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暖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816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排风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用暖通系统,其包括管体、挡板、倾斜板,所述管体的管口朝下,所述倾斜板为环形板且沿管体的内侧侧壁设置,所述挡板位于倾斜板的上方,所述挡板为锥形板,所述锥形板的顶点远离倾斜板,所述挡板上固定设置有多根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倾斜放置在倾斜板的侧壁上,所述挡板上固定设置有冷凝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建筑用暖通系统具有减少液体滴落出管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暖通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排风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用暖通系统。
技术介绍
暖通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学科分类中的全称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从功能上说也是未来家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暖通在学科分类中的全称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采暖:又称供暖,按需要给建筑物供给负荷,保证室内温度按人们要求持续高于外界环境。通常用散热器等,通风:向房间送入,或由房间排出空气的过程。利用室外空气来置换建筑物内的空气,通常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采用排风管将室内的暖气排出,从而让室内在保持一定的温度的同时,增加气体交换,排风管一般固定设置在房顶上,排风管中设置有排气扇,方便进行排风。但是排风管在进行排风时,气体冷凝后的气体形成液体,容易从排风管中掉落出上,人们在行走时,对人们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暖通系统,具有减少液体滴落出管体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用暖通系统,包括管体、挡板、倾斜板,所述管体的管口朝下,所述倾斜板为环形板且沿管体的内侧侧壁设置,所述挡板位于倾斜板的上方,所述挡板为锥形板,所述锥形板的顶点远离倾斜板,所述挡板上固定设置有多根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倾斜放置在倾斜板的侧壁上,所述挡板上固定设置有冷凝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可通过安装杆放置在倾斜板上,冷凝管可降低挡板上的温度,挡板设置成锥形板能够方便液体在锥形板上汇集,暖气进入罐体中后,与挡板接触冷凝,形成的液滴沿着挡板的外缘下落至倾斜板,达到减少液体滴落出管体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倾斜板上固定设置有波形板,所述波形板位于挡板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暖气进入管体后,能够先进入波形板中,再与挡板接触,部分暖气能够在波形板上冷凝形成液滴,滴落在波形板的波谷中,同时本分在挡板上形成的液滴滴落时能够落到波形板上,在波形板的波谷中汇集,达到进一步减少液滴滴落在地面上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波形板一侧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滴在波形板的波谷中汇集后,波形板倾斜设置能够让汇集的水滴流出至倾斜板上,达到方便波形板中水流流出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杆与倾斜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杆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倾斜板上的插孔、设置在安装杆上的弹性件、插杆,所述安装杆的侧壁上开设有让位孔,所述插杆插接在让位孔中,所述插杆一端与弹性件固定连接,所述插杆另一端插接在插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可在让位孔中进行移动,在弹性件的抵触下可让插杆穿出让位孔,在安装杆放置在倾斜板上时,插杆进入安装杆中,在安装杆经过让位孔中时,插杆插接在让位孔中,从而将安装杆固定,达到方便固定挡板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倾斜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杆活动在限位槽中,所述插孔开设在限位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板上开设有限位槽,安装杆可沿着限位槽放置在倾斜板上,达到方便安装杆放置倾斜板上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倾斜板与波形板之间设置有防漏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暖气进入管体时,防漏层能够防止暖气从波形板和倾斜板之间的间隙中排出,达到稳定暖气从波形板中排出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倾斜板与管体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倾斜板与管体之间的水流汇集过多时,可打开排水管将水排出,达到方便排出汇集水流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观察窗,能够达到方便观察管体内部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暖气进入管体后,可以挡板接触,挡板上设置有冷凝管,能够让暖气形成液滴,沿着挡板的侧壁落下到倾斜板中汇集,达到减少液体滴落出管体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管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2、排气扇;3、排水管;4、观察窗;5、波形板;6、冷凝管;7、挡板;8、安装杆;9、倾斜板;10、限位槽;11、防漏板;12、安装板;13、V形弹片;14、让位孔;15、插杆;16、波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建筑用暖通系统,包括管体1、挡板7、倾斜板9,管体1的管口朝下,管体1竖直固定设置在楼顶上,管体1的的开口处窄口设置,管体1的管口处固定设置有排气扇2。倾斜板9为环形板且沿管体1的内侧侧壁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管口处水平固定设置有安装板12,排气扇2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2上,倾斜板9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2上。挡板7为锥形板,锥形板的顶点远离倾斜板9,挡板7的外缘位于倾斜板9的上方。挡板7上固定设置有多根安装杆8,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杆8设置有四根,四根安装杆8分别间隔倾斜放置在倾斜板9的侧壁上,挡板7上固定设置有冷凝管6,冷凝管6设置有多根且间隔固定设置在挡板7的上表面,本实施例中的冷凝管6为水冷凝管。排气扇2能够将暖气输送至管体1中,暖气进入管体1中后,与挡板7接触冷凝,形成的冷凝液滴沿着挡板7从挡板7的外缘流下,液滴落到倾斜板9和管体1之间,达到减少液体滴落出管体1的效果。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倾斜板9上固定设置有波形板5,波形板5位于挡板7的下方,波形板5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波形板5的波谷16相互靠近,暖气进入管体1中时,暖气与波形板5接触,部分暖气冷凝形成液滴汇集在波形板5的波谷16中,波谷16下侧的液滴能够落到相邻波形板5的波谷16上汇集。倾斜板9与波形板5之间设置有防漏板11,设置有防漏板11能够让暖气充分的进入波形板5中,防止暖气从波形板5与倾斜板9之间的缝隙中流出。水流汇集在波谷16中后,较多时会从波谷16的两侧流出,波形板5朝向水流出的其中一侧倾斜设置,同时波形板5倾斜的一侧位于倾斜板9的上方,汇集在波谷16上的水流可朝向波形板5较低一端流出,加快水流的流出速度,波谷16中流出的水流能够流至倾斜板9与管体1之间。暖气与挡板7接触后,形成的部分冷凝液能够下落到波形板5中,落到波形板5的波谷16上汇集,达到进一步减少液体滴落出管体1的效果。参照图2和图3,具体的,安装杆8与倾斜板9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杆8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倾斜板9上的插孔(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安装杆8上的弹性件、插杆15,安装杆8中空设置,安装杆8的侧壁上开设有让位孔14,插杆15活动插接在让位孔14中。插杆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暖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挡板(7)、倾斜板(9),所述管体(1)的管口朝下,所述倾斜板(9)为环形板且沿管体(1)的内侧侧壁设置,所述挡板(7)位于倾斜板(9)的上方,所述挡板(7)为锥形板,所述锥形板的顶点远离倾斜板(9),所述挡板(7)上固定设置有多根安装杆(8),所述安装杆(8)倾斜放置在倾斜板(9)的侧壁上,所述挡板(7)上固定设置有冷凝管(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暖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挡板(7)、倾斜板(9),所述管体(1)的管口朝下,所述倾斜板(9)为环形板且沿管体(1)的内侧侧壁设置,所述挡板(7)位于倾斜板(9)的上方,所述挡板(7)为锥形板,所述锥形板的顶点远离倾斜板(9),所述挡板(7)上固定设置有多根安装杆(8),所述安装杆(8)倾斜放置在倾斜板(9)的侧壁上,所述挡板(7)上固定设置有冷凝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暖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板(9)上固定设置有波形板(5),所述波形板(5)位于挡板(7)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暖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板(5)一侧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暖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8)与倾斜板(9)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杆(8)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倾斜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坤邓晓华池小辉林冬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富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