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80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8
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包括主龙骨、覆面龙骨、三个边部支撑件和一个收边条,收边条和三个边部支撑件分别设置一个矩形的四条边上,三个边部支撑件分别位于在矩形的左侧、前侧和后侧,收边条位于在矩形的右侧,矩形左侧的边部支撑件与覆面龙骨之间、相邻的覆面龙骨之间以及覆面龙骨与矩形右侧的收边条之间各自设置有吊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边部支撑件中的弹片下端能防止吊顶板上移,当房间有空气压力变化时,防止吊顶板上下窜动产生异响。可以在最后一个吊顶板放置后,再将插入件从下侧插入固定件,减少了安装步骤,增加了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吊顶安装技术,具体而言是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家庭装潢概念的不断改变,吊顶正逐渐被大众认可和接受,成为现代家庭装潢中的组成部分之一。现有技术中,可相互拼接的龙骨设置有专门的卡槽,需要专用的螺钉螺母组合来固定安装,螺母需要预先滑入卡槽,安装时,螺钉较难对准螺母孔,配套物料零件多,龙骨与龙骨之间的安装步骤多,安装效率低。吊顶板边部通过连接件与墙体连接不方便,当房间有空气压力变化时,吊顶板容易上下窜动,导致会产生异响,连接件与龙骨连接时,龙骨容易在水平方向窜动。安装最后一块吊顶板是业界难题,普遍方法是预先在收边条上打玻璃胶,用吸盘将大板下拉与收边条粘合,但是这种安装结构作业装备多,操作工艺复杂,不方便做二次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所述的这种吊顶的安装结构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吊顶板边部容易上下窜动、最后一块吊顶板安装复杂且容易上移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包括主龙骨、覆面龙骨、三个边部支撑件和一个收边条,收边条和三个边部支撑件分别设置一个矩形的四条边上,三个边部支撑件分别位于矩形的左侧、前侧和后侧,收边条设置在矩形的右侧,矩形前侧的边部支撑件与矩形后侧的边部支撑件相向设置,矩形左侧的边部支撑件与矩形右侧的收边条相向设置,覆面龙骨设置在矩形左侧的边部支撑件和矩形右侧的收边条之间,覆面龙骨的长度方向与矩形右侧的收边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主龙骨设置在覆面龙骨上方,主龙骨的长度方向与覆面龙骨的长度方向垂直,覆面龙骨通过龙骨吊件与主龙骨固定连接,边部支撑件中设置有第二支撑板,覆面龙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在前侧边部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板上和后侧边部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板上,覆面龙骨中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收边条包括固定件和插入件,插入件插设于固定件的下侧,插入件中设置有第三支撑板,矩形左侧的边部支撑件与覆面龙骨之间、相邻的覆面龙骨之间以及覆面龙骨与矩形右侧的收边条之间各自设置有吊顶板,矩形左侧的边部支撑件与覆面龙骨之间的吊顶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在矩形左侧的边部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板和相邻的覆面龙骨的第一支撑板上,两个相邻的覆面龙骨之间的吊顶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覆面龙骨的第一支撑板上,覆面龙骨与矩形右侧的收边条之间的吊顶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在覆面龙骨的第一支撑板和收边条的第三支撑板上,任意一个吊顶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分别设置在矩形前侧边部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板上与矩形后侧边部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板上。优选的,所述的覆面龙骨包括一条型材,型材沿直线方向延伸,型材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的断面呈H形,所述的断面垂直于型材的延伸方向,连接座上侧面中沿型材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第一螺纹连接部,连接座的上端在其两侧各自垂直连接有一个第一横板,任意一个第一横板的外侧各自垂直连接有一个第一竖板,任意一个第一竖板的上端各自垂直连接有一个第一卡板,第一卡板位于连接座的上方并与连接座的上侧面平行间隔,第一卡板、第一竖板与第一横板构成连接槽,连接座下侧连接有吊顶板固定结构。优选的,所述的吊顶板固定结构包括一个第一螺钉安装座,第一螺钉安装座与连接座的下侧连接,第一螺钉安装座的两侧面中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部,第一螺钉安装座下方设置有一个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通过连接板与第一螺钉安装座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吊顶板固定结构包括一个支撑座,支撑座固定设置在连接座的下侧,支撑座的两侧各自设置有一个第二螺钉安装座,两个第二螺钉安装座的侧面中沿长度方向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部,支撑座的底部两侧各自连接有一个第一支撑板,支撑座中设置有一个功能腔,功能腔开口向下。优选的,所述的边部支撑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安装板上端垂直连接有一个第二横板,第二横板的一侧垂直连接有一个第二卡板,第二卡板与安装板平行,安装板下端垂直连接有一个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二横板的下方,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向上方弯折。优选的,所述的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螺丝安装座,螺丝安装座位于第二横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螺丝安装座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第二竖板,螺丝安装座的外侧面中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螺丝孔,螺丝孔中设置有螺丝。优选的,所述的收边条包括固定件和插入件;所述的固定件包括贴墙板,贴墙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贴墙板上垂直连接有一个第三横板,第三横板的一侧垂直连接有一个第三卡板,第三卡板与贴墙板间隔平行,贴墙板的下侧垂直连接有一个第四横板,第四横板位于第三横板的下方并与第三横板平行,第四横板的一侧垂直连接有一个第三竖板,第三竖板上连接有一个挡片,第三竖板的下侧垂直连接有一个第五横板,第五横板位于第四横板的下方并与第四横板平行,所述的插入件包括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上从一侧到另一侧依次设置有插板和弹性卡板,弹性卡板的上侧向下弯折后再向上弯折,插板和弹性卡板之间设置有间隙,弹性卡板的最终弯折部与插板的上部相向并设置有间隙,所述的第三竖板的下端侧面中设置有第一凸起,插板朝向弹性卡板的侧面中设置有第二凸起,插入件的插板与第三竖板配合连接,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配合卡固,第三竖板下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条,弹性卡板的上侧与第二凸条配合卡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的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中两个覆面龙骨之间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角码进行T型或者一字型搭接安装,安装步骤少,提高了安装效率高。