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军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登高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57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登高辅助装置,包括两个立柱,所述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下框架、中间框架和上框架,且中间框架滑嵌于下框架和上框架的内侧,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均通过驱动电机与中间框架之间传动连接,所述下框架和上框架水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环,且套环的内部设置有弹性钢条,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上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动葫芦,且电动葫芦与弹性钢条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下框架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装置需要上行时,上框架上的电动伸缩杆通过卡块与卡槽之间进行卡接,上框架两侧弹性钢条首先锁紧,对下框架进行收缩,随后下框架两侧弹性钢条锁紧,随上框架向上传动,完成对于装置的上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登高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登高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阻挡或拦束水流、拥高或调节上游水位的建筑物,一般横跨河道者称为坝,沿水流方向在河道两侧修筑者称为堤。坝是形成水库的关键性工程。近代修建的坝,大多数采用当地土石料填筑的土石坝或用混凝土灌筑的重力坝,它依靠坝体自身的重量维持坝的稳定。目前,登高辅助设备,是一种帮助工作人员登上一定高度的设备,现在使用的辅助登高装置结构复杂且安装固定困难,使得施工的成本增加,并且现有登高辅助设备大多具有一定的极限高度,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登高辅助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登高设备结构复杂固定安装困难,且爬升高度有限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登高辅助装置,包括两个立柱,所述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下框架、中间框架和上框架,且中间框架滑嵌于下框架和上框架的内侧,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均通过驱动电机与中间框架之间传动连接,所述下框架和上框架水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环,且套环的内部设置有弹性钢条,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上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动葫芦,且电动葫芦与弹性钢条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下框架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且蓄电池与电动葫芦、驱动电机和电动伸缩杆之间均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间框架的竖直端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卡齿条,且两个卡齿条关于中线对称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br>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一侧设置有传动机构,且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与卡齿条之间啮合传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套环与立柱之间滑套设置,且套环与立柱之间间隙配合,所述弹性钢条的一端与套环之间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弹性钢条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带,且连接带与电动葫芦的绕卷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拐角处均转动连接有辊轮,且辊轮与连接带之间贴合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间框架的水平两侧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上框架的底端及下框架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卡块与卡槽之间卡接。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在装置需要上行时,上框架上的电动伸缩杆通过卡块与卡槽之间进行卡接,上框架两侧弹性钢条首先锁紧,对下框架进行收缩,随后下框架两侧弹性钢条锁紧,随上框架向上传动,完成对于装置的上行,下框架上的电动伸缩杆通过卡块与卡槽之间进行卡接,下框架两侧弹性钢条首先锁紧,对上框架进行收缩,随后上框架两侧弹性钢条锁紧,随下框架向下释放,与攀升的运动过程完全相反动作,完成对于装置的下行。2、本技术中,通过电动葫芦和弹性钢条的相互配合,电动葫芦收紧时对装置位置进行锁紧,电动葫芦放松时,弹性钢条回弹,装置可以进行自由运动,在立柱间距合适时,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立柱,提升装置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A-A处剖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纵剖图。图中:1、立柱;2、下框架;3、上框架;4、中间框架;5、电动葫芦;6、连接带;7、驱动电机;8、传动机构;9、卡齿条;10、弹性钢条;11、辊轮;12、蓄电池;13、电动伸缩杆;14、卡槽;15、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3,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登高辅助装置,包括两个立柱1,两个立柱1之间设置有下框架2、中间框架4和上框架3,下框架2和上框架3呈对称设置的两个矩形框架结构,但下框架2底部封闭,顶部贯通,上框架3顶部底部均贯通,且中间框架4滑嵌于下框架2和上框架3的内侧,上框架3和下框架2均通过驱动电机7与中间框架4之间传动连接,下框架2和上框架3水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环15,两个套环15分别套设于两个立柱1上,且套环15的内部设置有弹性钢条10,弹性钢条10具有向套环15外侧的弹性,且弹性钢条10内侧及套环15的内壁均设置有摩擦组件,增加锁紧立柱1时的摩擦力,上框架3和下框架2上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动葫芦5,且电动葫芦5与弹性钢条10之间固定连接,下框架2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2,且蓄电池12与电动葫芦5、驱动电机7和电动伸缩杆13之间均电性连接,优选的通过蓄电池12对机体自身提供能源,亦可通过外置电源进行供电。具体的,如图1-3所示,中间框架4的竖直端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卡齿条9,且两个卡齿条9关于中线对称设置,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一侧设置有传动机构8,且传动机构8与驱动电机7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与卡齿条9之间啮合传动连接,传动机构8内置有锁止机构,在传动机构8停止运动时,对自身进行锁止,防止滑动。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套环15与立柱1之间滑套设置,且套环15与立柱1之间间隙配合,弹性钢条10的一端与套环15之间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弹性钢条10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带6,且连接带6与电动葫芦5的绕卷机构固定连接,通过电动葫芦5对弹性钢条10进行收紧,保证弹性钢条10的内侧与立柱1之间的锁紧,上框架3和下框架2的拐角处均转动连接有辊轮11,且辊轮11与连接带6之间贴合设置,减小连接带6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具体的,如图3所示,中间框架4的水平两侧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14,上框架3的底端及下框架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3,且电动伸缩杆1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卡块与卡槽14之间卡接,通过卡块与卡槽14之间配合,对中间框架4与上下两个框架之间进行限位,电动伸缩杆13呈水平设置。工作原理:使用时,在装置需要进行攀升时,上框架3上的电动葫芦5收紧,对上框架3位置进行固定,随后上框架3底端两侧的电动伸缩杆13伸长,其自由端的卡块与卡槽14之间卡接,对上框架3和中间框架4锁死,随后启动下框架2上的驱动电机7进行动作,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传动机构8进行动作,传动机构8与卡齿条9之间啮合传动,从而使得下框架2在中间框架4上进行向上的攀升,在攀升至下框架2与上框架3之间贴合时,传动机构8内置锁止机构进行锁止操作,随后位于下框架2上电动葫芦5收紧,通过连接带6对弹性钢条10进行收紧操作,从而弹性钢条10内侧的摩擦组件与套环15内侧摩擦组件相互作用,对立柱1进行抱紧操作,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登高辅助装置,包括两个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立柱(1)之间设置有下框架(2)、中间框架(4)和上框架(3),且中间框架(4)滑嵌于下框架(2)和上框架(3)的内侧,所述上框架(3)和下框架(2)均通过驱动电机(7)与中间框架(4)之间传动连接,所述下框架(2)和上框架(3)水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环(15),且套环(15)的内部设置有弹性钢条(10),所述上框架(3)和下框架(2)上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动葫芦(5),且电动葫芦(5)与弹性钢条(10)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下框架(2)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2),且蓄电池(12)与电动葫芦(5)、驱动电机(7)和电动伸缩杆(13)之间均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登高辅助装置,包括两个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立柱(1)之间设置有下框架(2)、中间框架(4)和上框架(3),且中间框架(4)滑嵌于下框架(2)和上框架(3)的内侧,所述上框架(3)和下框架(2)均通过驱动电机(7)与中间框架(4)之间传动连接,所述下框架(2)和上框架(3)水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环(15),且套环(15)的内部设置有弹性钢条(10),所述上框架(3)和下框架(2)上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动葫芦(5),且电动葫芦(5)与弹性钢条(10)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下框架(2)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2),且蓄电池(12)与电动葫芦(5)、驱动电机(7)和电动伸缩杆(13)之间均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登高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框架(4)的竖直端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卡齿条(9),且两个卡齿条(9)关于中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登高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一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军高金婉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耿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