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浪能高效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9243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浪能吸收装置,包括中间传动轴、叶轮结构和用于与外接设备连接的连接件,所述中间传动轴竖直设置,所述叶轮结构包括外框和四片扇叶,所述外框的内侧与中间传动轴的侧壁固定连接,四片所述扇叶均位于外框和中间传动轴之间且从上到下依次排列设置,四片所述扇叶的顶端均转动设置在外框和中间传动轴之间,且位于上方的扇叶的底端延伸至与其相邻的下一扇叶的外侧,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中间传动轴固定连接。对新能源海浪能进行吸收利用,将海浪能转化为动能,再进一步就能转化成需要的能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大小易控,制造难度低,能在各种水域进行投放使用,并受流向影响少,实现对涌流能的高效率、持久性能量吸收。久性能量吸收。久性能量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浪能高效吸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利用海浪能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浪能高效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世界上的第一个关于波浪能方面的专利在1799年由法国就申请,而二十世纪开始的石油危机促使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新能源的兴趣,其中的海浪能就有多个国家对其利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而因为欧洲的海域环境和发电形式,其中各国对于海浪能的研究和试验已经多种多样。
[0003]我国的波浪能利用技术研究开始于上世纪 70 年代,起步相对较晚,1975 年一台设计功率的波浪发电浮标研制成功,并在浙江省嵊山岛进行了海试。我国拥有2万千米的海岸线,波浪能资源丰富,其中浙江、广东、福建、山东以及台湾拥有的波浪能资源最为丰富。近年来,我国对波浪能技术的研究发展极其迅速,在2010年我国设立了首个海洋能专项支持计划一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推动了波浪能利用的发展。
[0004]国内外目前波浪吸收装置主要有振荡水柱式(OWC)、振荡浮子式(Buoy)、摆式(Pendulum)、鸭式(Duck)、筏式(Raft)、收缩坡道式(T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浪能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传动轴(2)、叶轮结构(1)和用于与外接设备连接的连接件(3),所述中间传动轴(2)竖直设置,所述叶轮结构(1)包括外框(101)和若干扇叶(102),所述外框(101)的内侧与中间传动轴(2)的侧壁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扇叶(102)均位于外框(101)和中间传动轴(2)之间且从上到下依次排列设置,若干所述扇叶(102)的顶端均转动设置在外框(101)和中间传动轴(2)之间,且位于上方的扇叶(102)的底端延伸至与其相邻的下一扇叶(102)的外侧,所述连接件(3)的一端与所述中间传动轴(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浪能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为套管,套管的一端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佳亮陈楚豪杨金明伍明慧刘青林欧金莫凯雯黄志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