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42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触控反馈模组包括按压单元、第一弹片、压电单元以及弹性支架,按压单元和压电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弹片的相对的两侧,且按压单元与第一弹片的中间区域固定连接,压电单元和第一弹片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片除与压电单元连接的两端之外相邻于压电单元的表面与压电单元之间具有间隙,弹性支架的一部分连接于压电单元背离第一弹片的一侧,且另一部分连接于固定位置用户按压按压单元;能够实现开机、关机、压力感知及触控反馈功能,功能相对较多,满足用户对同一操作实现更多功能的追求,人机交互体验较好;并且能够吸收组装公差,降低触控反馈模组的组装要求,进而简化整机设计,并提高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信息安全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采用指纹识别技术,而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显示装置的屏占比越来越大,全面屏应运而生。目前,指纹识别与开关功能键集成在一起,并随开关功能键设置在显示装置的侧面,此时,显示装置具有两种结构方式,方式一,指纹识别单元、锅仔片、开关按键电路板层叠在中框上,方式二,指纹识别单元、锅仔片设置在同一电路板上,并将锅仔片绕折后固定在中框上,但是这两种结构方式的显示装置仅包括指纹识别功能和开关功能,功能相对单一,不能满足用户对同一操作实现更多功能的追求,人机交互体验较差,并且锅仔片的震动需要通过单独的线性马达模组实现,导致组装要求较高,造成整机设计较为复杂,产品良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功能单一及人机交互体验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包括按压单元、第一弹片、压电单元以及弹性支架,所述按压单元和所述压电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片的相对的两侧,且所述按压单元与所述第一弹片的中间区域固定连接,所述压电单元和所述第一弹片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片除与所述压电单元连接的两端之外相邻于所述压电单元的表面与所述压电单元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弹性支架的一部分连接于所述压电单元背离所述第一弹片的一侧,且另一部分连接于固定位置。上述触控反馈模组,用户按压按压单元,而由于按压单元和第一弹片的中间区域固定连接,按压力传递到第一弹片,导致第一弹片沿着垂直于按压单元和第一弹片的层叠方向发生伸长形变,进而带动压电单元伸长并通过正压电效应产生电压输出,通过输出电压的不同阈值以对应开机、关机、压力感知功能。此时,压电单元接收电压信号,通过逆压电效应产生力的作用,带动压电单元沿着垂直于按压单元和第一弹片的层叠方向发生收缩形变,带动第一弹片沿按压单元和第一弹片的层叠方向收缩,从而通过第一弹片将振动传递给按压单元,使得按压单元能够产生沿按压单元和第一弹片的层叠方向的位移,以实现触控反馈,因此,上述触控反馈模组能够实现开机、关机、压力感知及触控反馈功能,功能相对较多,满足用户对同一操作实现更多功能的追求,人机交互体验较好;并且通过弹性支架将触控反馈模组固定在固定位置上,并且能够吸收组装公差,降低触控反馈模组的组装要求,进而简化整机设计,并提高产品良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架包括功能区,所述功能区与所述压电单元中与所述第一弹片相连接的两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功能区除与所述压电单元连接的之外相邻于所述压电单元的表面与所述压电单元之间具有间隙。上述触控反馈模组,通过限定弹性支架中功能区与压电单元中与第一弹片相连接的两端固定连接,以实现弹性支架与压电单元的固定连接,通过限定功能区除与压电单元连接的之外相邻于压电单元的表面与压电单元之间具有间隙,以避免弹性支架与压电单元直接接触,从而保护压电单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架还包括连接区,所述连接区环绕设置在所述功能区的外侧,且固定于所述固定位置。上述触控反馈模组,通过限定弹性支架还包括环绕设置在功能区外侧的连接区,以便于实现弹性支架与固定位置的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自所述压电单元的两端向着中间,所述功能区和所述压电单元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且所述功能区的中间区域与所述固定位置固定连接。上述触控反馈模组,通过限定功能区的中间区域与固定位置固定连接,以便于实现弹性支架与固定位置的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压电单元层叠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弹性单体,两个所述弹性单体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压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弹片相连接的端部、所述固定位置相连接。上述触控反馈模组,通过限定弹性支架的结构形式为间隔设置的两个弹性单体,以便于实现弹性支架与压电单元以及固定位置的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架通过第二弹片连接于所述压电单元,所述第二弹片的中间区域连接于所述弹性支架,且所述第二弹片的两端与所述压电单元中与所述第一弹片相连接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片除与所述压电单元连接的两端之外相邻于所述压电单元的表面与所述压电单元之间具有间隙。上述触控反馈模组,通过设置第二弹片能够实现弹性支架和压电单元的间接连接,并且通过限定第二弹片与压电单元之间具有间隙,以避免弹性支架与压电单元直接接触,从而保护压电单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单元包括指纹识别单元和第一刚性支架,所述第一刚性支架为板状结构,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和所述第一弹片的中间区域之间,且分别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和所述第一弹片的中间区域相连接。