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用压力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27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压力传感器,包括密封端、不锈钢外壳、防水端和阻尼,所述不锈钢外壳的顶部通过螺纹管安装有密封端,所述不锈钢外壳的底部通过螺纹孔安装有阻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螺纹端的内部安装有阻尼,在增强装置瞬时压力冲击时,先将出气端插入螺纹孔内,通过螺纹头底部设有的卡槽可将螺纹头旋拧至螺纹孔内部,且螺纹头内部设有的压力孔与出气端内的通孔相通,待检测压力通过螺纹头内部的压力孔进入出气端内的通孔,进而将压力输送到螺纹端内部的膜片上,而通过阻尼可有效的缓解瞬时压力冲击对膜片的冲击力,增强对螺纹端内部膜片的保护,保证了膜片的安全,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用压力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压力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用压力传感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汽车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进行汽车制造时,需要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车辆各部位的压力值,而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但是现有的车辆用压力传感器存在以下诸多问题或缺陷:1)传统的车辆用压力传感器在实际使用中,抗压力冲击的性能差,使其装置在受到瞬时压力冲击时会损坏膜片,使装置在使用时使用寿命缩短;2)传统的车辆用压力传感器防水性能较差,一旦遇水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甚至导致传感器失效;3)传统的车辆用压力传感器线缆不便于调节,线缆过长时需要额外提供缠绕装置和空间,线缆过短时不方便使用,长久拖拽后影响传感器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压力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寿命缩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用压力传感器,包括密封端、不锈钢外壳、连接件、防水端、线缆、束线带和阻尼,不锈钢外壳和阻尼位于密封端的下方,连接件、防水端、线缆、及束线带位于密封端的右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的底部焊接有螺纹盖,所述不锈钢外壳的顶部焊接有螺纹管,所述密封端的底部螺纹盖外套于不锈钢外壳的顶部螺纹管并与其螺纹安装;所述密封端的右侧焊接有螺纹套,所述密封端通过螺纹套与连接件的左侧螺纹安装,所述连接件的右侧螺纹安装有防水端;线缆从密封端的内部伸出并向右依次贯穿连接件和防水端的内部后伸出设置,所述线缆的右端径向外侧设有束线带;所述不锈钢外壳的底部通过螺纹孔安装有阻尼。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端的正面设有铭牌,铭牌的下方粘贴有型号贴。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外壳的底部通过螺纹结构安装有安装端,安装端的底部焊接有螺纹端,螺纹端的底部径向中心设有螺纹孔,螺纹端的内部设有膜片。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限位管,在限位管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螺纹件,螺纹件靠近限位管的端部径向外侧套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管与螺纹套及防水端的径向尺寸相等,且螺纹件的径向尺寸小于限位管的径向尺寸。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端包括螺帽,螺帽的右侧焊接有出线端。进一步地,所述线缆的内部设有两组铜丝导线。进一步地,所述束线带的顶部缝制有线套,束线带通过顶部线套外套于线缆的径向外侧,且束线带的正面缝制有魔术贴。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内安装有出气端,出气端的底部焊接有螺纹头。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头的底部设有卡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车辆用压力传感器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在螺纹端的内部安装有阻尼,在遭遇瞬时压力冲击时,先将出气端插入螺纹孔内,通过螺纹头底部设有的卡槽可将螺纹头旋拧至螺纹孔内部,且螺纹头内部设有的压力孔与出气端内的通孔相通,待检测压力通过螺纹头内部的压力孔进入出气端内的通孔,进而将压力输送到螺纹端内部的膜片上,而通过阻尼可有效的缓解瞬时压力对膜片的冲击力,增强对螺纹端内部膜片的保护,保证了膜片的安全,延长了膜片的使用寿命;(2)通过在连接件的一侧安装有防水端,在装置进行防水接线时,通过限位管一侧的螺纹件与螺帽的配合可便于出线端进行安装,线缆贯穿出线端可增加线缆与出线端连接的紧密性,使其线缆在安装时可增加密封性,防止有水汽和灰尘进入线缆的接线处,避免造成线缆短路,保证了线缆安装的安全性,防水端的设置可增加装置的防水性能;(3)通过在线缆的外侧缝制有束线带,在对线缆进行卷收时,先通过束线带顶部的线套可将束线带套设在线缆的外侧,同时通过线套可便于束线带在线缆外侧进行移动,从而可方便束线带根据束线位置进行调整,增加了装置的可调节性,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且将线缆卷收后,通过束线带进行缠绕,然后利用魔术贴进行粘贴以固定束线带的位置,完成线缆的卷收工作,便于线缆进行卷收,提高线缆的整齐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组装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防水端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阻尼结构示意图。