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床头板及手术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64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手术床头板及手术床,涉及手术床技术领域。所述头板包括至少三层相互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垫板,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朝向手术床主体的一侧均成型有半椭圆形的凹槽,每一凹槽内均可拆卸固定连接有与凹槽形状相匹配的半椭圆形的嵌块,第三垫板上成型有用于穿过仪器管路的过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术中患者的卧姿调整结构,满足术中病人多种体位摆放的要求,提高患者术中的舒适度;同时,第三层垫板上成型有用于穿过仪器管路的过孔,方便全麻患者俯卧位气管、插管的放置;背面增设有用于绑扎仪器管路的子母扣结环,便于固定呼吸管路、胃管、营养管等,避免管路因重力滑脱。脱。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床头板及手术床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术床
,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床头板以及使用该手术床头板的手术床。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电动手术床头板由一层实体硬质板上加一层海绵垫组成,与整个手术床面处于同一高度。在临床手术使用中,存在以下缺点:1、在患者仰卧时,为了保持患者的舒适度,需要另外加一层头圈,使头部枕高;2、在患者俯卧或侧卧时也需要加一个头圈,使患者面部、耳部悬空,避免压疮;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患者全麻插管且需要摆俯卧位时,只能让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以保证气管、导管通畅不受压,如果手术时间长可能导致颈部损伤;3、增加使用的头圈,与原手术床头板非一体,使用中可能发生移位,稳定性差,且增加头圈需要额外的经济支出,也不便于收纳。
[0003]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成本低,便于根据患者的卧姿调整高度和结构的床头板,以提高术中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提出的一种手术床头板,包括至少三层相互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垫板,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垫板、第二垫板以及第三垫板;所述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朝向手术床主体的一侧均成型有凹槽,每一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有与凹槽形状相匹配的嵌块,分别为第一嵌块和第二嵌块,所述第一嵌块和第二嵌块与其相应的垫板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垫板上成型有用于穿过仪器管路的过孔,所述过孔设置于第一嵌块与第二嵌块的垂直下方,且面积小于第一嵌块和第二嵌块。
[0005]优选的,所述凹槽为与人脸相匹配的半椭圆形凹槽,所述嵌块为与凹槽形状相匹配的半椭圆形嵌块,所述过孔为朝向手术床主体开口的半圆形孔洞。
[0006]优选的,相邻垫板以及嵌块与其对应的垫板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为子母扣粘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三垫板远离第二垫板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绑扎仪器管路的子母扣结环。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三垫板为金属板,所述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均为由柔软薄皮包裹的海绵软垫。
[0009]本技术另外公开的一种手术床,包括手术床主体以及上述手术床头板,所述手术床主体与手术床头板固定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手术床头板及手术床的优点是:
[0011](1)该手术床头板可根据术中患者的卧姿调整结构,满足术中病人多种体位摆放的要求,提高患者术中的舒适度。
[0012](2)多层垫板可粘接在一起,无需另外收纳,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0013](3)第三层垫板上成型有用于穿过仪器管路的过孔,方便全麻患者俯卧位气管、插管的放置;背面增设有用于绑扎仪器管路的子母扣结环,便于固定呼吸管路、胃管、营养管等,避免管路因重力滑脱。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手术床头板状态图一。
[0016]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手术床头板状态图二。
[0017]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手术床头板状态图三。
[0018]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手术床头板状态图四。
[0019]图5为第三垫板结构图。
[0020]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零部件名称为:
[0021]1-第一垫板;2-第二垫板;3-第三垫板;4-第一嵌块;5-第二嵌块;6-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简要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图1-图5示出了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0024]如图1所示的一种手术床头板,包括三层相互之间粘接的垫板,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垫板1、第二垫板2以及第三垫板3。其中,第三垫板3为金属板,其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条子母扣勾面或毛面,第一垫板1与第二垫板2均为由柔软薄皮包裹的海绵软垫,其上均相应的安装有子母扣的勾面或毛面,三个垫板通过子母扣毛面与勾面粘接的方式固定位置。
[0025]第一垫板1与第二垫板2朝向手术床主体的一侧均成型有半椭圆形的凹槽,其形状应与人脸相匹配,患者术中俯卧时面部悬空,避免压疮。每一凹槽内均设置有与凹槽形状相匹配的半椭圆形的嵌块,分别为第一嵌块4和第二嵌块5。第一嵌块4和第二嵌块5与其相应的垫板子母扣粘接,具体的,于嵌块接触其对应垫板的面安装子母扣的勾面或毛面,于垫板接触其对应的嵌块的面安装对应的毛面或勾面,二者粘接以固定嵌块与垫板的位置。
[0026]第三垫板3上成型有用于穿过仪器管路、朝向手术床主体开口的半圆形过孔6,过孔6设置于第一嵌块4与第二嵌块5的垂直下方,且面积小于第一嵌块 4和第二嵌块5。第三垫板3远离第二垫板2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绑扎仪器管路的子母扣结环。
[0027]手术过程中,患者仰卧位时,如图1所示,第一垫板1、第二垫板2以及第三垫板3依序粘接在一起,相应的嵌块也与垫板粘接,这时整个头板部比手术床主体高5cm,病人相当于枕着枕头,很舒适。如果需要去枕平卧,如图2所示,拿掉第一垫板1和第一嵌块4即可。
[0028]患者俯卧位时,如图3所示,拿掉第一垫板1、第一嵌块4以及第二嵌块5,第二垫板2粘接在第三垫板3上,患者俯卧,面部于第二垫板2上的凹槽处悬空,清醒病人可自由呼吸,全麻病人的呼吸管路及胃管营养管等可通过第三垫板3的过孔穿过,并使用第三垫板3背面安装的子母扣结构绑扎固定,防止管道因重力作用脱落。
[0029]患者侧卧位时,如图4所示,第一垫板1、第二垫板2、第三垫板3以及第二嵌块5叠放粘接在一起,拿掉第一垫块4,病人的耳部于第一垫板1上的凹槽处悬空,避免耳部受压。同时三层垫板叠放,高度高于手术床主体5cm,可保持颈椎与手术床主体平行,避免了颈部的扭曲。
[0030]本技术另外公开的一种手术床,包括手术床主体以及上述手术床头板,手术床主体与手术床头板固定连接。
[0031]综上所述,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手术床头板,可根据术中患者的卧姿调整结构,满足术中病人多种体位摆放的要求,提高患者术中的舒适度。同时,多层垫板可粘接在一起,无需另外收纳,提高了结构稳定性。第三层垫板上成型有用于穿过仪器管路的过孔,方便全麻患者俯卧位气管、插管的放置;背面增设有用于绑扎仪器管路的子母扣结环,便于固定呼吸管路、胃管、营养管等,避免管路因重力滑脱。
[003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床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层相互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垫板,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垫板(1)、第二垫板(2)以及第三垫板(3);所述第一垫板(1)与第二垫板(2)朝向手术床主体的一侧均成型有凹槽,每一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有与凹槽形状相匹配的嵌块,分别为第一嵌块(4)和第二嵌块(5),所述第一嵌块(4)和第二嵌块(5)与其相应的垫板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垫板(3)上成型有用于穿过仪器管路的过孔(6),所述过孔(6)设置于第一嵌块(4)与第二嵌块(5)的垂直下方,且面积小于第一嵌块(4)和第二嵌块(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床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与人脸相匹配的半椭圆形凹槽,所述嵌块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瑞敏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