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消毒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59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消毒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消毒装置包括加药盒,所述加药盒设置有用于堆叠消毒药片的内部空腔,所述加药盒设置有加药孔,且加药盒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加药孔和进水孔分别与所述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加药盒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加药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消毒装置,可以简单、高效的实现药片的自动投加功能,设置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后,具有排水无动力自流消毒、低成本、短期免维护功能等有益效果,可以实现10‑20天无人值守,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频繁手动投加消毒药片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消毒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消毒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设备出水通常需要经过消毒达标后才能排放,目前,常规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常用的消毒方式是:紫外消毒和氯片消毒;其中,紫外消毒方式应用方便,但设备价格较贵,导致成本偏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供电,后期维护麻烦,尤其是对于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通常埋在地面之下),应用受到极大地限制;氯片消毒方式在常规的水处理系统中应用较多,但没有应用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如,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等),主要原因在于,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采用氯片进行消毒时,需要人工频繁投加药片(通常2-3天就需要投加一次),以补充消耗的药片,对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而言,添加药片的操作比较繁琐、耗时长,非常不便,严重制约了氯片消毒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应用和实施,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消毒装置,可以简单、高效的实现药片的自动投加功能,设置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后,具有排水无动力自流消毒、低成本、短期免维护功能等有益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消毒装置,包括加药盒,所述加药盒设置有用于堆叠消毒药片的内部空腔,所述加药盒设置有加药孔,且加药盒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加药孔和进水孔分别与所述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加药盒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加药盒。在本方案中,加药盒内可以堆叠多层消毒药片(如缓释氯片等),通过安装部可以将加药盒固定在水渠或水槽中合适的位置处,并使得所述进水孔没入水面之下,使得加药盒中堆叠在下层的消毒药片可以没入水中,消毒药片缓慢释放氯离子并与水流混合,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而随着消毒盒中下层消毒药片溶解变小,上层消毒药片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步下移被淹没溶解,实现自动反应、自动投加消毒药片进入水中的功能,通过合理的设置消毒药片的堆叠层数,可以实现10-20天无人值守,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频繁手动投加消毒药片的弊端。进一步的,所述加药盒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侧孔。在本方案中,侧孔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加消毒药片与水流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消毒药片释放的氯离子与水流充分接触并混合,达到消毒的目的;另一方面,所述侧孔可以作为观察孔,以使工作人员在安装加药盒时,可以方便的看到没入水流的消毒药片的层数或深度,以便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的设置加药盒的固定位置。优选的,所述侧孔由若干条孔、方孔或圆孔构成。一种方案中,所述安装部为设置于加药盒侧壁的挂钩或夹具。利用挂钩和夹具,都可以方便的将本加药盒挂在或夹持在水渠或水槽的侧壁处,并使得加药盒的底部没入水中,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为便于调节加药量,以满足不同水量的消毒需求,另一种方案中,所述安装部包括至少两个挂钩或夹具,且各挂钩和夹具沿加药盒高度方向的设置位置不同。在安装加药盒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利用不同位置处的挂钩或夹具固定加药盒,从而有效调节加药盒底部没入水流的深度,深度越深,浸泡在水中的消毒药片越多,消毒能力越强,从而满足不同水量的消毒需求。优选的,包括挂钩一和挂钩二,其中,挂钩一设置于加药盒的侧壁,挂钩二设置于挂钩一,且位置高于挂钩一。为增加反应时间,提高消毒效果,进一步的,还包括反应槽,所述反应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连通口,且反应槽的侧壁或底部设置有第二连通口,所述加药盒通过所述安装部固定于反应槽的侧壁,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分别用于进水和出水。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反应槽,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水流在反应槽内的停留时间,使得消毒药片缓慢释放的氯离子可以与水充分混合并反应,从而有效提高消毒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反应槽内的水位相对恒定,从而使得消毒效果均匀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或第二连通口分别由若干圆孔、或方孔或条孔构成。一方面,可以增加对水的阻力,降低水的流速,从而增加水流在反应槽内的停留时间,使得消毒药片缓慢释放的氯离子可以与水充分混合并反应,增强消毒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拦渣的效果。进一步的,还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所述第二连通口相连通,用于引流消毒后的水。以便将消毒后的水引流到所需的位置处。优选的,所述内部空腔为圆筒形结构。以便层层堆叠圆形的消毒药片。优选的,所述加药孔设置于所述加药盒的顶部。进一步的,还包括盒盖,所述盒盖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加药盒,并用于封闭/开启所述加药孔。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罐体和所述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设置于所述罐体内。以便对经由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从而实现对污水的一体化处理。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反应槽固定于所述侧壁,并与所述排水口相连通,或所述反应槽与隔板为一体结构,并与所述排水口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毒装置及污水处理设备,具有以下效果:1、本消毒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简单、高效的实现药片的自动投加功能,设置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后,具有排水无动力自流消毒、低成本、短期免维护功能等有益效果。2、本消毒装置,可以方便的调节加药盒的安装位置,从而有效调节加药盒底部没入水流的深度,深度越深,浸泡在水中的消毒药片越多,消毒能力越强,从而可以满足不同水量的消毒需求。3、本污水处理设备,设置有所述消毒装置,随着消毒盒中下层消毒药片溶解变小,上层消毒药片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步下移被淹没溶解,实现自动反应、自动投加消毒药片进入水中的功能,通过合理的设置消毒药片的堆叠层数,可以实现10-20天无人值守,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频繁手动投加消毒药片的弊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消毒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另一种消毒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仰视图。图4为图3的A-A向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消毒装置中,反应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消毒装置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局部剖视图。图9为图8的B-B向视图。图10为图8的局部剖视图。图中标记说明加药盒100、进水孔101、盒盖102、侧孔103、挂钩104、挂钩一105、挂钩二106、反应槽200、第一连通口201、第二连通口202、引流管203、罐体400、隔板401、排水口402。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盒和反应槽,所述加药盒设置有用于堆叠多层消毒药片的内部空腔,所述加药盒设置有加药孔,且加药盒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加药孔和进水孔分别与所述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加药盒设置有安装部;/n所述反应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连通口,且反应槽的侧壁或底部设置有第二连通口,所述加药盒通过所述安装部固定于反应槽的侧壁,并使加药盒中堆叠在下层的消毒药片没入水中;/n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分别用于进水和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盒和反应槽,所述加药盒设置有用于堆叠多层消毒药片的内部空腔,所述加药盒设置有加药孔,且加药盒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加药孔和进水孔分别与所述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加药盒设置有安装部;
所述反应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连通口,且反应槽的侧壁或底部设置有第二连通口,所述加药盒通过所述安装部固定于反应槽的侧壁,并使加药盒中堆叠在下层的消毒药片没入水中;
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分别用于进水和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盒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侧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由若干条孔、方孔或圆孔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设置于加药盒侧壁的挂钩或夹具;或,所述安装部包括至少两个挂钩或夹具,且各挂钩或夹具沿加药盒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京钟肖波孙竟王思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