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永明专利>正文

可剥离式医用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12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剥离式医用口罩,实现一只口罩,多次安全利用,包括:由主体复合体和叠加复合体组合的滤片及主体复合体短边两侧的耳挂带和一侧长边粘合的鼻梁夹;所述主体复合体由外层无纺布、滤纸、贴面无纺布通过粘接合成,叠加复合体由外层无纺布、滤纸粘接合成并且在裁剪时预设拉耳,再通过粘接使主体复合体累积多层叠加复合体,即完成可剥离式医用口罩的设计目的,当使用者佩戴,由于上层被外界空气污染,因此通过最外层拉耳剥离污染复合体,直至主体复合体成为最后一次利用被污染,即可报废。即可报废。即可报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剥离式医用口罩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依现有外科口罩为基础,在其外层重复叠加粘接与其形状一致但增设易抓拉耳的无纺布与丙纶纺粘熔喷无纺布的复合体,每使用一次,自上而下依次剥离一层复合体的可剥离式医用口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口罩的应用广泛,不仅在医院工作的医生、护士需要使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为了防寒保暖、阻挡病菌传播、防止吸入污染空气等,也需要使用,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0003]虽然市场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但是基本都是一次性使用,造成巨大的浪费,所以,国家急需一种一只口罩可多次利用,并且还能节约生产材料、劳动力、物流成本、消费者经济支出的可实现方案生产的商品,供给市场。
[0004]如:传统外科医用口罩至少设置三层,上层无纺布、中层丙纶纺粘熔喷无纺布、内层贴面无纺布。
[0005]传统相较叠加1层的可剥离式医用口罩,可剥离式医用口罩优势节约了1片内层贴面无纺布和2条耳挂带并且减少了一片内层贴面无纺布对环境的污染;
[0006]传统相较叠加2层的可剥离式医用口罩,可剥离式医用口罩优势节约了2片内层贴面无纺布和4条耳挂带并且减少了2片内层贴面无纺布对环境的污染;
[0007]传统相较叠加3层的可剥离式医用口罩,可剥离式医用口罩优势节约了3片内层贴面无纺布和6条耳挂带并且减少了3片内层贴面无纺布对环境的污染,相当于节省了一只口罩外加6条耳挂带还减少了一只利用过的口罩对环境的污染。
[0008]综上所述叠加3层的可剥离式医用口罩,依我国疫情防控期一千万国民使用口罩,每日消耗一只,四日消耗四千万只口罩消耗量计算,改用可剥离式医用口罩一千万只,可满足一千万消费者四天需求量;直接节约生产材料相当于,生产一千万只传统口罩加二千万条耳挂带,相当目前我国传统口罩日产量的一半,等于二个浙江省的口罩日产能。
[0009]因而,可剥离式医用口罩对国家在疫情、雾霾、危害健康环境生产作业、废弃物减排及治理具有重大意义。
[0010]由于,相较传统口罩原材料、物流、仓储、管理成本的节省,形成价格降低空间,惠及消费者,更是减少消费者购买口罩的频次,降低在疫情期间购买口罩感染病毒的风险。
[0011]并且,可剥离式医用口罩还能实现使用者口罩不离口鼻情况下,更新口罩的愿望,这是当下所有口罩都不具备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为了完成本新型可剥离式医用口罩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口罩滤片、耳挂带、鼻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滤片由主体复合体叠加叠加复合体而成,主体复合体与叠加复合体平面形状为相同的多边型或椭圆形或异形,且平面具多个折;叠加复合体其中一边沿设置拉耳;主体复合体与叠加复合体均包括外层无纺布与丙纶纺粘熔喷无纺布或活
性炭滤纸,主体复合体增设贴面无纺布;主体复合体与折平行的一边沿粘接固定鼻梁夹,主体复合体与折相接的两边,各粘接一耳挂带;主体复合体与叠加复合体、贴面无纺布与丙纶纺粘熔喷无纺布或活性炭滤纸、丙纶纺粘熔喷无纺布或活性炭滤纸与外层无纺布均由粘合线复合。
[0013]所述可剥离式医用口罩滤片为矩形,由主体复合体与叠加复合体叠加而成,并且叠加的每一复合体与主体尺寸大小一致,只是叠加复合体四个边中一边增设一拉耳。当叠加超过一个复合体时,每一复合体拉耳所设位置,较另一复合体拉耳完全叠加设置,也可以错落叠加设置。
[0014]上述主体复合体形状四边型,有对称的长边和短边各两条,所述主体复合体形状也可以设为多于四个边的多边型、圆形、椭圆形、异形主体几何形状。
[0015]上述可剥离式医用口罩主体形状四边型并不局限于直边,其边也可设为弧形或椭圆形。
[0016]上述主体复合体是由外层无纺布和滤纸及贴面无纺布边沿相互完全粘接、或边沿采用超声波完全焊接、或边沿采用完全缝合工艺完成外围边沿复合为一体。
[0017]上述叠加复合体是由外层无纺布和滤纸边沿相互完全粘接、或边沿采用超声波完全焊接、或边沿采用完全缝合工艺实现边沿完全复合为一体,其强度大于粘合线粘接强度。
[0018]上述滤纸为纤维直径在0.5-0.1微米的丙纶纺粘熔喷无纺布或活性炭滤纸。作用在于可有效阻隔空气中小于2.5um的微颗粒,防尘、滤菌。
