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体工学的贴合型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410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一种基于人体工学的贴合型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至少2个呼吸阀;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口罩环体,口罩边缘体;因口罩环体与口罩边缘体相交处上形成鼻梁曲面区,鼻头曲面区,下颚曲面区,嘴巴曲面拱区。使用时,直接将人体面部置于鼻梁曲面区,鼻头曲面区,下颚曲面区以及嘴巴曲面拱区形成于适合人体鼻部,嘴部以及脸部相吻合的人体面部收容空间内部,即可。在此结构中,以人体工学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立体裁剪与服装结构原理,分析覌骨间距,鼻中宽和鼻中高的人体脸面构型,而设计成所述人体面部收容空间,以便口罩能够更加贴合于人体脸面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口罩边缘与面部贴合度,提高口罩的使用舒适度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体工学的贴合型防护口罩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日常生活中个人卫生用品方面的基于人体工学的贴合型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广大消费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对生活质量追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个人卫生和防护要求也越来越要求严格。所述防护口罩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个人卫生用品,也是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呼吸防护用品。现行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源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接触传播,而所述防护口罩是切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飞沫传播的关键措施。然而,现有市场上出现有各种各样的口罩,从款式结构上可以分为平板式口罩,折叠式口罩以及杯式口罩。所述平板式口罩佩戴在鼻梁、下颚及面颊等处时,口罩与人体表面贴合度比较低。折叠式口罩佩戴在鼻梁、下颚及面颊等处时的封闭性型不太理想,但是在非使用状态,携带比较方便。杯式口罩不容易折叠,携带不方便,口罩包边不能与面部完全贴合,佩戴后面部会有印痕。基于上述,现有所述口罩与人体面部表面贴合度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提高口罩边缘与面部贴合度,提高口罩的使用舒适度的基于人体工学的贴合型防护口罩。
[0004]为此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所采用一种基于人体工学的贴合型防护口罩,其包括口罩本体,设置于口罩本体内部的至少2个呼吸阀;所述口罩本体包括与呼吸阀连接的口罩环体,与口罩环体连接的口罩边缘体;所述口罩环体与口罩边缘体相交的顶端位置处形成用于包裹鼻梁部位的鼻梁曲面区,该鼻梁曲面区下端形成用于包裹鼻头部位的鼻头曲面区;所述口罩环体与口罩边缘体相交的底端位置处形成用于下颚部位的下颚曲面区;所述鼻梁曲面区,鼻头曲面区以及下颚曲面区位于同一纵向中心线上;形成于下颚曲面区与鼻头曲面区之间的嘴巴曲面拱区;所述鼻梁曲面区,鼻头曲面区,下颚曲面区以及嘴巴曲面拱区形成于适合人体鼻部,嘴部以及脸部相吻合的人体面部收容空间。
[0005]进一步限定,所述口罩边缘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挂绳的耳扣体,该耳扣体上设置有耳扣孔。
[0006]进一步限定,所述口罩环体或口罩边缘体上分别设置有遇水分变色的印刷色条符号标记。
[0007]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因所述口罩环体与口罩边缘体相交的顶端位置处形成用于包裹鼻梁部位的鼻梁曲面区,该鼻梁曲面区下端形成用于包裹鼻头部位的鼻头曲面区;所述口罩环体与口罩边缘体相交的底端位置处形成用于下颚部位的下颚曲面区;所述鼻梁曲面区,鼻头曲面区以及下颚曲面区位于同一纵向中心线上;形成于下颚曲面区与鼻头曲面区之间的嘴巴曲面拱区。使用时,直接将人体面部置于所述鼻梁曲面区,鼻头曲面
