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64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竖井,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该竖井包括多个管片环,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每个管片环具有多个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通孔,通孔沿第一方向贯通管片环;相邻的管片环的通孔一一对应且相互贯通;多个管片环同轴设置且轴线方向为第一方向;加固件,沿第一方向设置于通孔内,以连接多个管片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竖井结构简单且施工难度小。竖井结构简单且施工难度小。竖井结构简单且施工难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竖井。

技术介绍

[0002]竖井是通过修筑暗挖地下工程形成的洞壁直立的筒状结构,可作为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的连接通道。由于竖井沿地下开挖形成的洞壁深度较深,需要在洞壁周围设置支护结构防止坍塌,以保证竖井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0003]相关的竖井支护措施采用在洞壁设置格栅钢架,并网喷混凝土形成初支,然后采用衬砌装配形成二次支护。相关的竖井结构复杂,施工过程也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竖井,以解决如何简化竖井的结构以降低施工难度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竖井,包括:多个管片环,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每个所述管片环具有多个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所述管片环;相邻的所述管片环的所述通孔一一对应且相互贯通;多个所述管片环同轴设置且轴线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加固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以连接多个所述管片环。
[0007]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管片环包括多个沿所述周向依次首尾连接的管片。
[0008]进一步地,所述管片包括:第一幅板,沿所述周向延伸设置;第二幅板,沿所述周向延伸设置并在径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幅板间隔;肋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位于所述第一幅板和所述第二幅板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幅板和所述第二幅板;其中,所述肋板与所述通孔相邻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每个所述管片包括多个在所述周向上间隔设置的肋板;其中,相邻的所述肋板与所述第一幅板和所述第二幅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管片一端的所述肋板与所述第一幅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幅板的一端围合形成第一槽型空间;靠近所述管片的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的所述肋板与所述第一幅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幅板的另一端围合形成第二槽型空间;相邻的所述管片的所述第一槽型空间和所述第二槽型空间共同形成所述第二通孔。
[0010]进一步地,每个管片均相同;或所述管片包括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所述第一管片和所述第二管片沿所述周向交替排列,其中,所述第一管片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管片的第一通孔在所述周向上的延伸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管片的第一槽型空间与所述第二管片的第一槽型空间在所述周向上的延伸长度不同和/或所述第一管片的第二槽型空间与所述第二管片的第二槽型空间在所述周向上的延伸长度不同。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加固件包括:素混凝土,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钢筋笼,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第二预设距离,H-洞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4]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专利技术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5]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
[0036]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连接”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既包括直接连接也包括间接连接。“多个”表示大于或等于两个。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竖井,是通过修筑暗挖地下工程形成的洞壁直立的筒状结构,可作为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的连接通道,在轨道交通、隧道施工以及通风工程中应用广泛。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场景类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竖井产生限定。
[0038]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竖井10包括多个管片环11和加固件12。多个管片环11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是指洞壁H的延伸方向(如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多个表示大于或等于两个。具体的,以圆柱形的洞壁H为例,每个管片环11的外径与洞壁H的直径大致相同,使管片环11能够与洞壁H较好地适配。沿第一方向(如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每个管片环11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每个管片环11的高度均相同。多个管片环11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分层叠放进行装配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洞壁H结构的支护,以加强洞壁H的结构,防止坍塌。管片环11体积小,易于现场施工吊放,可以较好地简化施工难度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扰动。
[0039]如图3所示,每个管片环11具有多个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通孔111,通孔111沿第一方向贯通管片环11。具体的,沿第一方向(如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通孔111贯穿管片环1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形成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容纳腔。通孔11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多个通孔111沿管片环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通孔111可以以等间距的方式设置,也可以以非等间距的方式设置,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通孔111采用等间距间隔设置的方式继续作后续阐述。每个通孔111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作具体限制。通孔111的形状任意,例如,可以是矩形、扇形或圆形等。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采用近似矩形形状的通孔111。相较于实心结构的管片环,通过对每个管片环11开设通孔,可以减轻每个管片环11的质量,装配形成的竖井10整体呈空腔箱梁结构,竖井整体质量较轻且刚度大,在能满足支护
刚度需求的同时,能够降低对吊装设备的要求以及作用于井壁周围的附加载荷。
[0040]相邻的管片环11的通孔111一一对应且相互贯通,多个管片环11同轴设置且轴线方向为第一方向。具体的,每个管片环11的形状和结构均大致相同,并且各管片环11均共轴线设置,以有效保证叠放后形成的竖井结构的整体稳固性。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邻管片环11的通孔111相互对应且基本对正。
[0041]如图1所示,加固件12沿第一方向设置于通孔111内,以连接多个管片环11。具体的,加固件12是具有填充和加固作用的部件,例如,加固件12可以是混凝土和/或钢筋笼,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固件12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填充加固作用的部件。通过在管片环11的通孔111内设置加固件12,加固件12可以将多个相互之间无约束关系的管片环11装配体形成一个具有固定连接关系的整体,有效降低管片环11之间发生移位或晃动等不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管片环,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每个所述管片环具有多个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所述管片环;相邻的所述管片环的所述通孔一一对应且相互贯通;多个所述管片环同轴设置且轴线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加固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以连接多个所述管片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片环包括多个沿所述周向依次首尾连接的管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片包括:第一幅板,沿所述周向延伸设置;第二幅板,沿所述周向延伸设置并在径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幅板间隔;;肋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位于所述第一幅板和所述第二幅板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幅板和所述第二幅板;其中,所述肋板与所述通孔相邻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每个所述管片包括多个在所述周向上间隔设置的肋板;其中,相邻的所述肋板与所述第一幅板和所述第二幅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管片一端的所述肋板与所述第一幅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幅板的一端围合形成第一槽型空间;靠近所述管片的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的所述肋板与所述第一幅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幅板的另一端围合形成第二槽型空间;相邻的所述管片的所述第一槽型空间和所述第二槽型空间共同形成所述第二通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竖井,其特征在于,每个管片均相同;或所述管片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如勇裴利华杨均刘兴国徐永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