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船信号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920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船信号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点阵区,以及围绕在点阵区外围的照明纸区,所述点阵区分布有由若干LED光源组成的LED点阵,所述照明纸区设置有柔性LED照明纸,所述柔性LED照明纸包括柔性基板、透明波导层透明波导层和四面出光光源,所述柔性基板上设置有若干四面出光光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采用LED点阵能够满足该区域需要在各场景下进行局部选择性点亮方案的需求,而结合波导传递的照明纸可在需要全区域点亮情况下,能够大幅改善光强不均的情况,提升混光效果。提升混光效果。提升混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船信号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信号灯,特别涉及一种车船信号灯。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尾灯不仅具有行车照明的功能,同时兼具信号指示的功能。汽车尾灯一般由几种类型的灯组成,包括有制动灯、倒车灯、转向灯、雾灯以及位置灯等,其中制动灯与位置灯均为红色,倒车灯和雾灯则为白色,转向灯为琥珀色。另外现有的汽车尾灯结构包括弧形反射镜、与弧形反射镜对应设置的多个等距LED灯珠,以及设有位置灯区对应乳白色面罩,制动灯区对应透明面罩进行滤光。当车辆正常行驶时,通过控制各LED灯珠的电流使位置灯区和制动灯区的亮度保持一致,以保证车辆的美观性;而当车辆制动时,增加制动灯区所对应LED灯珠的输入电流,提高对应LED灯珠输出的光通量,使制动灯区的亮度与位置灯区的亮度有着明显差别,使后车驾驶员通过对前车尾灯亮度的观察,能够准确的判断该车在制动,保证行车安全。
[0003]在现有的大部分汽车尾灯中,转向灯一般通过控制LED灯珠的闪烁显示汽车的转向状态。LED灯珠的闪烁在视觉冲击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能够更有效的提醒后方车辆,但是闪烁的设计在汽车尾灯中较为普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尾灯的美观性。
[0004]在车船尾灯照明系统中,由于要满足内部结构的空间限制以及光亮覆盖度的规定,LED模组组成因而受到限制,光源发出的光线很容易出现散射和不均匀的现象,导致发出的光线在某些位置过度集中或受到掩蔽,配光镜的灯具在点灯时会形成亮斑或暗区,影响驾驶者和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单靠改善控制光源的电子组件,也增加了灯组件的复杂性,难以满足制动灯照明系统中内部结构的空间限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光均匀且满足车辆照明亮度要求的车船信号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船信号灯,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点阵区,以及围绕在点阵区外围的照明纸区,所述点阵区分布有由若干LED光源组成的LED点阵,所述照明纸区设置有柔性LED照明纸,所述柔性LED照明纸包括柔性基板、透明波导层和四面出光光源,所述柔性基板上设置有若干四面出光光源,在柔性基板上设置覆盖住所有四面出光光源的透明波导层,所述透明波导层的高度等于或高于四面出光光源的顶面高度;所述透明波导层为单一介质且均匀分布的介质层;限定透明波导层中远离柔性基板的一侧媒质为外媒质层,透明波导层的折射率大于外媒质层的折射率;且透明波导层与柔性基板之间设置有波导反射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四面出光光源包括LED芯片本体,所述LED芯片本体的顶面设置有上反射层,LED芯片本体的四个侧面为出光区。
[0008]进一步的,所述LED芯片本体的顶面与上反射层之间以及LED芯片本体的四个侧面
均设置有蓝光复激发层。
[000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LED点阵能够满足该区域需要在各场景下进行局部选择性点亮方案的需求,而结合波导传递的照明纸可在需要全区域点亮情况下,能够大幅改善光强不均的情况,提升混光效果。大角度光源采用带上、下反射层的四面出光结构,其发出的光在该透明波导层内形成波导,使得点光源向面光源转变,增加了白光的横向传播,有利于实现均匀出光。而利用被上反射层反射的蓝光被蓝光复激发层再次激发,进一步混合得到白光,白光相对于蓝光被吸收的部分就少多了;在实现大角度出光的基础上避免光的衰减,有利于延缓光在波导方向的横向传播强度下降。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车船信号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中柔性LED照明纸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中四面出光光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车船信号灯包括至少一点阵区a,以及围绕在点阵区a外围的照明纸区b,点阵区a分布有由若干LED光源1组成的LED点阵,照明纸区b设置有柔性LED照明纸2。
[0014]本实施例中,点阵区的LED点阵采用动态扫描控制显示方法。LED点阵上每颗灯珠都是独立的,行线上加载扫描选通信号,列线上为数据输入,行线低电平有效,列线高电平有效。当行线上有一负脉冲选通信号时,列线上数据为1的点阵光源导通点亮。显示采用逐行扫描方式,扫描时钟频率为1kHz,数据端不断输入数据,行扫描按顺序逐行选通。只要每行数据显示时间间隔够短,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性,最终可达到出光均匀无闪烁。由于列脚众多,扫描驱动电路设计采用移位寄存器,控制各数据输入端。驱动电路设有PWM,通过调节方波输出电流的占空比,调节LED灯珠输入电流的平均值,从而改变LED点阵的亮度,实现不同驾驶状态时车灯的明暗变化。
[0015]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柔性LED照明纸2包括柔性基板21、透明波导层22和四面出光光源23,柔性基板21上设置有若干四面出光光源23,在柔性基板21上设置覆盖住所有四面出光光源23的透明波导层22,该透明波导层22的高度等于或高于四面出光光源23的顶面高度;透明波导层22为单一介质且均匀分布的介质层;限定透明波导层22中远离柔性基板21的一侧媒质为外媒质层,透明波导层22的折射率大于外媒质层的折射率,本实施例中,外媒质层为空气;且透明波导层22与柔性基板21之间设置有波导反射层24。
[0016]本实施例中,采用能够大角度出光的四面出光光源23,以便更有利于光在透明波导层22中的传导,如图3所示,其包括LED芯片本体231,LED芯片本体231的顶面设置有上反射层232,LED芯片本体231的四个侧面为出光区。
[0017]LED芯片本体231的顶面与上反射层232之间以及LED芯片本体231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蓝光复激发层233,该蓝光复激发层233为荧光粉层,一来实现蓝光激发荧光粉发出白光,同时利用被上反射层反射的蓝光被蓝光复激发层再次激发,再进一步混合得到白光,而白光相对于蓝光被吸收的部分就少多了,可避免被上反射层232反射出的光被LED芯片本体
吸收造成严重的光衰减。
[00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船信号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点阵区,以及围绕在点阵区外围的照明纸区,所述点阵区分布有由若干LED光源组成的LED点阵,所述照明纸区设置有柔性LED照明纸,所述柔性LED照明纸包括柔性基板、透明波导层和四面出光光源,所述柔性基板上设置有若干四面出光光源,在柔性基板上设置覆盖住所有四面出光光源的透明波导层,所述透明波导层的高度等于或高于四面出光光源的顶面高度;所述透明波导层为单一介质且均匀分布的介质层;限定透明波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智江张瑾王书昶
申请(专利权)人:海迪科南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