第二螺纹孔中安装螺钉,螺钉的头部可以防止吊顶板上移,或者将弹片上端卡设于第二卡板与连接座之间,弹片下端也可以防止吊顶板上移,避免房间有空气压力变化时,吊顶板上下窜动,产生异响。边部支撑件中的弹片下端能防止吊顶板上移,当房间有空气压力变化时,防止吊顶板上下窜动产生异响。螺丝的头部可对龙骨的水平方向进行限位,防止龙骨水平窜动。收边条采用分离的固定件和插入件,可以在最后一个吊顶板放置后,再将插入件从下侧插入固定件,而不需要借吸盘安装,减少了安装步骤,增加了安装效率,方便做二次维护。挡片和弹片可以防止吊顶板上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C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中的覆面龙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中的覆面龙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中的覆面龙骨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中的覆面龙骨的第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中的覆面龙骨的第二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中的覆面龙骨的第三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中的边部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中的边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龙骨、覆面龙骨、三个边部支撑件和一个收边条,收边条和三个边部支撑件分别设置一个矩形的四条边上,三个边部支撑件分别位于矩形的左侧、前侧和后侧,收边条设置在矩形的右侧,矩形前侧的边部支撑件与矩形后侧的边部支撑件相向设置,矩形左侧的边部支撑件与矩形右侧的收边条相向设置,覆面龙骨设置在矩形左侧的边部支撑件和矩形右侧的收边条之间,覆面龙骨的长度方向与矩形右侧的收边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主龙骨设置在覆面龙骨上方,主龙骨的长度方向与覆面龙骨的长度方向垂直,覆面龙骨通过龙骨吊件与主龙骨固定连接,边部支撑件中设置有第二支撑板,覆面龙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在前侧边部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板上和后侧边部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板上,覆面龙骨中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收边条包括固定件和插入件,插入件插设于固定件的下侧,插入件中设置有第三支撑板,矩形左侧的边部支撑件与覆面龙骨之间、相邻的覆面龙骨之间以及覆面龙骨与矩形右侧的收边条之间各自设置有吊顶板,矩形左侧的边部支撑件与覆面龙骨之间的吊顶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在矩形左侧的边部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板和相邻的覆面龙骨的第一支撑板上,两个相邻的覆面龙骨之间的吊顶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覆面龙骨的第一支撑板上,覆面龙骨与矩形右侧的收边条之间的吊顶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在覆面龙骨的第一支撑板和收边条的第三支撑板上,任意一个吊顶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分别设置在矩形前侧边部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板上与矩形后侧边部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龙骨、覆面龙骨、三个边部支撑件和一个收边条,收边条和三个边部支撑件分别设置一个矩形的四条边上,三个边部支撑件分别位于矩形的左侧、前侧和后侧,收边条设置在矩形的右侧,矩形前侧的边部支撑件与矩形后侧的边部支撑件相向设置,矩形左侧的边部支撑件与矩形右侧的收边条相向设置,覆面龙骨设置在矩形左侧的边部支撑件和矩形右侧的收边条之间,覆面龙骨的长度方向与矩形右侧的收边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主龙骨设置在覆面龙骨上方,主龙骨的长度方向与覆面龙骨的长度方向垂直,覆面龙骨通过龙骨吊件与主龙骨固定连接,边部支撑件中设置有第二支撑板,覆面龙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在前侧边部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板上和后侧边部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板上,覆面龙骨中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收边条包括固定件和插入件,插入件插设于固定件的下侧,插入件中设置有第三支撑板,矩形左侧的边部支撑件与覆面龙骨之间、相邻的覆面龙骨之间以及覆面龙骨与矩形右侧的收边条之间各自设置有吊顶板,矩形左侧的边部支撑件与覆面龙骨之间的吊顶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在矩形左侧的边部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板和相邻的覆面龙骨的第一支撑板上,两个相邻的覆面龙骨之间的吊顶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覆面龙骨的第一支撑板上,覆面龙骨与矩形右侧的收边条之间的吊顶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在覆面龙骨的第一支撑板和收边条的第三支撑板上,任意一个吊顶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分别设置在矩形前侧边部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板上与矩形后侧边部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面龙骨包括一条型材,型材沿直线方向延伸,型材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的断面呈H形,所述的断面垂直于型材的延伸方向,连接座上侧面中沿型材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第一螺纹连接部,连接座的上端在其两侧各自垂直连接有一个第一横板,任意一个第一横板的外侧各自垂直连接有一个第一竖板,任意一个第一竖板的上端各自垂直连接有一个第一卡板,第一卡板位于连接座的上方并与连接座的上侧面平行间隔,第一卡板、第一竖板与第一横板构成连接槽,连接座下侧连接有吊顶板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顶板固定结构包括一个第一螺钉安装座,第一螺钉安装座与连接座的下侧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尧弟易国华邱锦昱万淑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龙胜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