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巡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805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巡检装置,包括若干巡检单元,若干巡检单元之间均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若干所述巡检单元的个数为三个,三个所述巡检单元均由外壳、旋转支座、连接杆、弹簧、匚形支架和滑轮组成,所述外壳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旋转支座,所述旋转支座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匚形支架,所述匚形支架内设置有滑轮,所述连接杆与外壳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外壳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设置有挂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的管道巡检装置对不同管道间的直径适应性较差和在弯道里的通过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巡检装置
本技术属于巡检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巡检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管道巡检是地下管路工程、远程高压输配电、隧道与桥梁工程、城市规划、智慧楼宇等重大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防与民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受到各工程应用领域的管道门类繁多、管腔环境复杂、巡检指标多样等的影响,人工巡检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大规模管道工程项目的巡检质量和效率。因此,利用安装有检测传感器的巡检装置来完成管道内腔环境的巡检作业已逐渐成为智慧城市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的管道巡检装置对不同管道间的直径适应性较差,导致管道巡检装置所能巡检的管道种类有限,其次管道一般均为弯弯曲曲的状态,这对管道巡检装置在弯道里的通过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传统的管道巡检装置在弯道里的通过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巡检装置,以解决目前的管道巡检装置对不同管道间的直径适应性较差和在弯道里的通过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巡检装置,包括若干巡检单元,其中:若干巡检单元之间均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若干所述巡检单元均由外壳、旋转支座、连接杆、弹簧、匚形支架和滑轮组成,所述外壳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旋转支座,所述旋转支座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匚形支架,所述匚形支架内设置有滑轮,所述连接杆与外壳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外壳开设有通孔,所述外壳设置有挂钩。优选的,若干所述巡检单元的个数为三个。优选的,所述万向联轴器由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轴和连接柱组成,两个所述连接柱上均开设有槽,两个所述连接柱上开设的槽垂直,两个所述连接柱上开设的槽内穿设有十字轴。优选的,三个所述巡检单元的外壳内分别设置有照明装置、红外探测装置、摄像装置、烟雾探测装置和温湿度探测装置。优选的,所述照明装置、红外探测装置、摄像装置、烟雾探测装置和温湿度探测装置均有内置电池提供电力且具有信息存储功能。优选的,所述外壳可为中空方柱或中空圆柱。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为:第一:本技术可以适配不同直径的管道,使得本技术可以巡检不同直径的管道,大大节约了资源。第二:本技术对弯曲管道的通过性较好,使得本技术在弯曲管道内移动时不容易卡在管道的折弯处。第三:本技术结构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第四:本技术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第五:本技术便于使用,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为万向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巡检单元,11-挂钩,12-外壳,121-通孔,13-旋转支座,14-连接杆,15-弹簧,16-匚形支架,17-滑轮,2-万向联轴器,21-连接轴,22-连接柱,221-槽,23-十字轴,3-摄像装置,4-红外探测装置,5-照明装置,6-烟雾探测装置,7-温湿度探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4,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中所示的一种管道巡检装置,包括若干巡检单元1,其中:若干巡检单元1之间均通过万向联轴器2连接。若干所述巡检单元1均由外壳12、旋转支座13、连接杆14、弹簧15、匚形支架16和滑轮17组成,所述外壳12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旋转支座13,所述旋转支座13上设置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一端设置有匚形支架16,所述匚形支架16内设置有滑轮17,所述连接杆14与外壳12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15,所述外壳12开设有通孔121,所述外壳12设置有挂钩11。具体的,若干所述巡检单元1的个数为三个。具体的,所述万向联轴器2由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轴21和连接柱22组成,两个所述连接柱22上均开设有槽221,两个所述连接柱22上开设的槽221垂直,两个所述连接柱22上开设的槽221内穿设有十字轴23。具体的,三个所述巡检单元1的外壳12内分别设置有照明装置5、红外探测装置4、摄像装置3、烟雾探测装置6和温湿度探测装置7。具体的,所述照明装置5、红外探测装置4、摄像装置3、烟雾探测装置6和温湿度探测装置7均有内置电池提供电力且具有信息存储功能。具体的,所述外壳12可为中空方柱或中空圆柱,本技术选用中空方柱。工作原理:本技术设置有若干巡检单元1,若干巡检单元1均由外壳12、旋转支座13、连接杆14、弹簧15、匚形支架16和滑轮17组成,外壳12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中空柱体,外壳12的四个侧面上均固定设置有旋转支座13,旋转支座13内设置有连接杆14,旋转支座13与连接杆14间可通过穿设有第一转轴转动连接,连接杆1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匚形支架16,匚形支架16内设置有滑轮17,匚形支架16和滑轮17间可通过穿设有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以连接杆14、匚形支架16和滑轮17均可以围绕第一转轴进行转动;连接杆14与外壳12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15,所以在弹簧15的弹力的作用下,连接杆14、匚形支架16和滑轮17在初始状态下均会与外壳12呈现一定角度的夹角,此状态下本技术所能通过的管道直径为本技术所能通过的最大管道直径,由于弹簧15可以压缩,所以此时连接杆14、匚形支架16和滑轮17与外壳12所呈现的夹角会变小,本技术便可以通过较小直径的管道,由于弹簧15可以压缩的程度不同,匚形支架16和滑轮17与外壳12所呈现的夹角便不同,本技术便可以适配不同直径的管道,大大节约了资源;若干巡检单元1间均通过万向联轴器2连接,如此,各个巡检单元1间便允许出现上下左右的位置差,使得本技术对弯曲管道的通过性较好即本技术在弯曲管道内移动时不容易卡在管道的折弯处;若干巡检单元1的外壳12上均设置有挂钩11,所以本技术便可在一牵引绳的牵引下在管道内进行移动;若干巡检单元1的外壳12上均设置有通孔121,若干巡检单元1内分别设置有照明装置5、红外探测装置4、摄像装置3、烟雾探测装置6和温湿度探测装置7,照明装置5、红外探测装置4、摄像装置3、烟雾探测装置6和温湿度探测装置7均内置有电池且具备检测信息存储功能,所以在本技术对管道巡检完毕后,可以查看相应的巡检设备以监视所巡检管道内的状况。本技术所设置的巡检单元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减,在本技术中选用三个。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前端”、“一侧”、“外”、“中央”、“内”、“上”、“下端”、“一端”、“竖直”、“下”、“外侧”、“周向”、“端部”、“下方”、“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巡检装置,包括若干巡检单元(1),其特征在于:若干巡检单元(1)之间均通过万向联轴器(2)连接,若干所述巡检单元(1)均由外壳(12)、旋转支座(13)、连接杆(14)、弹簧(15)、匚形支架(16)和滑轮(17)组成,所述外壳(12)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旋转支座(13),所述旋转支座(13)上设置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一端设置有匚形支架(16),所述匚形支架(16)内设置有滑轮(17),所述连接杆(14)与外壳(12)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15),所述外壳(12)开设有通孔(121),所述外壳(12)设置有挂钩(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巡检装置,包括若干巡检单元(1),其特征在于:若干巡检单元(1)之间均通过万向联轴器(2)连接,若干所述巡检单元(1)均由外壳(12)、旋转支座(13)、连接杆(14)、弹簧(15)、匚形支架(16)和滑轮(17)组成,所述外壳(12)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旋转支座(13),所述旋转支座(13)上设置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一端设置有匚形支架(16),所述匚形支架(16)内设置有滑轮(17),所述连接杆(14)与外壳(12)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15),所述外壳(12)开设有通孔(121),所述外壳(12)设置有挂钩(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巡检单元(1)的个数为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联轴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夏余培军丁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一起康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