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93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向柱塞泵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包括泵体主体壳体,泵体主体壳体的底部焊接有固定垫盘,固定垫盘上可拆卸连接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四周外侧开设有四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通过一系列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使用过程中,解决了一方面在进行安装使用时不能达到对泵体主体进行减震保护的问题,而且另一方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耐低温性和耐磨性,同时可快速组装兼具吸音降噪的目的,进而提高了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
本技术涉及轴向柱塞泵配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
技术介绍
轴向柱塞泵是利用与传动轴平行的柱塞在柱塞孔内往复运动所产生的容积变化来进行工作的;由于柱塞和柱塞孔都是圆形零件,加工时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配合,因此具有容积效率高,运转平稳,流量均匀性好,噪声低,工作压力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床、冶金、矿山机械、工程机械、船舶等领域。如授权的技术专利申请号为的CN201520497035.0一种用于铁路液压搬道的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通过泵体弧形油槽形成循环油路,实现进出油路通畅功能,是轴向柱塞泵的重要部件。上述技术专利中泵体主体壳体在进行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在进行安装使用时不能达到对泵体主体进行减震保护的目的,而且另一方面耐腐蚀性、耐低温性和耐磨性较差,进而降低了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的实用性,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通过一系列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本技术在进行使用过程中,解决了一方面在进行安装使用时不能达到对泵体主体进行减震保护的问题,而且另一方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耐低温性和耐磨性,同时可快速组装兼具吸音降噪的目的,进而提高了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的实用性。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包括泵体主体壳体,所述泵体主体壳体的底部焊接有固定垫盘,所述固定垫盘上可拆卸连接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四周外侧开设有四组安装孔;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垫盘、减震柱和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柱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所述减震垫盘,所述减震柱上套设有所述减震弹簧,且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与上侧所述减震垫盘固定相连,下端与下侧所述减震垫盘固定相连;所述泵体主体壳体的外壁由内至外依次喷涂有第一耐腐蚀层、耐低温层、第二耐腐蚀层和耐磨层。优选的,所述泵体主体壳体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固定垫盘的外侧四周和所述安装板的内侧四周分别开设有螺孔,所述减震垫盘的外侧四周开设有与所述螺孔相对应的插孔,且所述插孔和所述螺孔内插接配合有六角螺栓。优选的,所述螺孔和所述插孔设置的数量至少为四组,且每组所述螺孔和所述插孔呈上下一一对应关系设置。优选的,所述减震柱为泡沫铝减震柱,所述减震弹簧为铬合金压缩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耐腐蚀层为环氧树脂涂层,所述耐低温层为玻璃纤维层,所述第二耐腐蚀层为碳纤维树脂涂层,所述耐磨层为氮化硅涂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采用上述的结构和设计使用下,解决了一方面在进行安装使用时不能达到对泵体主体进行减震保护的问题,而且另一方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耐低温性和耐磨性,同时可快速组装兼具吸音降噪的目的,进而提高了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的实用性;而且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固定垫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体主体壳体、2-固定垫盘、3-减震机构、31-减震垫盘、32-减震柱、33-减震弹簧、4-安装板、5-安装孔、6-防护层、61-第一耐腐蚀层、62-耐低温层、63-第二耐腐蚀层、64-耐磨层、7-螺孔、8-插孔、9-六角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包括泵体主体壳体1,泵体主体壳体1的底部焊接有固定垫盘2,固定垫盘2上可拆卸连接有减震机构3,减震机构3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四周外侧开设有四组安装孔5;减震机构3包括减震垫盘31、减震柱32和减震弹簧33,减震柱32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减震垫盘31,减震柱32上套设有减震弹簧33,且减震弹簧33的上端与上侧减震垫盘31固定相连,下端与下侧减震垫盘31固定相连;泵体主体壳体1的外壁还喷涂有防护层6,且防护层6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耐腐蚀层61、耐低温层62、第二耐腐蚀层63和耐磨层64。具体的,泵体主体壳体1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具体的,固定垫盘2的外侧四周和安装板4的内侧四周分别开设有螺孔7,减震垫盘31的外侧四周开设有与螺孔7相对应的插孔8,且插孔8和螺孔7内插接配合有六角螺栓9。具体的,螺孔7和插孔8设置的数量至少为四组,且每组螺孔7和插孔8呈上下一一对应关系设置。具体的,减震柱32为泡沫铝减震柱32,减震弹簧33为铬合金压缩弹簧。具体的,第一耐腐蚀层61为环氧树脂涂层,耐低温层62为玻璃纤维层,第二耐腐蚀层63为碳纤维树脂涂层,耐磨层64为氮化硅涂层。工作原理:本技术进行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安装板4和安装孔5,可以在进行安装使用时达到与安装面快速安装固定的目的,通过设置的减震机构3,当轴向柱塞泵工作产生震动时,会带动泵体主体壳体1产生震动,通过设置的减震柱32和减震弹簧33,可以利用减震柱32和减震弹簧33的弹性阻尼作用力达到对产生的震动进行减震缓冲消除的目的;而且通过减震柱32为泡沫铝减震柱32,可以在达到减震性能的同时利用泡沫铝优异的吸声性能达到降噪的目的,减震弹簧33为铬合金压缩弹簧,可以进一步延长减震弹簧33的耐腐蚀使用寿命;而且通过泵体主体壳体1的外壁还喷涂有防护层6,且防护层6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耐腐蚀层61、耐低温层62、第二耐腐蚀层63和耐磨层64,可以达到耐腐蚀、耐低温和耐磨的目的;而且通过固定垫盘2的外侧四周和安装板4的内侧四周分别开设有螺孔7,减震垫盘31的外侧四周开设有与螺孔7相对应的插孔8,且插孔8和螺孔7内插接配合有六角螺栓9,可以达到对减震机构3分别与固定垫盘2和安装板4的可拆卸组装的目的;进而在上述结构的设计和使用下,本技术在进行使用过程中,解决了一方面在进行安装使用时不能达到对泵体主体进行减震保护的问题,而且另一方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耐低温性和耐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包括泵体主体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主体壳体(1)的底部焊接有固定垫盘(2),所述固定垫盘(2)上可拆卸连接有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四周外侧开设有四组安装孔(5);/n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减震垫盘(31)、减震柱(32)和减震弹簧(33),所述减震柱(32)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所述减震垫盘(31),所述减震柱(32)上套设有所述减震弹簧(33),且所述减震弹簧(33)的上端与上侧所述减震垫盘(31)固定相连,下端与下侧所述减震垫盘(31)固定相连;/n所述泵体主体壳体(1)的外壁还喷涂有防护层(6),且所述防护层(6)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耐腐蚀层(61)、耐低温层(62)、第二耐腐蚀层(63)和耐磨层(6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包括泵体主体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主体壳体(1)的底部焊接有固定垫盘(2),所述固定垫盘(2)上可拆卸连接有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四周外侧开设有四组安装孔(5);
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减震垫盘(31)、减震柱(32)和减震弹簧(33),所述减震柱(32)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所述减震垫盘(31),所述减震柱(32)上套设有所述减震弹簧(33),且所述减震弹簧(33)的上端与上侧所述减震垫盘(31)固定相连,下端与下侧所述减震垫盘(31)固定相连;
所述泵体主体壳体(1)的外壁还喷涂有防护层(6),且所述防护层(6)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耐腐蚀层(61)、耐低温层(62)、第二耐腐蚀层(63)和耐磨层(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柱塞泵专用泵体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主体壳体(1)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冬梅谢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高尔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