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闪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11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闪灯,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灯箱,所述灯箱内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灯罩、第二灯罩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于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一侧,所述第一灯罩设于第二灯罩顶部,所述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均与固定板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灯箱内腔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侧固定设有往复丝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机构的设计,由于闪灯自身的特性,在加上闪灯灯光的不断聚集和发散,更加容易吸引高速行驶中的车辆的注意,使得高速行驶中的车辆可以及时的进行避让,避免了对个人财产乃至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闪灯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闪灯。
技术介绍
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车辆的红色双闪灯是提醒其它车辆本车发生故障或有特殊情况的信号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速行驶的车辆对现在的红色双闪是无法判断出车辆是行驶中还是停止状态。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闪灯在使用时,呈现出的灯光较为单一,无法吸引在高速行驶中的车辆的注意,这种纠结判断在夜间高速路上和恶劣天气中尤为明显,往往车辆到了近前,才发现车辆处于停止中,错过了最佳躲避时间,对个人财产乃至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闪灯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闪灯,通过调节机构的设计,由于闪灯自身的特性,在加上闪灯灯光的不断聚集和发散,更加容易吸引高速行驶中的车辆的注意,使得高速行驶中的车辆可以及时的进行避让,避免了对个人财产乃至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问题,以解决灯光较为单一,无法吸引在高速行驶中的车辆的注意,对个人财产乃至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闪灯,包括灯箱,所述灯箱内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灯罩、第二灯罩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于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一侧,所述第一灯罩设于第二灯罩顶部,所述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均与固定板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灯箱内腔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侧固定设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一端与灯箱内腔一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往复丝杆外部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往复丝杆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底端与轴承座底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底端与第一灯罩顶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轴承座一侧固定设有移动框,所述移动框套设于往复丝杆外部,所述移动框底部固定设有横板,所述横板设于第二灯罩底部,所述横板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横板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顶端与第二灯罩底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电机外部设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固定设于电机外部,所述保护箱与灯箱固定连接,所述灯箱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均设于电机一侧。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设有灯泡,所述灯泡设于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之间。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另一侧固定设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贯穿移动框,所述衔接板一端与灯箱内腔一侧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灯箱一侧镶嵌有透明塑料板。优选的,所述灯箱内腔底部开设有滑槽。优选的,所述移动框底部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设于滑槽内部。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与灯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与电机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设有竖杆,所述竖杆底部与衔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灯箱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孔均设于电机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调节机构的设计,可使得闪灯在工作时,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不断的张合,进而使得灯泡散发出来的光线不断的聚集和分散,由于闪灯自身的特性,在加上闪灯灯光的不断聚集和发散,更加容易吸引高速行驶中的车辆的注意,使得高速行驶中的车辆可以及时的进行避让,避免了对个人财产乃至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辅助机构的设计,可以对电机进行支撑,同时还可以对电机进行散热,保证了电机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的剖视图;图中:1灯箱、2第一灯罩、3第二灯罩、4固定板、5电机、6转动杆、7往复丝杆、8轴承座、9第一连接杆、10移动框、11横板、12第二连接杆、13保护箱、14第一散热孔、15灯泡、16衔接板、17透明塑料板、18滑槽、19滑块、20支撑板、21竖杆、22第二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照附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闪灯,包括灯箱1,所述灯箱1内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灯罩2、第二灯罩3和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设于第一灯罩2和第二灯罩3一侧,所述第一灯罩2设于第二灯罩3顶部,所述第一灯罩2和第二灯罩3均与固定板4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灯箱1内腔顶部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一侧固定设有往复丝杆7,所述往复丝杆7一端与灯箱1内腔一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往复丝杆7外部设有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与往复丝杆7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8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一连接杆9底端与轴承座8底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9底端与第一灯罩2顶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轴承座8一侧固定设有移动框10,所述移动框10套设于往复丝杆7外部,所述移动框10底部固定设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设于第二灯罩3底部,所述横板11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杆12,所述第二连接杆12与横板11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2顶端与第二灯罩3底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电机5外部设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保护箱13,所述保护箱13固定设于电机5外部,所述保护箱13与灯箱1固定连接,所述灯箱1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14,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14均设于电机5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4一侧固定设有灯泡15,所述灯泡15设于第一灯罩2和第二灯罩3之间,便于示警。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4另一侧固定设有衔接板16,所述衔接板16贯穿移动框10,所述衔接板16一端与灯箱1内腔一侧壁固定连接,便于对固定板4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灯箱1一侧镶嵌有透明塑料板17,便于灯光的传播。进一步地,所述灯箱1内腔底部开设有滑槽18。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框10底部固定设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设于滑槽18内部,便于给移动框10移动限位。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技术时,汽车给本技术提供电力,当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打开闪灯时,在打开闪灯的同时可以同时启动电机5,电机5工作带动转动杆6转动,转动杆6转动带动往复丝杆7转动,往复丝杆7转动带动轴承座8向右移动,轴承座8向右移动带动轴承座8底部的第一连接杆9向右移动,轴承座8向右移动的同时还会带动轴承座8一侧的移动框10向右移动,移动框10向右移动带动横板11和第二连接杆12向右移动,第一连接杆9和第二连接杆12向右移动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闪灯,包括灯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箱(1)内部设有调节机构;/n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灯罩(2)、第二灯罩(3)和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设于第一灯罩(2)和第二灯罩(3)一侧,所述第一灯罩(2)设于第二灯罩(3)顶部,所述第一灯罩(2)和第二灯罩(3)均与固定板(4)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灯箱(1)内腔顶部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一侧固定设有往复丝杆(7),所述往复丝杆(7)一端与灯箱(1)内腔一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往复丝杆(7)外部设有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与往复丝杆(7)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8)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一连接杆(9)底端与轴承座(8)底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9)底端与第一灯罩(2)顶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轴承座(8)一侧固定设有移动框(10),所述移动框(10)套设于往复丝杆(7)外部,所述移动框(10)底部固定设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设于第二灯罩(3)底部,所述横板(11)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杆(12),所述第二连接杆(12)与横板(11)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2)顶端与第二灯罩(3)底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电机(5)外部设有辅助组件;/n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保护箱(13),所述保护箱(13)固定设于电机(5)外部,所述保护箱(13)与灯箱(1)固定连接,所述灯箱(1)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14),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14)均设于电机(5)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闪灯,包括灯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箱(1)内部设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灯罩(2)、第二灯罩(3)和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设于第一灯罩(2)和第二灯罩(3)一侧,所述第一灯罩(2)设于第二灯罩(3)顶部,所述第一灯罩(2)和第二灯罩(3)均与固定板(4)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灯箱(1)内腔顶部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一侧固定设有往复丝杆(7),所述往复丝杆(7)一端与灯箱(1)内腔一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往复丝杆(7)外部设有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与往复丝杆(7)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8)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一连接杆(9)底端与轴承座(8)底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9)底端与第一灯罩(2)顶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轴承座(8)一侧固定设有移动框(10),所述移动框(10)套设于往复丝杆(7)外部,所述移动框(10)底部固定设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设于第二灯罩(3)底部,所述横板(11)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杆(12),所述第二连接杆(12)与横板(11)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2)顶端与第二灯罩(3)底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电机(5)外部设有辅助组件;
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保护箱(13),所述保护箱(13)固定设于电机(5)外部,所述保护箱(13)与灯箱(1)固定连接,所述灯箱(1)一侧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嫦娥张湘波廖建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安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