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494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包括基板、真空吸附组件、连接件和第一直线驱动元件。真空吸附组件包括有滑轨滑块组件、滑移件、传力板以及真空吸附组件。滑移件的数量为N,且沿着滑轨滑块组件进行阵列。真空吸附组件连接于滑移件上。真空吸附组件包括吸嘴组件和第二直线驱动元件。传力板的数量设置为N‑1,且连接于上述各滑移件之间。连接件由第一直线驱动元件驱动,以拖动布置于最右端的滑移件进行定向位移运动。辅以传力板的推拉力作用,在持有电子元件的同时即可方便、快捷地调整组成真空吸附组件的各滑移件之间的间距,这样一来,从而使得真空吸附机构具有较宽的适用范围,进而确保了电子元件转移进程的便利性以及高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制造
,尤其是一种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
技术介绍
在制造过程中,根据实际制造工艺规程的要求需要将电子元件由一个Tray盘转移至另一个Tray盘,以适配不同的加工工位,进而执行加工或检测操作。在Tray盘上均布有大量的置放凹槽,以用来定位电子元件。一般来说,出于使用的便利性、运动快捷性以及采购成本方面考虑,优选借助于真空吸附机构对电子元件进行抓取以及转移。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有以下问题,具体为:当原Tray盘和待转移Tray盘型号不一致性,必不可免地会导致置放凹槽与置放凹槽之间的间距值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真空吸附机构的吸嘴相对于置放凹槽不能严格地进行对照,甚至会发生错位现象,进而导致真空吸附机构执行电子元件的取、放操作的不变,甚至取料失败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一来,使得真空吸附机构仅适用于特定型号的Tray盘,将其应用限定于一个极小范围。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制造成型的真空吸附机构,其在持有电子元件的同时即可方便、快捷地调整各吸嘴组件之间间距,以便于适配不同型号的Tray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其包括基板、真空吸附组件、连接件以及第一直线驱动元件。第一直线驱动元件固定于基板的下平面上。真空吸附组件布置于第一直线驱动元件的前侧或/和后侧,且包括有第一滑轨滑块组件、滑移件、传力板以及吸附单元。第一滑轨滑块组件可拆卸地固定于基板的下平面上,且其走向沿着左右方向。滑移件的数量设置为N,且沿着第一滑轨滑块组件的长度方向进行线性阵列。吸附单元连接于滑移件上,且跟随其进行沿着左右方向进行同步、定向位移运动。吸附单元包括吸嘴组件以及驱动该吸嘴组件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定向位移运动的第二直线驱动元件。传力板的数量设置为N-1,且连接于上述各滑移件之间。传力板的一端连接、固定于滑移件的侧壁上,而另一端设置有T形滑动头,相对应地,在相邻的滑移件上开设有与上述T形滑动头相适配的T形滑槽,以将从属于单组真空吸附组件的所有滑移件形成运动关联体。连接件由第一直线驱动元件进行驱动,以拖动布置于最右端的、从属于单组真空吸附组件的滑移件沿着左右方向进行定向位移运动。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直线驱动元件优选为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第一缸体即可拆卸固定于基板上。而第一活塞杆即用来驱动连接件。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滑移件呈L形,由竖放段和平置段连接而成。第二直线驱动元件优选为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即竖直地固定于平置段上。吸嘴组件即可拆卸固定于第二缸体上。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吸附单元还包括第二滑轨滑块组件。第二滑轨滑块组件连接于上述竖放段和第二缸体之间,以使得第二缸体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定向位移运动。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还包括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固定于基板的下平面上,且正对应于上述第一滑轨滑块组件的左端面。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T形滑槽内以及T形滑动头的滑动面上均设置有耐磨涂层。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传力板与滑移件一体成型,其直接由滑移件的侧壁向外继续延伸而成。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真空吸附组件的数量设置为2,对称地布置于第一直线驱动元件的前、后侧,且同时地、同步地由连接件进行拖动。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真空吸附机构,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辅以传力板的推拉力作用,可方便、快捷地调整组成真空吸附组件的各滑移件之间的间距,即调整了各真空吸附组件之间的间距。且在持有电子元件的同时即可对各真空吸附组件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这样一来,从而使得真空吸附机构具有较宽的适用范围,进而确保了电子元件转移进程的便利性以及高效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工作状态)。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1的正视图。