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794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该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热量;热回收机组,与所述空压机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热回收机组用于回收所述空压机产生的热量,加热软化循环水;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热回收机组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利用所述软化循环水制取洗浴热水;新风机组,与所述热回收机组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新风机组利用所述软化循环水加热新风;采暖水管路,与所述热回收机组连接,所述采暖水管路利用所述软化循环水进行建筑采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降低了煤炭企业等重点能耗企业的能耗、实现了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矿用节能
,尤其涉及一种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急剧增长,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由于工业发展的需要,从2000年到2010年每年能源消费量由13.8亿吨标准煤增加至32.5亿吨标准煤,增加了近20亿吨标准煤。近十年,虽然工业能耗增速放缓,但交通、建筑物、民用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加之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消费结构也在持续升级,使得能源消费需求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经初步核算,2019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8.6亿吨标准煤。大量的能源消耗造成我国中东部地区大气严重的复合污染,突出表现为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氨氮、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居高不下,全国多地出现持续“雾霾”、大面积酸雨天气。煤炭企业等规模庞大的企业,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是重点能耗企业,因此,如何降低煤炭企业等重点能耗企业的能耗、实现节能减排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以降低煤炭企业等重点能耗企业的能耗、实现节能减排。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热量;热回收机组,与所述空压机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热回收机组用于回收所述空压机产生的热量,加热软化循环水;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热回收机组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利用所述软化循环水制取洗浴热水;<br>新风机组,与所述热回收机组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新风机组利用所述软化循环水加热新风;采暖水管路,与所述热回收机组连接,所述采暖水管路利用所述软化循环水进行建筑采暖。可选地,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还包括:空气源热泵,所述空气源热泵与所述热回收机组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为所述热回收机组的备用热源。可选地,所述空压机为喷油螺杆空压机;所述空压机包括滤清器、电动机、机体、油气分离器、温控器、油过滤器、油冷却器、空气冷却器、润滑油管路、油气混合物管路、压缩空气管路;其中,所述电动机和所述机体通过驱动轴连接;所述滤清器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滤清器用于过滤空气,并将空气吸入所述机体内;所述机体和所述油气分离器通过所述油气混合物管路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用于将所述机体产生的油气混合物进行油、气分离;所述油气分离器和所述热回收机组通过所述润滑油管路连接;所述热回收机组用于回收润滑油中的热量,加热软化循环水;所述温控器和所述热回收机组通过所述润滑油管路连接;所述温控器用于检测所述润滑油的温度;所述油冷却器和所述温控器通过所述润滑油管路连接;所述油冷却器用于冷却超过预设温度的润滑油;所述油过滤器和所述油冷却器通过所述润滑油管路连接,以及所述油过滤器和所述温控器通过所述润滑油管路连接;所述油过滤器用于过滤经所述油冷却器冷却的润滑油以及过滤未经所述油冷却器冷却的润滑油;所述机体和所述油过滤器通过所述润滑油管路连接;所述空气冷却器和所述油气分离器通过所述压缩空气管路连接;所述空气冷却器用于产生压缩空气。可选地,所述空压机还包括:闸阀,所述闸阀连接于所述油气分离器和所述温控器之间。可选地,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还包括自来水箱和热水箱,所述自来水箱和所述热水箱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热水箱内。可选地,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还包括:热电偶和洗浴循环水泵;所述洗浴循环水泵设置于所述热水箱和所述热回收机组之间的管路中,所述洗浴循环水泵用于控制所述热水箱的热交换量;所述热电偶设置于所述热水箱内,所述热电偶用于根据热水的温度控制所述洗浴循环水泵的工作状态。可选地,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还包括:烘干循环水泵,所述烘干循环水泵设置于所述新风机组和所述热回收机组之间的管路中,所述烘干循环水泵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机组的热交换量;可选地,所述新风机组包括:表冷器,与所述热回收机组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表冷器利用热回收机组回收的热量将新风加热;送风机,位于所述新风机组的送风口,所述送风机用于将新风送出;抽风机,位于所述新风机组的回风口,所述抽风机用于将回风送出;回风热回收器,位于所述抽风机和回风道之间,所述回风热回收器利用回风的热量加热新风。