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816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通风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通风系统,其包括风管的管体,所述管体上的对应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相互对应设置,所述让位槽上设置有用于过滤灰尘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框和过滤层,所述安装框活动插接在让位槽中,所述过滤层固定设置在安装框上,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用于抵紧安装框的抵紧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通风系统具有方便拆卸过滤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通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通风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大,虽然玻璃幕墙面积也越来越大,但是出于安全考虑以及美观的需要,通常幕墙可开启的面积很小,导致现代建筑的通风效果较差。由于室内人们的呼吸,在室内的空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被污染。因此需要将污染的室内空气和新鲜的室外空气进行交换,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室内设置一个自动通风系统。现有的自动通风系统,包括送风机构,送风机构包括鼓风机和风管,风管的一端与鼓风机连接,鼓风机通过风管对室内进行送风。此外,鼓风机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鼓风机工作的控制器,且控制器与鼓风机电连接。同时室内还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二氧化碳传感器,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而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鼓风机工作,进一步实现对室内进行自动通风。当外界粉尘较大时,风管中通入的风含有大量的灰尘,一般会在风管中设置一个过滤网对这些灰尘进行过滤,防止灰尘进入室内。但是现在的过滤网一般是直接固定在风管上,内,需要清洗时还需要拆卸风管,将过滤网拆卸下进行清洗,过程麻烦,不方便清洗过滤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自动通风系统,具有方便拆卸过滤层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通风系统,包括风管的管体,所述管体上的对应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相互对应设置,所述让位槽上设置有用于过滤灰尘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框和过滤层,所述安装框活动插接在让位槽中,所述过滤层固定设置在安装框上,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用于抵紧安装框的抵紧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框方便过滤层的安装,需要取出过滤层时,打开抵紧组件,将安装框取出,从而将过滤层取出,过程快速简单,达到方便拆卸过滤网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紧组件包括安装槽、移动杆、转动杆,所述安装槽竖直开设在安装框中上,所述移动杆活动插接在安装槽中,所述移动下端抵触在让位槽的槽壁上,所述安装框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安装槽相通,所述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放置槽上,所述移动杆的朝向放置槽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齿纹,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设置有与齿纹相啮合的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转动时,齿轮跟随着转动杆转动,与齿轮啮合的齿纹进行移动,从而让移动杆进行移动,移动杆下端抵触在让位槽槽壁上,在移动杆不断下移的过程中,安装框不断的上升,最后安装框抵紧让位槽的槽壁,从而达到防止气体从安装框的上侧与让位槽的缝隙中流出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框靠近两个让位槽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抵紧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框插接在让位槽中时,两个抵紧组件同时抵紧让位槽,能够减少安装框的晃动,达到让安装框稳定的放置在让位槽中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设置有转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转动转动杆时,通过转手可快速的让转动杆转动,达到方便转动转动杆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框的上转动设置有棘爪,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设置有棘轮,所述棘爪抵触在棘轮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杆抵紧让位槽槽笔时,可将棘轮抵触在棘爪上,防止转动杆转动,达到方便固定转动杆转动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让位槽槽口上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安装框抵触在挡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框插接进入让位槽中时,可与挡板接触,防止安装框脱离让位槽,达到方便安装框放置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框的上固定设置有密封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框抵紧让位槽的槽壁上,设置有密封层能够增加安装框与让位槽之间的密封性,达到防止风泄露流出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框上远离挡板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拆卸安装框时,拉动拉环可快速的将安装框拉出,达到方便拆卸过滤层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转动转动杆,让安装框和移动杆不再抵紧让位槽的槽壁,通过拉环快速的将安装框拉出,对过滤层进行清洗,达到方便拆卸过滤层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管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安装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抵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2、安装框;3、横板;4、挡板;5、拉环;6、转手;7、棘轮;8、让位槽;9、棘爪;10、过滤层;11、纵板;12、安装槽;13、放置槽;14、齿轮;15、转动杆;16、齿纹;17、移动杆;18、密封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通风系统,包括风管的管体1,管体1为方形管,管体1上的对应的其中两侧侧壁上分别水平开设有让位槽8,让我槽为方形槽,让位槽8相互对应设置。让位槽8上设置有用于过滤灰尘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安装框2和过滤层10,安装框2由两个横板3和两个纵板11围成方形框,安装框2活动插接在两个让位槽8上,两个横板3分别放置在两个让位槽8上。过滤层10固定设置在安装框2上,本实施例中的过滤层10为过滤网,在需要进行清洗过滤层10时,拉动安装框2将安装框2从让位槽8中拉出,让位于安装框2中的过滤层10脱离管体1,达到方便拆卸过滤层10的效果。参照图2和图3,具体的,两个横板3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抵紧安装框2的抵紧组件,抵紧组件包括安装槽12、移动杆17、转动杆15,安装槽12竖直开设在横板3上,移动杆17活动插接在安装槽12中,移动杆17下端抵触在让位槽8的槽壁上。横板3上开设有放置槽13,放置槽13与安装槽12相通,放置槽13为方形槽,转动杆15转动设置在放置槽13的对应的两侧槽壁上。转动杆15一端延伸处横板3,移动杆17的朝向放置槽13的一侧侧壁上竖直开设有齿纹16,转动杆15上固定设置有与齿纹16相啮合的齿轮14,齿轮14与转动杆15同轴固定设置。转动杆15杆进行转动时,齿轮14跟随转动杆15进行转动,与齿轮14啮合的齿纹16进行移动,从而让移动杆17进行移动。在安装框2放置在让位槽8中时,转动转动杆15,让移动杆17不断下移,直至移动杆17不能移动,移动杆17下端抵紧让位槽8的下侧槽壁,横板3上侧能够抵紧让位槽8上侧槽壁,减少安装框2的晃动,防止通入的风从横板3上侧与让位槽8上侧槽壁之间的缝隙中流出,达到稳定安装框2放置的效果。参照图2和图3,具体的,转动杆15上固定设置有转手6,转动杆15需要转动时,通过转手6能够方便转动转动杆15。安装框2的上转动设置有棘爪9,转动杆15上固定设置有棘轮7,棘爪9抵触在棘轮7上,在移动杆17抵紧让位槽8下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通风系统,包括风管的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上的对应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让位槽(8),所述让位槽(8)相互对应设置,所述让位槽(8)上设置有用于过滤灰尘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框(2)和过滤层(10),所述安装框(2)活动插接在让位槽(8)中,所述过滤层(10)固定设置在安装框(2)上,所述安装框(2)上设置有用于抵紧安装框(2)的抵紧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通风系统,包括风管的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上的对应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让位槽(8),所述让位槽(8)相互对应设置,所述让位槽(8)上设置有用于过滤灰尘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框(2)和过滤层(10),所述安装框(2)活动插接在让位槽(8)中,所述过滤层(10)固定设置在安装框(2)上,所述安装框(2)上设置有用于抵紧安装框(2)的抵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组件包括安装槽(12)、移动杆(17)、转动杆(15),所述安装槽(12)竖直开设在安装框(2)中上,所述移动杆(17)活动插接在安装槽(12)中,所述移动杆(17)下端抵触在让位槽(8)的槽壁上,所述安装框(2)上开设有放置槽(13),所述放置槽(13)与安装槽(12)相通,所述转动杆(15)转动设置在放置槽(13)上,所述移动杆(17)的朝向放置槽(13)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齿纹(16),所述转动杆(15)上固定设置有与齿纹(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坤林小江林志猛林冬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富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