凹陷槽(12),V型下肢凹陷槽(12)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