图4是图3的C-C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中真空吸附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中吸附单元与滑移件一种视角的立体装配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中吸附单元与滑移件另一种视角的立体装配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中传力板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中滑移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中滑移件与传力板一体式结构的立体示意图。1-基板;2-真空吸附组件;21-第一滑轨滑块组件;22-滑移件;221-竖放段;2211-T形滑槽;222-平置段;23-传力板;231-T形滑动头;24-吸附单元;241-吸嘴组件;242-第二气缸;2421-第二缸体;2422-第二活塞杆;243-第二滑轨滑块组件;3-连接件;4-第一气缸;41-第一缸体;42-第一活塞杆;5-限位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图2分别示出了本技术中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及其仰视图,而图5示出了本技术中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可知,其主要由基板1、真空吸附组件2、连接件3以及第一气缸4等几部分构成。其中,第一气缸4固定于基板1的下平面上。真空吸附组件2的数量设置为2,且对称地布置于第一气缸4的前、后侧。针对于单组真空吸附组件2来说,其均包括有第一滑轨滑块组件21、滑移件22、传力板23以及用来吸持电子元件的吸附单元24。第一滑轨滑块组件21可拆卸地固定于基板1的下平面上,且其走向沿着左右方向。滑移件22的数量设置为6,且沿着第一滑轨滑块组件21的长度方向进行线性阵列。吸附单元24连接于滑移件22上,且跟随其进行沿着左右方向进行同步、定向位移运动(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真空吸附组件、连接件以及第一直线驱动元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元件固定于所述基板的下平面上;所述真空吸附组件布置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元件的前侧或/和后侧,且其包括有第一滑轨滑块组件、滑移件、传力板以及吸附单元;所述第一滑轨滑块组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基板的下平面上,且其走向沿着左右方向;所述滑移件的数量设置为N,且沿着所述第一滑轨滑块组件的长度方向进行线性阵列;所述吸附单元连接于所述滑移件上,且跟随其进行沿着左右方向进行同步、定向位移运动;所述吸附单元包括吸嘴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吸嘴组件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定向位移运动的第二直线驱动元件;所述传力板的数量设置为N-1,且连接于各所述滑移件之间;所述传力板的一端连接、固定于所述滑移件的侧壁上,而另一端设置有T形滑动头;相对应地,在相邻的所述滑移件上开设有与所述T形滑动头相适配的T形滑槽,以将从属于单组所述真空吸附组件的所有所述滑移件形成运动关联体;所述连接件由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元件进行驱动,以拖动布置于最右端的、从属于单组所述真空吸附组件的所述滑移件沿着左右方向进行定向位移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真空吸附组件、连接件以及第一直线驱动元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元件固定于所述基板的下平面上;所述真空吸附组件布置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元件的前侧或/和后侧,且其包括有第一滑轨滑块组件、滑移件、传力板以及吸附单元;所述第一滑轨滑块组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基板的下平面上,且其走向沿着左右方向;所述滑移件的数量设置为N,且沿着所述第一滑轨滑块组件的长度方向进行线性阵列;所述吸附单元连接于所述滑移件上,且跟随其进行沿着左右方向进行同步、定向位移运动;所述吸附单元包括吸嘴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吸嘴组件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定向位移运动的第二直线驱动元件;所述传力板的数量设置为N-1,且连接于各所述滑移件之间;所述传力板的一端连接、固定于所述滑移件的侧壁上,而另一端设置有T形滑动头;相对应地,在相邻的所述滑移件上开设有与所述T形滑动头相适配的T形滑槽,以将从属于单组所述真空吸附组件的所有所述滑移件形成运动关联体;所述连接件由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元件进行驱动,以拖动布置于最右端的、从属于单组所述真空吸附组件的所述滑移件沿着左右方向进行定向位移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作距离可调的真空吸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元件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缸体即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活塞杆即用来驱动所述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威达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