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军专利>正文

药剂科用中药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41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药剂科用中药烘干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部空间分为高温腔、冷凝腔、低温腔,冷凝腔位于高温腔与低温腔之间,冷凝腔与两侧的高温腔、低温腔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开,箱体内部水平插入有多根圆管,所有圆管沿着中心轴方向顺次穿过高温腔、冷凝腔、低温腔,所有圆管排列成一个水平放置的管板,箱体的外侧设置有加热管,所有圆管穿过高温腔所在的箱体侧壁与加热管连通,加热管的一端连通有风机,加热管的另一端密封,加热管内部设置有电热棒,圆管内部的流体沿着高温腔至低温腔的方向流动,位于高温腔、低温腔内部的圆管上开有多个通风孔,冷凝腔内部安装有冷凝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能够同时提供两种不同阶段的烘干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剂科用中药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药烘干装置,具体涉及药剂科用中药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药剂科业务根据医院医疗、科研和教学的需要及基本用药目录编制药品计划,查询掌握药品科技和药品市场信息,向临床提供安全有效、质优价廉的各类药品。根据医院医师处方及时准确地调配中西药品。有计划地生产普通制剂、灭菌制剂和中药制剂。目前,由于西药的副作用大,患者更喜欢服用中药;因此,对中药的加工处理是药剂科重要的任务之一;中药在研磨粉碎等加工前,需要对中药进行风干,由于中药材量多,烘干的工作量大,会采用较高温度的烘干箱对中药材进行烘干,但是,部分中药不适用于高温干燥,高温破坏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降低中药的药效;医院的设备有限,一个烘干箱只能够提供一个烘干温度,因此,会将低温烘干的中药材分开,等待高温中药材烘干后再见进行烘干,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烘干箱不能够同时对烘干温度不同的药材进行烘干,效率低,目的在于提供药剂科用中药烘干装置,解决现有的烘干箱对中药材烘干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药剂科用中药烘干装置,包括长方体形的箱体,箱体内部空间分为高温腔、冷凝腔、低温腔,高温腔、冷凝腔、低温腔均为独立的密封腔,高温腔、冷凝腔、低温腔沿着箱体长边方向顺次排列,冷凝腔位于高温腔与低温腔之间,冷凝腔与两侧的高温腔、低温腔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开,箱体内部水平插入有多根平行排列的圆管,圆管的中心轴与箱体长边平行,所有圆管沿着中心轴方向顺次穿过高温腔、冷凝腔、低温腔,圆管从隔板上穿过,所有圆管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并沿着箱体宽边方向顺次排列成一个水平放置的管板,所有圆管的一端固定在低温腔所在的箱体内侧壁上,箱体的外侧设置有加热管,所有圆管的另一端穿过高温腔所在的箱体侧壁与加热管连通,所有圆管与加热管管壁连接,加热管位于箱体靠近高温腔的一侧,加热管的一端连通有风机,加热管的另一端密封,加热管内部设置有电热棒,圆管内部的流体沿着高温腔至低温腔的方向流动,位于高温腔、低温腔内部的圆管上开有多个通风孔,冷凝腔内部安装有与圆管接触的冷凝装置。