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负压力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900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负压力除尘装置,该装置由负压吸气管路组件、负压旋流组件、高压动力源、正压过滤箱四个组成部分。在负压压力作用下,含尘空气沿负压吸气管路进入由前级负压旋流器,在前级负压旋流器中,空气中的尘埃经过负压旋流和吸附物吸收后实现第一级负压净化。一级负压净化后的空气,在二级负压作用下,吸入后级负压旋流组件,经过二级负压旋浮除尘后的空气吸入高压风机,经高压风机,形成正压空气流,压入到正压过滤箱内前级负压旋流组件和后级负压旋流组件,两者形成前后串联关系,前级负压旋流组件尺寸比后级负压旋流组件对应尺寸大,两者之间尺寸对应成比例,形成空气流动的速度梯度,负压旋流组件下部圆桶内放置尘埃吸附物,实现高效率除尘。正压过滤箱内装过滤板,经过过滤板对空气进行正压过滤,过滤后的新鲜空气直接排到工作环境中。后的新鲜空气直接排到工作环境中。后的新鲜空气直接排到工作环境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负压力除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一种正负压力除尘装置,适用于在建筑、矿山、隧道等工程施工中对工作环境中对空气进行除尘过滤,实现对空气的净化处理。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矿山、隧道等工程施工中工作环境中空气质量差。目前,对工作环境空气处理的方法多采用工作现场喷水或湿式除尘装置。现场喷水或湿式除尘装置,通过喷水,形成水雾,实现对环境空气尘埃的处理,除尘需要消耗大量水源,同时也带来水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恶化工作环境;本专利技术一种正负压力除尘装置,采用正负压力系统,利用二级负压和一级正压完成对含尘空气的净化处理,无需消耗水源,是一种无污染环保型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一种正负压力除尘装置由负压吸气管路组件A、负压旋流组件B(B1、B2)、高压动力源C和正压过滤箱D四部分组成,如附图1点画线所示;负压吸气管路A由负压吸气口1和负压吸气导管2组成,负压吸气口1采用锥形结构,负压吸气口1在设计和安装时,根据工作环境要求,设置多个并联使用,满足不同除尘量和多个除尘地点的需要。负压吸气导管2采用负压管道,导管长度可以根据工作实际调整,负压吸气口1与吸气管道2之间采用螺栓连接;负压旋流组件B由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1和后级负压旋流组件B2组成,两者形成前后串联关系。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1和后级负压旋流组件B2的结构形式一致,尺寸大小不同,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1尺寸比后级负压旋流组件B2对应尺寸大,两者之间尺寸对应成比例。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1由出气口32、上部圆桶33、中部圆锥34、顶盖331和下部圆桶35三部分组成,顶盖331倾斜安装,出气口32插装在上部圆桶33内,下部圆桶35内装捕捉吸附物351。后级负压旋流组件B2由出气口52、上部圆桶53、中部圆锥54、顶盖531和下部圆桶55三部分组成,顶盖531倾斜安装,出气口52插装在上部圆桶53内,下部圆桶55内装捕捉吸附物551;高压动力源C由高压风机7、进风口71和出口72组成,正压过滤箱D由正压过滤箱体8、过滤板9、扩散出口10组成。过滤板9倾斜安装过滤箱体8内,出口扩散器10直接与正压过滤箱体8连接;负压吸气管2与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的进气口31通过螺栓连接,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1出口32与后级负压旋流组件B2进口51通过导流管4连接,后级负压旋流组件B2出口52通过导流管6与高压风机7的进口71连接,高压风机7的出口72直接与箱体8连接;附图说明:1-负压吸气口; 2-负压吸气导管;31-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1的进气口;32-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1的出气口;33-上部圆桶;331-顶盖;34-中部圆锥;35-下部圆桶;351-捕捉吸附物;4-导流管; 51-后级负压旋流组件B2的进口;52-后级负压旋流组件B2的出口;53-上部圆
