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推车撞击的载货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54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推车撞击的载货轿厢,属于电梯技术领域。该防止推车撞击的载货轿厢包括轿厢本体、车轮轨道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车轮轨道组件供推车车轮运行,可以使得推车在预定方向内行走,避免推车发生倾斜而撞击到轿厢门的两侧的内侧壁,在推车沿着车轮轨道组件朝着靠近轿厢门相对的内侧壁的方向运动时缓冲装置给推车进行缓冲,推车挤压第二缓冲板,第二缓冲板通过第一连接杆挤压第一缓冲板,第一缓冲板挤压第一弹簧,从而实现给推车缓冲,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缓冲板另一端、第二缓冲板,使得第二缓冲板受力均匀,进而使得第一缓冲板受力均匀,使得第一弹簧受到均匀,缓冲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推车撞击的载货轿厢
本技术属于电梯
,涉及一种防止推车撞击的载货轿厢。
技术介绍
对于高层建筑,一般设置一个专门用于运送货物的载货电梯,在日常运货时,由于推车上装满了货物运货人员无法观察到推车前方位置,在推车进入轿厢内并且与轿厢内壁距离较短时推动推车的力过大会使得推车撞击到轿厢内壁,从而对轿厢造成损坏,当前的轿厢内并没有设置供推车的车轮运动轨道,使得推车在被推动的过程中路线容易变成曲线,则推车速度过快,推车上的货物会掉落下来而损坏货物。所以需要一种可以给推车进行缓冲并避免推车进入轿厢内发生偏移的载货电梯。中国专利CN209522458U公开了一种安全型载货电梯,包括井道,井道顶端设有机房,机房内设有承重梁,承重梁上方设有曳引机,曳引机的曳引轮上设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经对重轮连接有对重装置,钢丝绳的另一端经轿顶轮连接有轿架,轿架上设有轿厢,轿厢内与轿厢门相对的轿厢壁和轿底的夹角处设有缓冲机构,轿底设有滑槽,缓冲机构包括若干个等间距分布且轴心垂直轿底的皮带轮,若干个皮带轮的轮轴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体式上轴座和一体式下轴座,一体式下轴座嵌入轿底的滑槽内,一体式上轴座和一体式下轴座均经弹簧连接有弹簧座,弹簧座与轿厢壁相固定,若干个皮带轮经一条橡胶平皮带连接。本技术具有轿厢壁不易损坏、货物运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高的优点。上述专利中在推车进入轿厢内如果发出偏移,则推车无法运动至缓冲机构处,则无法实现缓冲机构缓冲运动的推车,从而无法保护轿厢,同时推车的一个车轮与皮带接触、另一个与皮带轮接触,则会使得缓冲机构各处受到的力不一致,进而使得弹簧受力不均匀,从而使得有的弹簧受到压力较大、有的弹簧受力较小,则使得推车发生偏移和弹簧损伤不一致,长期下来弹簧的寿命不一致,影响缓冲机构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止推车撞击的载货轿厢,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防止推车撞击的载货轿厢。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止推车撞击的载货轿厢,包括轿厢本体、用以供推车车轮运行的车轮轨道组件,所述轿厢本体内与轿厢门相对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以给推车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板、固定于第一缓冲板一端的第一套筒、设置于内侧壁上的第二套筒、第一弹簧、第二缓冲板、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套筒内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套筒内设置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于第一容置腔、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缓冲板另一端、第二缓冲板。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板平行于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平行于轿厢内侧壁,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中心线、第一连接杆的中心线、第二缓冲板的中心线重合。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为对称设置于第一缓冲板四个角处的4个。优选的,还包括固定于内侧壁上的第一磁铁、用以吸附第一磁铁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二套筒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一端固定于第一缓冲板、另一端固定于第一套筒一端。优选的,所述车轮轨道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固定于轿厢本体底部的第三磁铁、用以吸附第三磁铁的第四磁铁、设置于第一安装板顶部一端的第一车轮轨道、设置于第一安装板顶部另一端的第二车轮轨道,所述第四磁铁固定于第一安装板的底部。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中心线垂直于第一安装板的中心线,所述第一车轮轨道、第二车轮轨道对称设置第一安装板的中心线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螺接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二螺接孔,所述第一螺接孔、第二螺接孔对称设置第一安装板的中心线的两侧,还包括用以将第一车轮轨道安装于第一螺接孔的第一螺钉和用以将第二车轮轨道安装于第二螺接孔的第二螺钉。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接孔至少为2个,所述第二螺接孔的个数和第一螺接孔的个数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的截面积小于第一容置腔的截面积。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均为圆柱体套筒,所述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均为圆柱体容置腔,所述第二套筒的长度小于第一容置腔的长度。