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22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包括:换热器壳体及管板,所述管板上设有若干个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壳体内设有锥体件及分布盘,所述锥体件呈上窄下宽设置,所述锥体件与换热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分布盘与换热器壳体或管板固定连接,所述分布盘设置于管板的上方,所述锥体件位于分布盘的上方,所述分布盘上设有若干个溶液下降管,所述分布盘上的溶液下降管与管板上的换热管呈错开设置,从而可使溶液进入换热器内后对溶液进行分流、溢流,使溶液的流速及流量稳定,溶液分配均匀,从而有利于后道布膜工序,提升布膜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
技术介绍
布膜技术是加热器的核心技术之一,溶液进入加热器上管板以后,在布膜器的作用下,均匀地进入每一根加热管,紧贴管壁呈膜状,并依靠重力向下流动,这个过程即称为布膜。由于布膜成功的加热管内是空心状态,仅在加热管壁有一层膜状溶液流动,相对于溶液为满管状态同样管径的加热管,空管成膜的加热管单位体积溶液的热交换面积大大增加,传热效率非常高,循环动力消耗低,要想布膜均匀,首先要做到溶液的均匀分配,溶液在进入换热器内后,其分配的情况将直接影响溶液与蒸汽的换热效果,若溶液分配均匀则利于换热,若溶液分配不均匀则不利于换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换热器内溶液流速及流量稳定且分配均匀的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包括:换热器壳体及管板,所述管板上设有若干个换热管,所述换热器壳体内设有锥体件及分布盘,所述锥体件呈上窄下宽设置,所述锥体件与换热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分布盘与换热器壳体或管板固定连接,所述分布盘设置于管板的上方,所述锥体件位于分布盘的上方,所述分布盘上设有若干个溶液下降管,所述分布盘上的溶液下降管与管板上的换热管呈错开设置。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体件通过连接板焊接于换热器壳体的内壁上。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体件包括圆锥部及设置于圆锥部上方的球形顶。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锥部的圆锥度为120°。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布盘包括底板及焊接于底板上方的挡圈,所述若干个溶液下降管设置于底板上,所述底板通过若干个支撑圆钢与管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溶液下降管相配合的管孔,所述溶液下降管安装于该管孔内并与底板相焊接。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溶液下降管的上表面低于挡圈的上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将其设置于管板的上方,可使溶液进入换热器内后对溶液进行分流、溢流,从而使溶液的流速及流量稳定,溶液分配均匀,从而有利于后道布膜工序,提升布膜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锥体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分布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溶液下降管与底板的焊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5中:1、换热器壳体,2、管板,20、换热管,3、锥体件,30、圆锥部,31、球形顶,4、分布盘,40、底板,400、管孔,41、挡圈,42、溶液下降管,43、支撑圆钢,5、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包括:换热器壳体1及管板2,所述管板2上设有若干个换热管20,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设有锥体件3及分布盘4,所述锥体件3呈上窄下宽设置,所述锥体件3与换热器壳体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锥体件3包括圆锥部30及设置于圆锥部30上方的球形顶31,圆锥部30的圆锥度为120°,所述圆锥部30通过连接板5焊接于换热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分布盘4与换热器壳体1或管板2固定连接,所述分布盘4设置于管板2的上方,所述锥体件3位于分布盘4的上方,所述分布盘4与布膜器(未图示)的切向开槽之间的间距为100~200mm,从而可使溶液下落后势能减小,飞溅范围减小,管板2上的溶液相对较为平缓。所述分布盘4包括底板40及焊接于底板40上方的挡圈41,所述底板40上开设有若干个管孔400,溶液下降管42安装于该管孔400内并与底板40相焊接,所述溶液下降管42的上表面低于挡圈41的上表面,所述分布盘4的底板40上的溶液下降管42与管板2上的换热管20呈错开设置,从而可防止溶液由溶液下降管42直接流进管板2上的换热管20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布盘4的底板40通过若干个支撑圆钢43与管板2固定连接。本技术中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的工作原理为:溶液从换热器壳体1上部进入换热器壳体1内,首先落在锥体件3的球形顶31上,溶液自球形顶31流下经圆锥部30后流至分布盘4中的周边位置,溶液再由分布盘4的周边位置向分布盘4的中心位置分配,当分布盘4中的溶液液面高度达到及超出溶液下降管42的上表面后,溶液从溶液下降管42中溢流而下至管板2上,当管板2上的溶液液面高度达到布膜器的切向开槽高度时,溶液从布膜器的切向开槽处进入布膜器,在布膜器内沿器壁旋流,经布膜器流入换热管20后沿换热管壁流下。综上所述,本技术中的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将其设置于管板的上方,可使溶液进入换热器内后对溶液进行分流、溢流,从而使溶液的流速及流量稳定,溶液分配均匀,从而有利于后道布膜工序,提升布膜质量。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包括:换热器壳体及管板,所述管板上设有若干个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壳体内设有锥体件及分布盘,所述锥体件呈上窄下宽设置,所述锥体件与换热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分布盘与换热器壳体或管板固定连接,所述分布盘设置于管板的上方,所述锥体件位于分布盘的上方,所述分布盘上设有若干个溶液下降管,所述分布盘上的溶液下降管与管板上的换热管呈错开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包括:换热器壳体及管板,所述管板上设有若干个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壳体内设有锥体件及分布盘,所述锥体件呈上窄下宽设置,所述锥体件与换热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分布盘与换热器壳体或管板固定连接,所述分布盘设置于管板的上方,所述锥体件位于分布盘的上方,所述分布盘上设有若干个溶液下降管,所述分布盘上的溶液下降管与管板上的换热管呈错开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件通过连接板焊接于换热器壳体的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溶液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件包括圆锥部及设置于圆锥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狐素琴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张化机苏州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