区,下颚曲面区以及嘴巴曲面拱区形成于适合人体鼻部,嘴部以及脸部相吻合的人体面部收容空间内部,即可。在此结构中,以人体工效学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立体裁剪与服装结构原理,分析覌骨间距,鼻中宽和鼻中高的人体脸面构型,而设计成所述人体面部收容空间,以便所述口罩能够更加贴合于人体脸面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口罩边缘与面部贴合度,提高口罩的使用舒适度的效果。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中基于人体工学的贴合型防护口罩的正面状态的立体图;
[0010]图2为本技术中基于人体工学的贴合型防护口罩的背面状态的立体图;
[0011]图3为本技术中基于人体工学的贴合型防护口罩的立体分解图;
[0012]图4为本技术中基于人体工学的贴合型防护口罩的结构成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4]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下面结合本实施例说明一种基于人体工学的贴合型防护口罩,其包括口罩本体,设置于口罩本体内部的至少2个呼吸阀1,挂绳,以及锁扣体。
[0015]所述口罩本体包括与呼吸阀1连接的口罩环体2,与口罩环体2连接的口罩边缘体3。所述口罩环体2与口罩边缘体3相交的顶端位置处形成用于包裹鼻梁部位的鼻梁曲面区4,该鼻梁曲面区4下端形成用于包裹鼻头部位的鼻头曲面区5;所述口罩环2体与口罩边缘体3相交的底端位置处形成用于下颚部位的下颚曲面区6;所述鼻梁曲面区4,鼻头曲面区5以及下颚曲面区6位于同一纵向中心线上;形成于下颚曲面区6与鼻头曲面区5之间的嘴巴曲面拱区7;所述鼻梁曲面区4,鼻头曲面区5,下颚曲面区6以及嘴巴曲面拱区7形成于适合人体鼻部,嘴部以及脸部相吻合的人体面部收容空间。
[0016]所述口罩边缘体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挂绳的耳扣体8,该耳扣体8上设置有耳扣孔。所述的挂绳一端与耳扣体8上的耳扣孔相互连接,所述挂绳另一端与另外一侧的耳扣体8上的耳扣孔相互连接,然后,所述挂绳通过锁扣体锁扣固定在指定位置处。
[0017]所述口罩环体2或口罩边缘体3上分别设置有遇水分变色的印刷色条符号标记,该印刷色条符号标记具有与湿敏变色油墨反应颜色一致的功能。当消费者将口罩佩戴在脸部之后,呼吸时产生气体中水分遇到所述印刷色条符合标记时,则所述印刷色条符合标记的颜色由一种颜色变成另外一种颜色,说明此口罩已经使用过,提醒消费者的作用。
[0018]请参考图4所示,所示口罩采用面部基准点分析,A1为左眼角测点,A2左覌骨凸点,A3鼻梁左测点,A4为鼻梁凸点,A5鼻梁右测点,A6右覌骨凸点,A7为眼角右测点,B1为鼻翼左测点,B2鼻头凸点,B3为鼻翼左测点,C1为唇角起点,C2唇角终点,以及D1下颚凸点。根据A3鼻梁左测点,A4为鼻梁凸点,A5鼻梁右测点而设计成鼻梁曲面区4,而根据A1为左眼角测点,A2左覌骨凸点,B1为鼻翼左测点,B2鼻头凸点,B3为鼻翼左测点,A6右覌骨凸点,A7为眼角右测点而设计成鼻头曲面区5。根据C1为唇角起点,C2唇角终点,以及D1下颚凸点而设计成下
颚曲面区6。在B1为鼻翼左测点,B2鼻头凸点,B3为鼻翼左测点三点之间形成的鼻头曲面区5,是鼻中高,鼻中宽的设计口罩鼻部密封结构关键部位。下颚曲面区6为嘴巴呼吸活动的范围。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口罩本体包括脸颊区域、鼻部区域、口和下颚等区域,采用软尺在面部以特征点为起止点进行测量。通过这种测量方法简单直接获取相关数据。再根据统计学对样本容量的选取方法,再结合提前确定好的面部特征点,在被测量者的面部特征部位用黑色胶带做好标记,便于测量数据的截取。利用立体剪裁的方法获得鼻中倾斜角度的参数。该方法对脸部特征进行了复制,操作简单易行,有利于对口罩的形态进行调整和塑造。在此所述制作过程仅为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人体面部收容空间的内部形状。
[0020]所述口罩本体根据所述面部基准点的位置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体工学的贴合型防护口罩,其包括口罩本体,设置于口罩本体内部的至少2个呼吸阀;所述口罩本体包括与呼吸阀连接的口罩环体,与口罩环体连接的口罩边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环体与口罩边缘体相交的顶端位置处形成用于包裹鼻梁部位的鼻梁曲面区,该鼻梁曲面区下端形成用于包裹鼻头部位的鼻头曲面区;所述口罩环体与口罩边缘体相交的底端位置处形成用于下颚部位的下颚曲面区;所述鼻梁曲面区,鼻头曲面区以及下颚曲面区位于同一纵向中心线上;形成于下颚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精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一二三节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