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55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装装置,其包括机架以及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机构主体和支撑主体。所述提升机构主体与所述机架相连接,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平动和转动。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机架可平动地相连接,并且与所述提升机构主体可转动地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吊装装置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和稳定安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吊装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吊装装置通常为大型设备,其设置在地面上,利用较高的悬臂提升物体。然而,这种大型的吊装装置无法适应于小体积的物件的搬运。对于一些小体积的物件,通常依靠工人搬运。因此,现有的吊装装置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满足搬运小体积物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吊装装置,其包括机架以及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机构主体和支撑主体。所述提升机构主体与所述机架相连接,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平动和转动。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机架可平动地相连接,并且与所述提升机构主体可转动地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一对弯折连接件。所述提升机构主体和所述支撑主体通过所述一对弯折连接件相连接,并且所述提升机构主体能够相对于所述一对弯折连接件和所述支撑主体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一对第一弹性部件,所述一对第一弹性部件中每一个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相连接,所述一对第一弹性部件中每一个的另一端与所述一对弯折连接件中相应的一个相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提升机构主体和所述支撑主体相对于所述机架平动。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一对第二弹性部件,所述一对第二弹性部件中每一个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相连接,所述一对第二弹性部件中每一个的另一端与所述提升机构主体相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提升机构主体相对于所述支撑主体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吊装装置还包括绳索、动力装置以及吊钩。所述绳索与所述机架、所述提升机构主体和所述支撑主体相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绳索的一端相连接,以拉动或释放所述绳索。所述吊钩与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相连接。其中,当所述动力装置拉动所述绳索时,所述绳索能够使所述提升机构主体和所述支撑主体相对于所述机架平动,以及能够使所述提升机构主体相对于所述支撑主体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具有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其中,所述一对第一弹性部件为所述提升机构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提供动力,所述一对第二弹性部件为所述提升机构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提供动力,所述动力装置为所述提升机构从所述第三工作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以及为所述提升机构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运动提供动力。进一步地,所述机架设有第一排引导槽和第二排引导槽。所述提升机构主体上设有第一对轮和第二对轮,所述第一对轮和所述第二对轮容纳在所述第一排引导槽中。所述支撑主体上设有第三对轮,所述第三对轮容纳在所述第二排引导槽中。进一步地,当所述提升机构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对轮位于所述第一排引导槽的左端,所述第三对轮位于所述第二排引导槽的左端。当所述提升机构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二对轮位于所述第一排引导槽的右端,所述第三对轮位于所述第二排引导槽的右端。进一步地,所述绳索绕过所述第一对轮和所述第三对轮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机架主体、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可转动地与所述机架主体相连接。其中,所述提升机构主体和所述支撑主体设置在所述机架主体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主体运动。本技术的吊装装置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和稳定安全等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吊装装置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正视透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吊装装置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俯视透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吊装装置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正视透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吊装装置处于第三工作位置的正视透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吊装装置处于折叠状态的正视透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吊装装置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正视透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吊装装置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正视透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吊装装置处于第三工作位置的正视透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机架11、机架主体101、第一杆102、第二杆103、第三杆104、第四杆105、释放开口107、第一支撑件111、第二支撑件112、第三支撑件113、第一排引导槽131、第二排引导槽132、上杆141、下杆142、滑轮143、提升机构21、提升机构主体201、支撑主体202、第二弹性部件203、第一弹性部件204、弯折连接件205、第一对轮206、第二对轮207、第四对轮208、自由杆209、支撑杆210、第三对轮211、动力机构31、动力装置301、绳索302、绳索固定轮303、吊钩41、建筑物50、上楼板51、下楼板52、边梁53、配重物6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下面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在以下的附图中,相同的零部件使用同样的附图号。虽然本技术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上”、“下”、“左”、“右”等描述实施例,但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这些术语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性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本申请中所使用的诸如“第一”、“第二”等序数词仅仅用于区分和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如未特别指明则不表示特定的顺序,也不具有特定的关联性。例如,术语“第一支撑件”本身并不暗示“第二支撑件”的存在,术语“第二支撑件”本身也不暗示“第一支撑件”的存在。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吊装装置包括机架11、提升机构21、动力机构31和吊钩41。其中,机架11用于支撑提升机构21。提升机构21能够相对于机架11相对运动。动力机构31设置在机架11上,与提升机构21相配合,以提升或下放吊钩41。如图1-图4所示,机架11包括机架主体101、第一支撑件111、第二支撑件112和第三支撑件113。其中,机架主体101大致为具有厚度的矩形框。具体地,其包括依次围合的第一杆102、第二杆103、第三杆104和第四杆105。第一杆102和第三杆104上都设有第一排引导槽131和第二排引导槽132,以与提升机构21相配合,从而引导提升机构21沿水平方向(即,左右方向)运动。其中,第一排引导槽131位于第二排引导槽132上方。第一排引导槽131沿水平方向大致从第一杆102和第三杆104的左端延伸至右端。第一排引导槽131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11);以及/n提升机构(21),包括:/n提升机构主体(201),所述提升机构主体(201)与所述机架(11)相连接,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11)平动和转动;和/n支撑主体(202),所述支撑主体(202)与所述机架(11)可平动地相连接,并且与所述提升机构主体(201)可转动地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1);以及
提升机构(21),包括:
提升机构主体(201),所述提升机构主体(201)与所述机架(11)相连接,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11)平动和转动;和
支撑主体(202),所述支撑主体(202)与所述机架(11)可平动地相连接,并且与所述提升机构主体(201)可转动地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21)还包括:
一对弯折连接件(205),所述提升机构主体(201)和所述支撑主体(202)通过所述一对弯折连接件(205)相连接,并且所述提升机构主体(201)能够相对于所述一对弯折连接件(205)和所述支撑主体(202)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21)还包括:
一对第一弹性部件(204),所述一对第一弹性部件(204)中每一个的一端与所述机架(11)相连接,所述一对第一弹性部件(204)中每一个的另一端与所述一对弯折连接件(205)中相应的一个相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提升机构主体(201)和所述支撑主体(202)相对于所述机架(11)平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21)还包括:
一对第二弹性部件(203),所述一对第二弹性部件(203)中每一个的一端与所述机架(11)相连接,所述一对第二弹性部件(203)中每一个的另一端与所述提升机构主体(201)相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提升机构主体(201)相对于所述支撑主体(202)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绳索(302),所述绳索(302)与所述机架(11)、所述提升机构主体(201)和所述支撑主体(202)相连接;
动力装置(301),所述动力装置(301)与所述绳索(302)的一端相连接,以拉动或释放所述绳索(302);以及
吊钩(41),所述吊钩(41)与所述绳索(302)的另一端相连接;
其中,当所述动力装置(301)拉动所述绳索(302)时,所述绳索(302)能够使所述提升机构主体(201)和所述支撑主体(202)相对于所述机架(11)平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琳施泉黄祥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喜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