本技术实施例考虑采用空压机余热满足洗浴水制取、建筑采暖、吊篮衣物烘干等用热需求,余热利用方式丰富,有利于空压机余热的综合利用。本技术实施例不需消耗天然气、煤炭等一次能源,无直接污染物排放,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衣物干燥效果好等优势。另外,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减少锅炉的使用,有利于避免燃煤锅炉存在的热效率低、污染物直接排放、资源浪费等问题;有利于避免燃气锅炉存在的氮氧化物排放高、运行费用高、在启停炉期间发生爆炸事故、稳定供应难以保障等问题;有利于避免电锅炉的应用受煤矿电容量限制、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因此,本技术实施例降低了煤炭企业等重点能耗企业的能耗、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压机和热回收机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的运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源热泵全年开机运行各时段出力折线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源热泵全年开机运行台数折线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源热泵全年开机运行负荷率折线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机组全年开机运行出力折线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机组全年开机运行负荷率折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的煤炭企业能耗消耗量大,经技术人研究发现,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在于如下。现有的煤炭企业除了常年电力、洗浴水、衣物烘干需求外,在冬季还有建筑采暖、井筒防冻的需求,在夏季还有建筑供冷、井下降温的需求。目前,煤矿用热大多通过锅炉(包括燃煤型、燃气型或电力型)来满足。然而,燃煤锅炉存在热效率低、污染物直接排放、资源浪费等问题。燃气锅炉存在氮氧化物排放高、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在启停炉期间爆炸事故也时有发生,而且在天然气资源匮乏的国家,天然气的稳定供应也难以得到保障。电锅炉虽然运行相对安全,但应用受煤矿电容量限制,且运行费用也较高。煤矿余热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体量大、品位低、稳定可靠等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空压机,所述空压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热量;/n热回收机组,与所述空压机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热回收机组用于回收所述空压机产生的热量,加热软化循环水;/n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热回收机组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利用所述软化循环水制取洗浴热水;/n新风机组,与所述热回收机组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新风机组利用所述软化循环水加热新风;/n采暖水管路,与所述热回收机组连接,所述采暖水管路利用所述软化循环水进行建筑采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压机,所述空压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热量;
热回收机组,与所述空压机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热回收机组用于回收所述空压机产生的热量,加热软化循环水;
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热回收机组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利用所述软化循环水制取洗浴热水;
新风机组,与所述热回收机组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新风机组利用所述软化循环水加热新风;
采暖水管路,与所述热回收机组连接,所述采暖水管路利用所述软化循环水进行建筑采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源热泵,所述空气源热泵与所述热回收机组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为所述热回收机组的备用热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为喷油螺杆空压机;所述空压机包括滤清器、电动机、机体、油气分离器、温控器、油过滤器、油冷却器、空气冷却器、润滑油管路、油气混合物管路、压缩空气管路;
其中,所述电动机和所述机体通过驱动轴连接;
所述滤清器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滤清器用于过滤空气,并将空气吸入所述机体内;
所述机体和所述油气分离器通过所述油气混合物管路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用于将所述机体产生的油气混合物进行油、气分离;
所述油气分离器和所述热回收机组通过所述润滑油管路连接;所述热回收机组用于回收润滑油中的热量,加热软化循环水;
所述温控器和所述热回收机组通过所述润滑油管路连接;所述温控器用于检测所述润滑油的温度;
所述油冷却器和所述温控器通过所述润滑油管路连接;所述油冷却器用于冷却超过预设温度的润滑油;
所述油过滤器和所述油冷却器通过所述润滑油管路连接,以及所述油过滤器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允周忠波徐通范玮闫文瑞殷卫峰李进于钊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天津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