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毛状体的树脂片及其成型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496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触感性与一定以上的透光性的树脂片及其成型品。一种树脂片,其为具有在基底层的至少一面规则排列的毛状体、在基底层与毛状体之间无结构上的边界且形成了连续相的树脂片,其中毛状体的平均高度为3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所述树脂片的依照JIS K 713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毛状体的树脂片及其成型品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具有毛状体的树脂片及其成型品。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使用纸材、高分子材料的片材作为汽车的内装材或附属零件的壳体、电子设备或家电的壳体、壁纸等的建材用、玩具或游戏机的壳体、生活用品的构件用。另外,作为将良好的触感性赋予片材表面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树脂片,其具有在表面规则排列的毛状体。
[0003]另一方面,例如为了在汽车内等空间中营造光影效果,希望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表面质感及一定以上的透光性的树脂片。例如,有以具有一定的透光性的方式对于合成皮革施予微细的冲孔加工或压花加工的片材(专利文献2、3),但是光透过的只有开孔的部分或通过压花加工而变薄的部分,故不仅得不到充分的透光性,而且必须在合成皮革片材的制造中增加开孔加工或压花加工,有制造工序变繁杂等问题。
[000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16562号
[000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71956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1610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触感性与一定以上的透光性的树脂片及其成型品。
[0009]用以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即,本专利技术者研究各式各样的手段,结果发现:在具有经规则排列的毛状体的树脂片中,通过将全光线透射率与隐蔽率调整至一定的范围,从而可作为适合营造光影效果的表皮材料等使用,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1]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由下述所构成。
[0012](1)一种树脂片,其为具有在基底层的至少一面规则排列的毛状体、在基底层与毛状体之间无结构上的边界且形成了连续相的树脂片,其中,毛状体的平均高度为3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所述树脂片的依照JIS K 7136-1测定的全光线透射率为0.1%以上且20%以下,依照JIS K 5600 4-1测定的隐蔽率为70%以上且98%以下。
[0013](2)如(1)所述的树脂片,其中,毛状体的平均直径为1μm以上且50μm以下,毛状体的平均间隔为2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
[0014](3)如(1)或(2)所述的树脂片,其中,基底层及毛状体以热塑性树脂为主成分,所述热塑性树脂包含烯烃系树脂。
[0015](4)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片,其中,基底层及毛状体以热塑性树脂为主成分,所述热塑性树脂包含氨基甲酸酯系弹性体。
[0016](5)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片,其为多层树脂片。
[0017](6)一种成型品,其使用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片而成。
[0018](7)如(6)所述的成型品,其被真空加压成型于汽车内装构件、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外装材料、化妆品容器或容器构件的表面。
[0019]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0]依照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触感性与一定以上的透光性的片材及其成型品。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片的示意纵侧剖面图。
[0022]图2为图1的树脂片的示意平面图。
[0023]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片的层叠结构的示意纵侧剖面图。
[0024]图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片的层叠结构的示意纵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说明树脂片的各种实施方式,接着说明树脂片的制造方法,但针对一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特定说明也适用于其它实施方式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省略其说明。
[0026][第一实施方式][002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树脂片为具有在基底层的至少一面规则排列的毛状体、在基底层与毛状体之间无结构上的边界且形成了连续相的树脂片,其中,毛状体的平均高度为3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上述树脂片的依照JIS K 7136-1测定的全光线透射率为0.1%以上且20%以下,依照JIS K 5600 4-1测定的隐蔽率为70%以上且98%以下。
[0028]<基底层>
[0029]基底层(1a)是成为毛状体的基底的层,图1所示的附图标记1中,是指表面的毛状体1b以外的部分。基底层的厚度是指从毛状体的根部到基底层的相反侧的表面为止的厚度。基底层的平均厚度优选为15μm-1000μm,更优选为30μm-800μm,进一步优选为50μm-200μm。通过使其为15μm以上,能充分展现毛状体的高度。另外,通过使其为1000μm以下,可高效率形成毛状体。在基底层与毛状体之间无结构上的边界,形成了连续相。所谓无结构上的边界,意指基底层与毛状体形成一体型,在它们之间无结构上明确的边界部。另外,所谓形成了连续相,是指在基底层与毛状体之间无接缝且非不连续(成为了连续相)的状态。这点与在基底层植入了毛状体的结构不同。基底层及毛状体可为相同组成,在基底层与毛状体的键合中可包含共价键。所谓共价键,是指通过在2个原子共享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但在单体连接成的链状分子的树脂中,各个聚合物通过共价键而键合,比在聚合物分子间作用的范德华键或氢键更强地键合。
[0030]另外,基底层及毛状体也可来自非独立的相同固体的树脂片。所谓来自相同固体的树脂片,意指例如毛状体及基底层以相同的树脂片为基础而直接或间接地获得。
[0031]另外,基底层及毛状体也可由相同固体的树脂片所形成。所谓由相同固体的树脂片所形成,意指毛状体及基底层通过加工一个树脂片而直接形成。
[0032]通过在基底层与毛状体之间无结构上的边界且形成了连续相,抑制因外在刺激而
毛状体从基底层分离,成为触感性良好的片材。另外,跟植入毛状体的情况相比,能以更少的步骤来制造。
[0033]基底层及毛状体可由以热塑性树脂为主成分的相同树脂组合物构成。所谓以热塑性树脂为主成分,意指含有5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上或90质量%以上的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使用包含苯乙烯系树脂、烯烃系树脂、聚氯乙烯树脂、热塑性弹性体、氟系树脂的至少1种以上的树脂。
[0034]作为苯乙烯系树脂,可使用: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氯苯乙烯等苯乙烯系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这些苯乙烯系单体与其它单体的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乙烯共聚物(SE树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树脂);或在上述苯乙烯系单体与其它的聚合物例如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异戊二烯、聚氯丁二烯等二烯系橡胶质聚合物的存在下接枝聚合的接枝聚合物,例如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树脂)、苯乙烯-丙烯腈接枝聚合物(ABS树脂)等聚苯乙烯。另外,也可使用苯乙烯系的热塑性弹性体。
[0035]聚烯烃系树脂意指由包含α-烯烃作为单体的聚合物构成的树脂,包含聚乙烯系树脂及聚丙烯系树脂。作为聚乙烯(PE)树脂,可使用高密度聚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树脂片,其为具有在基底层的至少一面规则排列的毛状体、在基底层与毛状体之间无结构上的边界且形成了连续相的树脂片,其中,毛状体的平均高度为3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所述树脂片的依照JIS K 7136-1测定的全光线透射率为0.1%以上且20%以下,依照JIS K 5600 4-1测定的隐蔽率为70%以上且98%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片,其中,毛状体的平均直径为1μm以上且50μm以下,毛状体的平均间隔为2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圭史远山宽子
申请(专利权)人:电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