本技术涉及了一种能够同时提供两种不同阶段的烘干温度的烘干箱,改变了箱体的结构;解决了现有烘干箱对中药材烘干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利用同一根管道内的热媒介对中药材进行烘干,设备结构简单,效率高。本技术的烘干原理为:本技术中隔板为绝热板;将可进行高温烘干的中药材放置在位于高温腔内的圆管管板上,将需要低温烘干的中药材放置在低温腔内的圆管管板上,开启风机,风机将风送入加热管内,加热管内的加热棒对风进行加热形成热风,加热管的热风会进入每个圆管没,风机持续供风,热风进入高温腔后,会从圆管上的通风孔进入高温腔内,对放置在高温腔内的中药材进行风干,部分热风会从高温腔流向冷凝腔,经过冷凝腔时,冷凝腔内的冷凝装置会对圆管内部的风进行降温,热风的高温会下降,在风机持续供风下,圆管内的热风经过冷凝腔进行降温后会进入低温腔,进入低温腔内的热风会从圆管的通风孔流向低温腔,对低温腔内的中药材进行风干;本技术将箱体内部的空间分为三个顺次排列的独立密封腔,三个腔体沿着箱体长边方向水平分布,能够在箱体有限的空间内,增大箱体的空间利用率;本技术中多个圆管排列成了管板,管板用于放置中药材,在圆管内通入热风,热风会加热圆管,中药材与圆管壁接触,能够促进中药材水分的散失;本技术被加热的圆管与从圆管通风孔流出的热风同时作用在中药材上,烘干效率高;本技术在高温腔与低温腔之间设置了冷凝腔,冷凝腔能够在圆管内热风从高温腔流向低温腔的过程中,将热风降温至适合烘干低温中药材的温度,整个过程中,不会阻断圆管内热风的流动,高温腔与低温腔能够同时对中药材进行烘干,烘干效率高,能够同时烘干不同种类的药材;本技术节约能源,对一根管道内的流体进行处理,能够对不同的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维修。本技术中低温腔内的温度只是相较于高温腔内的温度较低,低温腔内的风还是热风,能够对中药材进行加热烘干。冷凝腔内部的冷凝装置包括与圆管数量相同的软管,软管内部通入有冷凝液,软管与圆管一一对应,圆管对应的软管缠绕在圆管的外壁上,软管沿着圆管的轴向方向顺次缠绕并将圆管外壁完全包覆,所有软管的进液口连通至安装在冷凝腔顶部的进液管,所有软管的出液口连通至安装在冷凝腔底部的出液管。本技术用内部通有冷凝水的软管将圆管缠绕包裹起来,能够快速降低圆管内流体的温度,通过改变软管内流体的温度,就能够调节圆管内流体的降温程度,通过进液管与出液管能够保证软管内的冷凝液成流动状态,冷凝效果好。高温腔、低温腔内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位于高温腔、低温腔内,温度传感器的表头位于箱体外壁上。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低温腔与高温腔之间的温度,并且通过获取的高温腔温度,调节冷凝腔内部的冷凝力度,是的低温腔内部温度满足中药材低温烘干温度。加热管内部安装有多根电热棒,电热棒沿着加热管轴向均匀安装在加热管管壁上。电热棒沿着加热管轴向均匀分布,能够保证加热管均匀加热。冷凝腔内装入有冷凝水,冷凝腔顶部的箱体壁上开设有与冷凝腔连通的进水孔,冷凝腔底部的箱体壁上开设有与冷凝腔连通的出水孔,进水孔、出水孔上均设置有旋塞。向冷凝腔内加入冷凝水,能够配合冷凝装置提高圆管内热风的降温效率,当高温腔与低温腔的温差较大时,可以灌入冷凝水,加快热风的降温速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药剂科用中药烘干装置利用同一根管道内的热媒介对中药材进行烘干,能够同时提供两种不同阶段的烘干温度,解决了现有烘干箱对中药材烘干效率低的问题;2、本技术药剂科用中药烘干装置在高温腔与低温腔之间设置了冷凝腔,冷凝腔能够在圆管内热风从高温腔流向低温腔的过程中,将热风降温至适合烘干低温中药材的温度,整个过程中,不会阻断圆管内热风的流动,高温腔与低温腔能够同时对中药材进行烘干,烘干效率高;3、本技术药剂科用中药烘干装置用内部通有冷凝水的软管将圆管缠绕包裹起来,能够快速降低圆管内流体的温度,通过改变软管内流体的温度,就能够调节圆管内流体的降温程度,降温速度快。