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树脂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018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回收系统,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导料机构,且导料机构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破碎机构,所述导料机构与破碎机构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左侧与反应釜之间连接有加热机构,其冷却水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补水管,且补水管的底端为自由活动端,所述反应釜的内部中心位置贯穿有搅拌杆,该装置中破碎机构、导料机构、冷却水箱以及反应釜四者配合使用,能够对废旧环氧树脂系列回收产品多次破碎切割至微小颗粒,增加回收效率,便于后续设备二次加工回收利用,且反应釜通过加热机构能够对初次破碎的环氧树脂升温加热使其达到软化温度点,使其软化辅助二次切割,沉降过滤。沉降过滤。沉降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氧树脂回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氧树脂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环氧树脂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凡分子结构中含有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统称为环氧树脂。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除个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它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介电性能良好,变定收缩率小,制品尺寸稳定性好,硬度高,柔韧性较好,对碱及大部分溶剂稳定,因而广泛应用于国防、国民经济各部门,作浇注、浸渍、层压料、粘接剂、涂料等用途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1920177900.1)一种环氧树脂回收装置,涉及加工设备领域,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粉碎区与处理区,粉碎区与处理区通过弧形通管连接,弧形通管为透明材料,弧形通管与处理区连接的一端管口内设有电磁阀,粉碎区包括进料口,进料口的下方设有左右对称的破碎辊,粉碎区的底端设有出料口,第二转动轴上设有若干层剪切刀,第二转动轴与处理区的顶端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轴贯穿处理区的顶端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处理区的底端与出水管道连通,出水管道的中部设有过滤槽,过滤槽的底端设有滤网,过滤槽的右侧铰接有翻盖,本技术能够对环氧树脂进行粗切割细研磨,并充分进行表面处理,达到回收标准。
[0004]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目前,国内企业在环氧树脂生产的品种上,仍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主,针对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反应釜工序搅拌混合反应生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有少量的原料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反应并形成环氧树脂产品,最终形成废料,对这些废料的处理方式通常是等待环氧树脂排放完毕后再从反应釜中排出,然后进行后续处理,虽然一次生产工序中产生的废料不多,但是随着生产周期的逐渐延长,废料也会越来越多,造成的额外成本也越来越高;2.现有设备中针对于废旧环氧树脂产品回收的方式多采用二次切割破碎成细小颗粒的方式方法,然而通过添加辅助剂进行相关的回收利用,然而此类设备针对于低相对分子质量环氧树脂,也称为软环氧树脂,其软化点低于50℃,因此传统固化后的废旧环氧树脂产品中低相对分子质量环氧树脂在对其破碎时,设备本身频繁破碎产生的高温有可能导致热量大于软环氧树脂软化点,造成部分软环氧树脂软化附着破碎装置表面,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从而降低设备的回收处理效率。
[0005]为此,提出一种环氧树脂回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氧树脂回收系统,该装置中破碎机构、导料机构、冷却水箱以及反应釜四者配合使用,能够对废旧环氧树脂系列回收产品多次破碎切割至微小颗粒,增加回收效率,便于后续设备二次加工回收利用,且反应釜通过加热机构能够对初次破碎的环氧树脂升温加热使其达到软化温度点,使其软化辅助二次切割,沉降过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氧树脂回收系统,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导料机构,且导料机构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破碎机构,所述导料机构与破碎机构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左侧与反应釜之间连接有加热机构,其冷却水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补水管,且补水管的底端为自由活动端,所述反应釜的内部中心位置贯穿有搅拌杆,且搅拌杆的外表面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破碎叶片,所述反应釜的底端设置有排料口,排料口的内部设置有清理过滤机构,所述反应釜的底端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腿;
[0008]其中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由破碎滚筒、导热铜片、导热铜板、冷凝腔、破碎箱、导向块、排放槽、排料管、连接件、安装座、驱动电机构成,所述破碎滚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破碎滚筒表面破碎齿牙交错分布,两个所述破碎滚筒结构相同,且其两端转轴贯穿并延伸至破碎箱内壁,且其转轴表面与破碎箱内壁之间套接有轴承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破碎箱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安装座,且安装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驱动电机,且其与破碎滚筒位置一一应对,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破碎滚筒后端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破碎箱的内表面底端位于两个所述破碎滚筒之间下侧位置固定连接三角结构的导向块,且破碎箱的内表面底端位于导向块的两侧对称开设排放槽,所述排放槽的下端固定连接排料管,所述破碎箱的下端外表面四周固定连接连接件;
[0009]所述破碎滚筒的内部开设冷凝腔,且破碎滚筒内壁嵌入式连接导热铜片,所述冷凝腔的内部环形等距离设置有六个所述导热铜板,且导热铜板的一端贯穿破碎滚筒内壁并与导热铜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邻导热铜板相邻端相互抵制;
[0010]两个所述破碎滚筒前端转轴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且旋转接头与冷却水箱固定连接并相互贯通,同时破碎滚筒前端转轴内置孔洞,且其通过旋转接头实现破碎滚筒内部冷凝腔与冷却箱连通,两个所述破碎滚筒的上侧设置有防护机构;