图中:1、密封端;101、螺纹套;102、铭牌;103、型号贴;104、螺纹盖;2、不锈钢外壳;201、安装端;202、螺纹端;203、螺纹管;204、螺纹孔;3、连接件;301、限位管;302、螺纹件;303、密封圈;4、防水端;401、螺帽;402、出线端;5、线缆;501、导线;6、束线带;601、线套;602、魔术贴;7、阻尼;701、出气端;702、螺纹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车辆用压力传感器,包括密封端1、不锈钢外壳2、连接件3、防水端4、线缆5、束线带6和阻尼7,不锈钢外壳2和阻尼7位于密封端1的下方,连接件3、防水端4、线缆5、及束线带6位于密封端1的右侧;所述密封端1的底部焊接有螺纹盖104,所述不锈钢外壳2的顶部焊接有螺纹管203,所述密封端1的底部螺纹盖104外套于不锈钢外壳2的顶部螺纹管203并与其螺纹安装;所述密封端1的右侧焊接有螺纹套101,所述密封端1通过螺纹套101与连接件3的左侧螺纹安装,所述连接件3的右侧螺纹安装有防水端4;线缆5从密封端1的内部伸出并向右依次贯穿连接件3和防水端4的内部后伸出设置,所述线缆5的右端径向外侧设有束线带6;所述不锈钢外壳2的底部通过螺纹孔204安装有阻尼7。具体地,所述密封端1的正面设有铭牌102,铭牌102的下方粘贴有型号贴103。具体地,所述不锈钢外壳2的底部通过螺纹结构安装有安装端201,安装端201的底部焊接有螺纹端202,螺纹端202的底部径向中心设有螺纹孔204,螺纹端202的内部设有膜片以实现对冲击力的压力检测效果。具体地,所述连接件3包括限位管301,在限位管301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螺纹件302,螺纹件302靠近限位管301的端部径向外侧套有密封圈303从而保证连接件3在链接时的密封效果。具体地,所述限位管301与螺纹套101及防水端4的径向尺寸相等,且螺纹件302的径向尺寸小于限位管301的径向尺寸,从而实现螺纹套101外套于螺纹件302的径向外周、以及防水端4外套于螺纹件302的径向外周以实现密封端1与连接件3之间、以及防水端4与连接件3之间的螺纹连接。具体地,所述防水端4包括螺帽401,螺帽401的右侧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压力传感器,包括密封端(1)、不锈钢外壳(2)、连接件(3)、防水端(4)、线缆(5)、束线带(6)和阻尼(7),不锈钢外壳(2)和阻尼(7)位于密封端(1)的下方,连接件(3)、防水端(4)、线缆(5)、及束线带(6)位于密封端(1)的右侧;/n其特征在于:/n所述密封端(1)的底部焊接有螺纹盖(104),所述不锈钢外壳(2)的顶部焊接有螺纹管(203),所述密封端(1)的底部螺纹盖(104)外套于不锈钢外壳(2)的顶部螺纹管(203)并与其螺纹安装;/n所述密封端(1)的右侧焊接有螺纹套(101),所述密封端(1)通过螺纹套(101)与连接件(3)的左侧螺纹安装,所述连接件(3)的右侧螺纹安装有防水端(4);/n线缆(5)从密封端(1)的内部伸出并向右依次贯穿连接件(3)和防水端(4)的内部后伸出设置,所述线缆(5)的右端径向外侧设有束线带(6);/n所述不锈钢外壳(2)的底部通过螺纹孔(204)安装有阻尼(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压力传感器,包括密封端(1)、不锈钢外壳(2)、连接件(3)、防水端(4)、线缆(5)、束线带(6)和阻尼(7),不锈钢外壳(2)和阻尼(7)位于密封端(1)的下方,连接件(3)、防水端(4)、线缆(5)、及束线带(6)位于密封端(1)的右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端(1)的底部焊接有螺纹盖(104),所述不锈钢外壳(2)的顶部焊接有螺纹管(203),所述密封端(1)的底部螺纹盖(104)外套于不锈钢外壳(2)的顶部螺纹管(203)并与其螺纹安装;
所述密封端(1)的右侧焊接有螺纹套(101),所述密封端(1)通过螺纹套(101)与连接件(3)的左侧螺纹安装,所述连接件(3)的右侧螺纹安装有防水端(4);
线缆(5)从密封端(1)的内部伸出并向右依次贯穿连接件(3)和防水端(4)的内部后伸出设置,所述线缆(5)的右端径向外侧设有束线带(6);
所述不锈钢外壳(2)的底部通过螺纹孔(204)安装有阻尼(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用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1)的正面设有铭牌(102),铭牌(102)的下方粘贴有型号贴(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用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外壳(2)的底部通过螺纹结构安装有安装端(201),安装端(201)的底部焊接有螺纹端(202),螺纹端(202)的底部径向中心设有螺纹孔(204),螺纹端(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
申请(专利权)人:漫博智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