上述触控反馈模组,通过限定按压单元包括指纹识别单元和第一刚性支架,以集成指纹识别功能,并且第一刚性支架能够提高对指纹识别单元的支撑强度,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反馈模组还包括第二刚性支架,其中:所述第二弹片、所述压电单元及所述第一弹片的两端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二刚性支架内,所述第二刚性支架对应于所述第一弹片的中间区域设置开口,所述第一弹片的中间区域凸出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弹片沿层叠方向的侧端面相邻于所述第二刚性支架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刚性支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弹片的中间区域通过所述第二刚性支架背离所述开口的端部与所述弹性支架固定连接;沿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和所述第一刚性支架的层叠方向,所述第一弹片背离所述压电单元一侧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刚性之间的高度。在上述触控反馈模组中,通过设置第二刚性支架,以限位指纹识别单元、第一刚性支架、第一弹片以及压电单元,避免触控反馈模组在按压时出现较为明显的下移感,以提高用户体验,并且能够避免压电单元沿着垂直于按压单元和第一弹片的层叠方向形变时与弹性支架之间相互摩擦,以保护压电单元,提高产品良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刚性支架包括支撑板和环状挡板,所述环状挡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第二刚性支架设置在所述环状挡板内,沿垂直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和所述第一刚性支架的层叠方向,所述第二刚性支架相邻于所述环状挡板的表面与所述环状挡板之间具有间隙。在上述触控反馈模组中,通过限定第一刚性支架包括支撑板和环状挡板,以减小触控反馈模组的晃动幅度,提高用户体验。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中框,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所述触控反馈模组设置在所述中框上。在上述电子设备中,由于上述触控反馈模组能够实现开机、关机、压力感知及触控反馈功能,功能相对较多,满足用户对同一操作实现更多功能的追求,人机交互体验较好;并且通过弹性支架将触控反馈模组固定在固定位置上,并且能够吸收组装公差,降低触控反馈模组的组装要求,进而简化整机设计,并提高产品良率。因此具有该触控反馈模组的电子设备的功能较多,组装要求较低,产品良率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单元、第一弹片、压电单元以及弹性支架,所述按压单元和所述压电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片的相对的两侧,且所述按压单元与所述第一弹片的中间区域固定连接,所述压电单元和所述第一弹片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片除与所述压电单元连接的两端之外相邻于所述压电单元的表面与所述压电单元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弹性支架的一部分连接于所述压电单元背离所述第一弹片的一侧,且另一部分连接于固定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单元、第一弹片、压电单元以及弹性支架,所述按压单元和所述压电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片的相对的两侧,且所述按压单元与所述第一弹片的中间区域固定连接,所述压电单元和所述第一弹片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片除与所述压电单元连接的两端之外相邻于所述压电单元的表面与所述压电单元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弹性支架的一部分连接于所述压电单元背离所述第一弹片的一侧,且另一部分连接于固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包括功能区,所述功能区与所述压电单元中与所述第一弹片相连接的两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功能区除与所述压电单元连接的两端之外相邻于所述压电单元的表面与所述压电单元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还包括连接区,所述连接区环绕设置在所述功能区的外侧,且固定于所述固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压电单元的两端向着中间,所述功能区和所述压电单元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且所述功能区的中间区域与所述固定位置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压电单元层叠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弹性单体,两个所述弹性单体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压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弹片相连接的端部、所述固定位置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通过第二弹片连接于所述压电单元,所述第二弹片的中间区域连接于所述弹性支架,且所述第二弹片的两端与所述压电单元中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宏鹏黄梅峰
申请(专利权)人:欧菲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