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夹持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013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熔融纺丝技术领域。一种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夹持器,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夹持臂,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均呈圆弧形,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第一端部通过铰接轴铰接;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第二端部均设置有夹持臂。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便于进行纺丝组件的夹持和移动,夹持效果好,夹持稳定,避免纺丝组件坠落造成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整个拆分过程的便捷性和效率。本申请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结构设计,能够保障夹持板与纺丝组件具有足够的夹持力和摩擦力,从而避免纺丝组件的滑落,夹持臂的结构设计,能够便于操作更便于施力,在提拉、推送等过程中,操作效率高,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夹持器


[0001]本技术属于熔融纺丝
,具体涉及一种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夹持器。

技术介绍

[0002]熔融纺丝,是以聚合物熔体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机进行纺丝的一种成型方法。
[0003]熔体纺丝时,本体聚合物在熔化后被送入纺丝部位,经纺丝泵定量送入纺丝组件,过滤后,由喷丝板的毛细孔中挤出。液态丝条通过冷却介质时逐渐固化,而后由下方的卷绕装置高速拉伸成丝,该丝为初生纤维,初生纤维经过后加工成为纤维。为不使丝条冷却过速难于成丝,有时采用等温熔体纺丝,即在喷丝板外加一个等温室(称纺丝甬道)。卷绕装置的拉伸速度很高,可达1500~3000 m/min,视材料种类及流变性质而定。熔体纺丝的拉伸比很大,产率很高,且可在较大的范围内调节。涤纶(聚酯纤维)、锦纶和聚丙烯纤维均是按熔体纺丝成型的。
[0004]纺丝组件的清理是通过高温燃烧,现阶段的处理方法多为将批量的纺丝组件整体进行集中燃烧,由于纺丝组件为多部件组合,且内部残余有大量的原料,很难清理干净,导致清理效率低,清理周期长,工序不合理,后续还需要进行二次清理,纺丝组件的结构如图6所示。
[0005]聚合物纺丝组件决定着纺丝品种、质量和物性等指标。通常将下机组件直接装炉进行整体煅烧,煅烧后,发现喷丝板砂盒微孔内仍存有大量碳化物残渣、杂质或毛刺、堵孔、半堵孔等现象,需对现有煅烧工艺进行改进,将下机热组件移至工作台上分解后再进行处理,但是下机组件高达300℃左右,没有夹持工具直接放在分解台上,分解过程中一方面不便于分解,另一方面容易烫伤操作者;基于以上原因,本项目设计一种夹具,在纺丝组件分解过程中用于夹持组件或者内芯便于组件分解操作,本设计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夹持器,其结构设计合理,便于进行纺丝组件的夹持和移动,夹持效果好,夹持稳定,避免纺丝组件坠落造成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整个拆分过程的便捷性和效率。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夹持器,包括:
[0009]第一夹持板;
[0010]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均呈圆弧形,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第一端部通过铰接轴铰接;以及
[0011]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第二端部均设置有夹持臂。
[0012]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上均设置有扭力孔,所述扭簧的两个作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扭力孔对应设置。
[0013]所述夹持臂包括臂杆和设置在臂杆端部的握持部。
[0014]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滑部。
[0015]所述防滑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上的耐热防滑板。
[0016]所述防滑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上的筋板,所述筋板上设置有多道防滑齿。
[0017]所述防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中部的耐热防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耐热防滑板两侧的筋板,所述筋板上设置有多道防滑齿,所述耐热防滑板的外端面较所述筋板的外端面高。
[0018]所述耐热防滑板和所述筋板均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0019]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均为弹性板。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便于进行纺丝组件的夹持和移动,夹持效果好,夹持稳定,避免纺丝组件坠落造成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整个拆分过程的便捷性和效率。
[0022]本申请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结构设计,能够保障夹持板与纺丝组件具有足够的夹持力和摩擦力,从而避免纺丝组件的滑落,其夹持臂的结构设计,能够便于操作,握持更方便,更便于施力,在提拉、推送等过程中,操作效率高,降低劳动强度。
[0023]本申请的扭簧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具有一定的夹持力,在夹持过程中,扭簧提供一定的作用力,从而便于实现定位、初步夹持、施力夹持、夹持移动的过程的转变。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0025]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夹持板或第二夹持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夹持板或第二夹持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夹持臂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纺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序号:
[0032]201为第一夹持板、202第二夹持板、203为夹持臂、204为铰接轴、205为扭簧、206为扭力孔、207为臂杆、208为握持部、209为耐热防滑板、210为筋板、211为防滑齿、212为螺栓;
[0033]601为壳体、602为锁紧螺母、603为导流板、604为砂盒、605为分流块、606为喷丝板、607为铝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
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的表述用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元件,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的限制,而只是用来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0036]应注意到,当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存在“连接”、“耦合”或者“相连”的表述时,可以意味着其直接连接、耦合或相连,但应当理解的是,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中间元件;即涵盖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的位置关系。
[0037]应当注意到,使用“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0038]应注意到,“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其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的改变。
[0039]参见图1-图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夹持器,包括第一夹持板201、第二夹持板202和夹持臂203,所述第一夹持板20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均呈圆弧形,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第一端部通过铰接轴铰接;以及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第二端部均设置有夹持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上均设置有扭力孔,所述扭簧的两个作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扭力孔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包括臂杆和设置在臂杆端部的握持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滑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晓明王劼谭玉周霍晓湾付少杰张军焦志浩李勇王晓明张艳辉丁敏许珍珠芦檬王俊鹏
申请(专利权)人: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