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物组及小麦抗旱性的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977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引物组,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上游引物和SEQ ID No.2所示的下游引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小麦抗旱性的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引物组作为引物,分别对干旱胁迫处理后的待测小麦和未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的待测小麦进行q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物组及小麦抗旱性的鉴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麦抗旱性
,尤其涉及一种引物组及小麦抗旱性的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世界上有许多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就是这些作物当中最重要的一种之一,它有着适合种植范围区域比较广泛,可以存放的时间比较长久等优点。小麦作为我国人民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提高等产业发展对于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储存和社会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而且在最近几年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一天比一天严重,非常严重的影响了绝大多数的植物的健康成长,并且极大的制约了粮食产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增长和提高。根据统计,世界范围内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约占全球的土地总面积的36%,大约占耕地面积的43%,而世界上基本有70%的小麦种植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目前干旱问题已经成为小麦生长发育面临的主要非生物逆境挑战,小麦对干旱胁迫的应答结果基本反应在地上生物量的变化方面,因此,研究分析小麦地上生物量对干旱胁迫的反应机制,不仅对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与作物产量影响的相关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制定小麦在不同气候及土壤水分条件下耕作栽培的措施以及对干旱等其他逆境胁迫的预防也有着很好的现实意义。
[0003]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了多种鉴定小麦抗旱性的方法,主要的方法有:
[0004]田间直接鉴定法:在作物的不一样的生长发育阶段,对其生长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如株高,叶宽,叶面积等。但该方法存在着较多缺点,如鉴定时所需要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受到的环境因素的制约较多,特别是在年际间降水变化幅度较大时,研究的数据结果难以重复等。
[0005]人工模拟环境法:是指在经过人工搭建的干旱棚、生长箱或着人工气候室里,通过调控土壤、空气中的含水量的多少,来人为造成实验所需的干旱胁迫环境,并在干旱棚、生长箱或着人工气候室里研究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理生化过程和产量结果的变化来评价小麦的抗旱性能。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的设备,能耗花费相对较大,而且在这种方法下创造的干旱胁迫环境与自然条件下田间生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实验结果与田间直接鉴定的结果有一定差异。
[0006]生理生化指标鉴定:作物的抗旱性鉴定主要是通过鉴定叶片水分相关的指标、质膜透性和酶活性等进行的,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些理化指标会因生长环境、生育时期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也容易因所用试剂及人为操作带来误差。最后所得数据会与田间鉴定有一定的误差。
[0007]分子生物学鉴定法: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的分子标记构建饱和的分子遗传图谱,并对小麦的抗旱基因进行定位,利用分子标记进行小麦抗旱品种的选择,但是标记的多态性频率很低,单个QTL对表型差异影响小,上位性效应很难进行评估等原因,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还需进行深一步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新技术和发现新的标
记物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物组及小麦抗旱性的鉴定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鉴定方法采用qRT-PCR鉴定,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鉴定范围广且效率高。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物组,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上游引物和SEQ ID No.2所示的下游引物。
[0010]上游引物:5
’-
GGTGGTGAATTGGGCTTTGG
[0011]下游引物:5
’-
TGCCACTTGTCATCGCCTTT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引物组用于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小麦抗旱基因TasHSP16.9,有效实现对小麦抗旱性的鉴定。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小麦抗旱性的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引物组作为引物,分别对干旱胁迫处理后的待测小麦和未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的待测小麦进行qRT-PCR检测,分别获得实验组小麦抗旱基因表达量和对照组小麦抗旱基因表达量;
[0015]根据公式1计算待测小麦抗旱系数:
[0016]待测小麦抗旱系数DC
E
=实验组小麦抗旱基因表达量
÷
对照组小麦抗旱基因表达量;(公式1);
[0017]根据公式2获得待测小麦的抗旱性:
[0018]DI
E
=(待测小麦抗旱系数DCE
×
实验组小麦抗旱基因表达量)
÷
所有待测小麦品种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后抗旱基因表达量的平均数。
[0019]本专利技术将待测小麦种子在铺有蛭石的育苗盘中进行种植,在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使蛭石的含水量低于20%;同时设置正常浇水的对照组。干旱胁迫处理后,以小麦植株顶部叶片作为待测样品进行qRT-PCR检测。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测小麦生长至三叶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进行干旱胁迫处理7天后,分别对干旱胁迫处理后的待测小麦叶片和未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的待测小麦叶片进行qRT-PCR检测。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旱胁迫处理具体为控制待测小麦生长基质的含水量低于20%。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qRT-PCR检测具体包括:
[0024]提取待测小麦叶片的总RNA,逆转录形成cDNA,以所述cDNA为模板进行qRT-PCR检测;
[0025]所述检测的反应体系的总体积为20μl,包括2μL的cDNA模板,0.5μL的上游引物、0.5μL的下游引物,10μL的荧光染料和7μL无菌水。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qRT-PCR检测的条件为:第一步预变性:95℃3min;第二步扩增:95℃ 5s,60℃ 30s,30个循环。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荧光染料SYBR Green mix荧光染料。
[0028]在对待测小麦进行qRT-PCR检测时,分别获得实验组小麦抗旱基因表达量和对照组小麦抗旱基因表达量。该抗旱基因表达量为相对表达量,其=待测目的基因Ct值-待测内
参基因Ct值。
[0029]本专利技术以如上所述的引物组对待测小麦进行qRT-PCR检测,分别获得实验组待测小麦抗旱基因的Ct值和对照组待测小麦抗旱基因的Ct值;
[0030]本专利技术以U6作为内参基因,采用市售的试剂盒对待测小麦进行qRT-PCR检测,分别获得实验组待测小麦内参基因的Ct值和对照组待测小麦内参基因的Ct值。
[0031]然后根据实验组待测小麦抗旱基因的Ct值、对照组待测小麦抗旱基因的Ct值、实验组待测小麦内参基因的Ct值和对照组待测小麦内参基因的Ct值获得实验组小麦抗旱基因表达量和对照组小麦抗旱基因表达量,其中,实验组小麦抗旱基因表达量=实验组待测小麦抗旱基因的Ct值-实验组待测小麦内参基因的Ct值;对照组小麦抗旱基因表达量=对照组待测小麦抗旱基因的Ct值-对照组待测小麦内参基因的Ct值;
[0032]再根据公式1计算待测小麦抗旱系数: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引物组,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上游引物和SEQ ID No.2所示的下游引物。2.一种小麦抗旱性的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组作为引物,分别对干旱胁迫处理后的待测小麦和未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的待测小麦进行qRT-PCR检测,分别获得实验组小麦抗旱基因表达量和对照组小麦抗旱基因表达量;根据公式1计算待测小麦抗旱系数:待测小麦抗旱系数DC
E
=实验组小麦抗旱基因表达量
÷
对照组小麦抗旱基因表达量;(公式1);根据公式2获得待测小麦的抗旱性:DI
E
=(待测小麦抗旱系数DCE
×
实验组小麦抗旱基因表达量)
÷
所有待测小麦品种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后抗旱基因表达量的平均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小麦生长至三叶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会军陶勇生王睿辉刘松涛董安忆刘新月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