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箱体,2-高温腔,3-冷凝腔,4-低温腔,5-隔板,6-圆管,7-加热管,8-电热棒,9-风机,10-软管,11-进液管,12-出液管,13-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药剂科用中药烘干装置,包括长方体形的箱体1,箱体1内部空间分为高温腔2、冷凝腔3、低温腔4,高温腔2、冷凝腔3、低温腔4均为独立的密封腔,高温腔2、冷凝腔3、低温腔4沿着箱体1长边方向顺次排列,冷凝腔3位于高温腔2与低温腔4之间,冷凝腔3与两侧的高温腔2、低温腔4之间通过隔板5分隔开,箱体1内部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药剂科用中药烘干装置,包括长方体形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部空间分为高温腔(2)、冷凝腔(3)、低温腔(4),高温腔(2)、冷凝腔(3)、低温腔(4)均为独立的密封腔,高温腔(2)、冷凝腔(3)、低温腔(4)沿着箱体(1)长边方向顺次排列,冷凝腔(3)位于高温腔(2)与低温腔(4)之间,冷凝腔(3)与两侧的高温腔(2)、低温腔(4)之间通过隔板(5)分隔开,箱体(1)内部水平插入有多根平行排列的圆管(6),圆管(6)的中心轴与箱体(1)长边平行,所有圆管(6)沿着中心轴方向顺次穿过高温腔(2)、冷凝腔(3)、低温腔(4),圆管(6)从隔板(5)上穿过,所有圆管(6)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并沿着箱体(1)宽边方向顺次排列成一个水平放置的管板,所有圆管(6)的一端固定在低温腔(4)所在的箱体(1)内侧壁上,箱体(1)的外侧设置有加热管(7),所有圆管(6)的另一端穿过高温腔(2)所在的箱体(1)侧壁与加热管(7)连通,所有圆管(6)与加热管(7)管壁连接,加热管(7)位于箱体(1)靠近高温腔(2)的一侧,加热管(7)的一端连通有风机(9),加热管(7)的另一端密封,加热管(7)内部设置有电热棒(8),圆管(6)内部的流体沿着高温腔(2)至低温腔(4)的方向流动,位于高温腔(2)、低温腔(4)内部的圆管(6)上开有多个通风孔,冷凝腔(3)内部安装有与圆管(6)接触的冷凝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药剂科用中药烘干装置,包括长方体形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部空间分为高温腔(2)、冷凝腔(3)、低温腔(4),高温腔(2)、冷凝腔(3)、低温腔(4)均为独立的密封腔,高温腔(2)、冷凝腔(3)、低温腔(4)沿着箱体(1)长边方向顺次排列,冷凝腔(3)位于高温腔(2)与低温腔(4)之间,冷凝腔(3)与两侧的高温腔(2)、低温腔(4)之间通过隔板(5)分隔开,箱体(1)内部水平插入有多根平行排列的圆管(6),圆管(6)的中心轴与箱体(1)长边平行,所有圆管(6)沿着中心轴方向顺次穿过高温腔(2)、冷凝腔(3)、低温腔(4),圆管(6)从隔板(5)上穿过,所有圆管(6)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并沿着箱体(1)宽边方向顺次排列成一个水平放置的管板,所有圆管(6)的一端固定在低温腔(4)所在的箱体(1)内侧壁上,箱体(1)的外侧设置有加热管(7),所有圆管(6)的另一端穿过高温腔(2)所在的箱体(1)侧壁与加热管(7)连通,所有圆管(6)与加热管(7)管壁连接,加热管(7)位于箱体(1)靠近高温腔(2)的一侧,加热管(7)的一端连通有风机(9),加热管(7)的另一端密封,加热管(7)内部设置有电热棒(8),圆管(6)内部的流体沿着高温腔(2)至低温腔(4)的方向流动,位于高温腔(2)、低温腔(4)内部的圆管(6)上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军唐先明
申请(专利权)人:耿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