[0019]上述无纺布由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
[0020]所述无纺布与丙纶纺粘熔喷无纺布/活性炭滤纸共有特征是多折,折与无纺布、丙纶纺粘熔喷无纺布矩形长边平行,处于短边中心区域。其设置目的在于,当使用者依长边相向拉扯时,形成弧形使可剥离式医用口罩形成弧度不会碰到或者直接贴口鼻,并且给口、鼻留出舒适的空间。
[0021]上述多折泛指2个和2个以上折,设多少个折由面向的使用者而定,东方人面部平坦通常设置6折,每一折折宽大概占短边长度的1/10;西方人面部隆起,因而需设更多折。
[0022]所述外层无纺布与贴面无纺布区别在于:外层无纺布防尘、防水,可过滤空气中大于10um的颗粒物,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贴面无纺布具有耐酸、耐碱、通气、滤菌、吸湿、亲肤等特效,佩戴舒适,防止皮肤过敏。
[0023]上述拉耳的形状可采用10
×
6cm多边形、异型、半圆形与叠加复合体四条边的其中一个边连接,其连接方式分为在裁剪复合体无纺布和丙纶纺粘熔喷无纺布矩形一边时,顺带裁剪出拉耳的形状,即完成拉耳的设置;或选用二次成型的拉耳,粘接于复合体四个边的其中一边。
[0024]上述拉耳也可以由叠加复合体其中一角代替,替代方案为上层复合体丙纶纺粘熔喷无纺布其中一角与下层复合体外层无纺布粘合粘合线稍微绕角而行,使其空一角未粘合,供使用者方便抓揭,剥离污染复合体。
[0025]上述粘合粘合线是为了使上复合体与下复合体贴合选用的其中之一方式,粘合线特征在于是沿复合体边沿围绕的闭合粘接涂层。
[0026]上述粘合也可选用热压、超声波焊接工艺替代。
[0027]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一:多个叠加复合体叠加时拉耳也采取同一位置叠加时,所述粘合线预设方案为,靠近拉耳位置的粘合线略窄于远离拉耳的粘合线,粘合线粘接强度靠近拉耳的位置略低于远离拉耳的位置。
[0028]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二:多个叠加复合体叠加时拉耳由同一角替代时,所述粘合线预设方案为,靠近拉耳位置的粘合线略窄于远离拉耳的粘合线,粘合线粘接强度靠近拉耳的位置略低于远离拉耳的位置。
[0029]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三:多个叠加复合体叠加时拉耳并未采取错落叠加时,同一层粘合线宽度一致,粘合强度也相同。当叠加复合体多于二层含二层时,其粘合线宽度自上层而下依次增加宽度,实现粘合强度增加。其目的在于避免使用者揭去上层复合体时连同下层复合体揭掉的风险。
[0030]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四:多个叠加复合体叠加时拉耳选择角替代但是不选同一位置角时,同一层粘合线宽度一致,粘合强度也相同。当叠加复合体多于二层含二层时,其粘合线宽度自上层而下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剥离式医用口罩,包括口罩滤片、耳挂带、鼻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滤片由主体复合体叠加叠加复合体而成,主体复合体与叠加复合体平面形状为相同的多边型或椭圆形或异形;主体复合体与叠加复合体平面具多个折,叠加复合体其中一边沿设置拉耳;主体复合体与叠加复合体均包括外层无纺布、丙纶纺粘熔喷无纺布或活性炭滤纸,主体复合体增设贴面无纺布;主体复合体与折平行的一边沿粘接固定鼻梁夹,主体复合体与折相接的两边,各粘接一耳挂带;主体复合体与叠加复合体、贴面无纺布与丙纶纺粘熔喷无纺布或活性炭滤纸、丙纶纺粘熔喷无纺布或活性炭滤纸与外层无纺布均由粘合线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剥离式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折中部垂直方向上下拉伸,折完全伸展形成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剥离式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复合体与叠加复合体平面为矩形,其长边为5~15cm长,短边为5~12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剥离式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无纺布和贴面无纺布厚度为0.1~0.8mm,活性炭滤纸或丙纶纺粘熔喷无纺布厚度为0.1~0.6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剥离式医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无纺布和贴面无纺布的克重为20~40g/m2,活性炭滤纸或丙纶纺粘熔喷无纺布克重为15~60g/m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剥离式医用口罩,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王永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