[0011]所述导料机构包括导料腔、安装腔、设备箱、导料棒26、导料槽、把手以及转动腔构成,所述设备箱通过连接件与破碎箱固定连接,所述设备箱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安装腔,且安装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底端输出轴贯穿反应釜延伸至反应釜内部并与搅拌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设备箱的内部位于安装腔的两侧与排料管对应位置均开设导料腔,所述导料腔的内部中段位置开设转动腔,且转动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料棒26,所述导料棒26的外表面开设导料槽,所述导料棒26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转轴,转轴贯穿设备箱内壁,所述导料棒26前端转轴延伸至设备箱的前端外表面并固定连接把手,所述导料棒26与转动腔两者均呈柱形结构相互吻合转动连接,所述导料棒26内部设置有隔热层,所述设备箱25的下端外表面与反应釜1固定连接;
[0012]所述加热机构包括金属管、隔热保温套筒、加热片构成,所述金属管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水箱以及反应釜连接,所述金属管的外表面套接隔热保温套筒,且隔热保温套筒与金
属管之间设置加热片,所述加热片与外界控制设备以及电源电性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中破碎机构、导料机构、冷却水箱以及反应釜四者配合使用,能够对废旧环氧树脂系列回收产品多次破碎切割至微小颗粒,增加回收效率,便于后续设备二次加工回收利用,且反应釜通过加热机构能够对初次破碎的环氧树脂升温加热使其达到软化温度点,使其软化辅助二次切割,沉降过滤。
[0014]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弧形片、导料板、清理板、条形清理齿,所述防护机构为两个,且其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破碎滚筒,所述弧形片的一端与破碎箱内壁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设置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与破碎箱内壁呈45至55度角倾斜设置,且导料板的下端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清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氧树脂回收系统,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导料机构(2),且导料机构(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破碎机构(3),所述导料机构(2)与破碎机构(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水箱(4),所述冷却水箱(4)的左侧与反应釜(1)之间连接有加热机构(6),其冷却水箱(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补水管(41),且补水管(41)的底端为自由活动端,所述反应釜(1)的内部中心位置贯穿有搅拌杆(13),且搅拌杆(13)的外表面环形灯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破碎叶片(12),所述反应釜(1)的底端设置有排料口,排料口的内部设置有清理过滤机构(7),所述反应釜(1)的底端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腿(11);其中所述破碎机构(3)包括由破碎滚筒(31)、导热铜片(311)、导热铜板(312)、冷凝腔(313)、破碎箱(32)、导向块(33)、排放槽(34)、排料管(35)、连接件(36)、安装座(37)、驱动电机(38)构成,所述破碎滚筒(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破碎滚筒(31)表面破碎齿牙交错分布,两个所述破碎滚筒(31)结构相同,且其两端转轴贯穿并延伸至破碎箱(32)内壁,且其转轴表面与破碎箱(32)内壁之间套接有轴承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破碎箱(32)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安装座(37),且安装座(3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驱动电机(38),且其与破碎滚筒(31)位置一一应对,所述驱动电机(38)输出轴与破碎滚筒(31)后端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破碎箱(32)的内表面底端位于两个所述破碎滚筒(31)之间下侧位置固定连接三角结构的导向块(33),且破碎箱(32)的内表面底端位于导向块(33)的两侧对称开设排放槽(34),所述排放槽(34)的下端固定连接排料管(35),所述破碎箱(32)的下端外表面四周固定连接连接件(36);所述破碎滚筒(31)的内部开设冷凝腔(313),且破碎滚筒(31)内壁嵌入式连接导热铜片(311),所述冷凝腔(313)的内部环形灯距离设置有六个所述导热铜板(312),且导热铜板(312)的一端贯穿破碎滚筒(31)内壁并与导热铜片(3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邻导热铜板(312)相邻端相互抵制;两个所述破碎滚筒(31)前端转轴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42),且旋转接头(42)与冷却水箱(4)固定连接并相互贯通,同时破碎滚筒(31)前端转轴内置孔洞,且其通过旋转接头(42)实现破碎滚筒(31)内部冷凝腔(313)与冷却箱连通,两个所述破碎滚筒(31)的上侧设置有防护机构(5);所述导料机构(2)包括导料腔(21)、安装腔(23)、设备箱(25)、导料棒(26)、导料槽(261)、把手(262)以及转动腔(27)构成,所述设备箱(25)通过连接件(36)与破碎箱(32)固定连接,所述设备箱(25)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安装腔(23),且安装腔(2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4),所述伺服电机(14)的底端输出轴贯穿反应釜(1)延伸至反应釜(1)内部并与搅拌杆(13)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设备箱(25)的内部位于安装腔(23)的两侧与排料管(35)对应位置均开设导料腔(21),所述导料腔(21)的内部中段位置开设转动腔(27),且转动腔(2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料棒(26),所述导料棒(26)的外表面开设导料槽(261),所述导料棒(26)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转轴,转轴贯穿设备箱(25)内壁,所述导料棒(26)前端转轴延伸至设备箱(25)的前端外表面并固定连接把手(262),所述导料棒(26)与转动腔(27)两者均呈柱形结构相互吻合转动连接,所述导料棒(26)内部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加热机构(6)包括金属管(61)、隔热保温套筒(62)、加热片(63)构成,所述金属管(61)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水箱(4)以及反应釜(1)连接,所述金属管(61)的外表面套接隔热保
温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涛张旭王中刚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聚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