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1、车轮轨道组件供推车车轮运行,可以使得推车在预定方向内行走,避免推车发生倾斜而撞击到轿厢门的两侧的内侧壁,在推车沿着车轮轨道组件朝着靠近轿厢门相对的内侧壁的方向运动时缓冲装置给推车进行缓冲,推车挤压第二缓冲板,第二缓冲板通过第一连接杆挤压第一缓冲板,第一缓冲板挤压第一弹簧,从而实现给推车缓冲,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缓冲板另一端、第二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受力均匀,进而使得第一缓冲板受力均匀,使得第一弹簧受到均匀,缓冲效果较好;2、第一磁铁固定在轿厢本体的内侧壁上,第二套筒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一端固定于第一缓冲板、另一端固定于第一套筒一端,第二磁铁吸附第一磁铁,方便安装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3、第三磁铁固定于轿厢本体底部,第四磁铁固定于第一安装板底部,第四磁铁吸附于第三磁铁,方便安装和拆卸车轮轨道组件;4、第一螺钉将第一车轮轨道安装于第一螺接孔,第二螺钉将第二车轮轨道安装于第二螺接孔,方便安装和拆卸第一车轮轨道和第二车轮轨道;5、第二套筒的截面积小于第一容置腔的截面积,第二套筒的高度小于第一容置腔的高度,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均为圆柱体套筒,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均为圆柱体容置腔,这样在第一缓冲板受力挤压带动第一套筒,第一套筒挤压第一弹簧,在第一弹簧压缩至第一弹簧的长度小于第一套筒的高度时,第一套筒包裹于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容置于第一容置腔内,提高了缓冲装置的缓冲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轿厢本体,11-轿厢门,21-第一缓冲板,22-第二缓冲板,23-第一连接杆,24-第二磁铁,25-第一套筒,26-第一弹簧,27-第二套筒,28-第一磁铁,31-第三磁铁,32-第一安装板,33-第一车轮轨道,34-第二车轮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中的防止推车撞击的载货轿厢,包括轿厢本体1、用以供推车车轮运行的车轮轨道组件,轿厢本体1内与轿厢门11相对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以给推车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板21、固定于第一缓冲板21一端的第一套筒25、设置于内侧壁上的第二套筒27、第一弹簧26、第二缓冲板22、第一连接杆23,第一套筒25、第二套筒27相对设置,第一套筒25内设有第一容置腔,第二套筒27内设置第二容置腔,第一弹簧26一端固定于第一容置腔、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容置腔,第一连接杆2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缓冲板21另一端、第二缓冲板22。此处,车轮轨道组件供推车车轮运行,可以使得推车在预定方向内行走,避免推车发生倾斜而撞击到轿厢门11的两侧的内侧壁,在推车沿着车轮轨道组件朝着靠近轿厢门11相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推车撞击的载货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本体(1)、用以供推车车轮运行的车轮轨道组件,所述轿厢本体(1)内与轿厢门(11)相对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以给推车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板(21)、固定于第一缓冲板(21)一端的第一套筒(25)、设置于内侧壁上的第二套筒(27)、第一弹簧(26)、第二缓冲板(22)、第一连接杆(23),所述第一套筒(25)、第二套筒(27)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套筒(25)内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套筒(27)内设置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弹簧(26)一端固定于第一容置腔、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连接杆(2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缓冲板(21)另一端、第二缓冲板(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推车撞击的载货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本体(1)、用以供推车车轮运行的车轮轨道组件,所述轿厢本体(1)内与轿厢门(11)相对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以给推车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板(21)、固定于第一缓冲板(21)一端的第一套筒(25)、设置于内侧壁上的第二套筒(27)、第一弹簧(26)、第二缓冲板(22)、第一连接杆(23),所述第一套筒(25)、第二套筒(27)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套筒(25)内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套筒(27)内设置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弹簧(26)一端固定于第一容置腔、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连接杆(2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缓冲板(21)另一端、第二缓冲板(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推车撞击的载货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板(22)平行于第一缓冲板(21),所述第一缓冲板(21)平行于轿厢内侧壁,所述第一缓冲板(21)的中心线、第一连接杆(23)的中心线、第二缓冲板(22)的中心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推车撞击的载货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25)为对称设置于第一缓冲板(21)四个角处的4个。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防止推车撞击的载货轿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内侧壁上的第一磁铁(28)、用以吸附第一磁铁(28)的第二磁铁(24),所述第二套筒(27)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磁铁(28),所述第二磁铁(24)一端固定于第一缓冲板(21)、另一端固定于第一套筒(25)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止推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萍曹永培莫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通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