桶;531-顶盖;54-中部圆锥;55-下部圆桶;551-捕捉吸附物;6-导流管;7-高压风机;71-风机进口;72-风机出口;8-正压过滤箱体;9-过滤板;10-扩散出口;图中字母说明:A-负压吸气管组件;B-负压旋流组件;B1-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2-后级负压旋流组件;C-高压动力源;D-正压过滤箱;附图1为一种正负压力除尘装置总图。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正负压力除尘装置由负压吸气管路组件A、负压旋流组件B(B1、B2)、高压动力源C和正压过滤箱D四部分组成,如附图1点画线所示;负压吸气管路A由负压吸气口1和负压吸气导管2组成,负压吸气口1采用锥形结构,负压吸气口1在设计和安装时,根据工作环境要求,设置多个并联使用,满足不同除尘量和多个除尘地点的需要。负压吸气导管2采用负压管道,负压吸气口1与吸气管道2之间采用螺栓连接;负压旋流组件B由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1和后级负压旋流组件B2组成,两者形成前后串联关系。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1和后级负压旋流组件B2的结构形式一致,尺寸大小不同,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1尺寸比后级负压旋流组件B2对应尺寸大,两者之间尺寸对应成比例。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1由出气口32、上部圆桶33、中部圆锥34、顶盖331和下部圆桶35三部分组成,顶盖331倾斜安装,出气口32插装在上部圆桶33内,下部圆桶35内装捕捉吸附物351。后级负压旋流组件B2由出气口52、上部圆桶53、中部圆锥54、顶盖531和下部圆桶55三部分组成,顶盖531倾斜安装,出气口52插装在上部圆桶53内,下部圆桶55内装捕捉吸附物551;高压动力源C由高压风机7、进风口71和出口72组成,正压过滤箱D由正压过滤箱体8、过滤板9、扩散出口10组成。过滤板9倾斜安装过滤箱体8内,出口扩散器10直接与正压过滤箱体8连接;负压吸气管2与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的进气口31通过螺栓连接,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1出口32与后级负压旋流组件B2进口51通过导流管4连接,后级负压旋流组件B2出口52通过导流管6与高压风机7的进口71连接,高压风机7的出口72直接与箱体8连接。
[0005]本专利技术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专利在使用过程中,根据现场工作环境将负压吸气口1放置在污染空气源附近,负压吸气口1的数量可以根据污染源的大小和位置采用多个负压吸气口1,多个负压吸气口1可以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多个负压吸气口1形成并联布置方式,吸气管道2与负压吸气口1配合布置在不同的污染空气源附近。污染空气在负压风力作用下经过负压吸气口1沿负压吸气导管2进入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1的上部圆桶33内,由于顶盖331倾斜安装,对空气流形成向下的导流作用,沿上部圆桶33的内壁旋转并进入中部圆锥34,污染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沿圆锥内壁速度降低,沿圆锥34的内壁下落到下部圆桶35内形成沉淀,下部圆桶35内的捕捉吸附物351实现对空气中尘埃第一级负压捕捉净化;
经过尘埃第一级捕捉净化后的空气由前级负压旋流组件B1的出气口32经导流管4、进口51吸入到后级负压旋流组件B2的上部圆桶53内,由于顶盖531倾斜安装, 对空气流形成向下的导流作用,污染空气沿圆通53的内壁旋转并进入中部圆锥54,污染空气中的污染颗粒在圆锥内壁作用下速度降低,沿圆锥54的内壁下落到下部圆桶55内形成沉淀,下部圆桶55内的捕捉吸附物551实现对尘埃第二级负压捕捉净化;第二级捕捉净化后的空气由后级负压旋流组件B2的出气口52经导流管6、进口71吸入到高压力风机7内,经高压风机7的出口72进入正压过滤箱体8,空气在正压风力作用下通过滤板9完成第三级正压过滤,过滤后的新鲜气流经扩散出口10排入环境。
[0006]本专利的优点:本专利技术一种正负压力除尘装置,采用正负压力三级空气除尘过滤,实现对污染空气中尘埃的净化处理,设备工作可靠、结构简单、无环境污染和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合理优选和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空气净化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负压力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负压吸气管路组件、负压旋流组件、高压动力源、正压过滤箱四个组成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负压吸气管路组件、负压旋流组件、高压动力源、正压过滤箱四个组成, 其特征在于:形成前后串联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负压旋流组件,其特征在于:前后二级串联组成,前后二级结构形式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前后二级负压旋流组件,其特征在于:结构尺寸对应成比例,前级结构尺寸比后级对应结构尺寸大。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瑞银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