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袋自动补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38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制药自动化装置领域,涉及一种软袋自动补袋装置,包括设备机架,设备机架上方设有支架,支架顶端固定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部连接有推拉机构,推拉机构的推拉端部设有补袋拉杆,补袋拉杆下方设有灯检传送装置,灯检传送装置上设有传送夹具,传送夹具一端呈开口状,传送夹具一侧设有补袋转盘,补袋转盘顶面与传送夹具顶面平齐,补袋转盘设有软袋夹持开口卡槽,软袋夹持开口卡槽的宽度与传送夹具的开口相匹配,补袋转盘连接有转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一名补袋的工人,其他岗位的工人利用空余时间就可以辅助完成挂袋,节省人力成本;并且人工挂袋的工位处可停歇工序,避免了工人与运行中的生产线接触,提高工人操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袋自动补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袋自动补袋装置,属于制药自动化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制药自动化的发展,软袋大输液产品早已实现了从膜材接口组合盖到装箱码垛的全自动生产,流水线上各个设备配合默契,高效准确。在软袋大输液生产过程中,制袋灌封机承担软袋大输液产品的袋成型、灌装、封口等工序,随着生产的进行,物料的摩擦以及设备的磨损是无法避免的,即使制袋灌装机位于A级层流下,也不能保证物料及设备产生的异物百分之百不会进入到成品软袋内,因此,需要对制袋灌装机出来的成品软袋增加一道灯检工序,用来检查袋内是否有异物,有异物的袋子被判定为废袋,需要将其从生产线上剔除掉,使其不能进入后续工序,一个袋子被剔除后,该位置就留下一个空缺。灯检过后通常是灭菌工序,而灭菌工序的准备工序,就是将成品软袋装(灭菌)盘再装(灭菌)车,每次灭菌,灭菌柜所能容纳的灭菌车和灭菌盘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每次灭菌的实际产量,取决于每车每盘容纳的软袋数量,而灯检后出现空缺,在灭菌盘上出现空位,导致灭菌工序的实际产能达不到最大产能,出现能源的浪费。而为了不发生能源浪费,目前是灯检出现空缺位后,通过人工将好袋子(与“废袋”含义相反,在此指没有异物的袋子)之间补到空缺位置,这样使得此处需专门设置一名补袋的工人,并且需要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进行观察和补袋,并且补袋过程中生产线扔在运行中,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危险系数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软袋自动补袋装置,该软袋自动补袋装置的设置能够减少一名补袋的工人,其他岗位的工人利用空余时间就可以辅助完成挂袋,节省人力成本;并且人工挂袋的工位处可停歇工序,避免了工人与运行中的生产线接触,提高工人操作安全性。本技术所述的软袋自动补袋装置,包括设备机架,设备机架上方设有支架,支架顶端固定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部连接有推拉机构,推拉机构的推拉端部设有补袋拉杆,补袋拉杆下方设有灯检传送装置,灯检传送装置上设有传送夹具,传送夹具一端呈开口状,传送夹具一侧设有补袋转盘,补袋转盘顶面与传送夹具顶面平齐,补袋转盘设有1-5个软袋夹持开口卡槽,软袋夹持开口卡槽的宽度与传送夹具的开口相匹配,补袋转盘连接有转动机构。补袋拉杆呈L形,L形补袋拉杆一端与推拉机构连接,另一端位于软袋夹持开口卡槽上方。灯检传送装置为目前生产线上常用的传送带。在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初始状态下推拉机构处于升降机构的高端位,补袋拉杆处于推拉机构的伸长工位,操作人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挂袋,有时间的主动权,可以避免工作扎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时间浪费和延误,操作人员在挂袋工位将好袋子补充到软袋夹持开口卡槽内,需要补袋时,转动机构带动补袋转盘转动,将已经补充完好袋子的软袋夹持开口卡槽旋转至与传送夹具的开口端对齐,并且软袋夹持开口卡槽端部与传送夹具端部之间缝隙远小于好袋子的接口的直径,此时升降机构动作,带动推拉机构和补袋拉杆向下运动,直至补袋拉杆插入好袋子与软袋夹持开口卡槽封闭端部之间,然后推拉机构动作,带动补袋拉杆回收,从而带动好袋子从补袋转盘移动至传送夹具内,至此完成一个补袋流程,流程结束后,升降机构和推拉机构恢复至初始状态,等待下一次补袋;补袋转盘旋转至挂袋工位,等待操作人员再次挂袋。优选的,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无杆气缸,无杆气缸上设有气缸滑块,气缸滑块通过连接板连接传动单元,传动单元包括齿条,齿条背面与连接板固定连接,齿条与齿轮啮合传动,齿轮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顶端与补袋转盘固定连接,转轴外部设有转轴座,转轴座固定于设备机架上。无杆气缸固定在设备机架上,气缸滑块沿无杆气缸滑动,带动齿条移动,齿条移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补袋转盘转动。优选的,所述的升降机构为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固定板连接推拉机构,初始状态下,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处于伸长状态。优选的,所述的推拉机构为推拉气缸,推拉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补袋拉杆,初始状态下,推拉气缸的活塞杆处于伸长状态。优选的,所述的传动单元的数量为2-10,每个传动单元的转轴顶端均安装有1个补袋转盘,并且升降机构上设有多个推拉机构,1个推拉机构和1个补袋转盘一一对应,可以使挂袋的操作人员时间更加自由和充足。优选的,所述的转动机构一侧设有隔断板,隔断板上设有人工操作窗口,隔断板将整个区域分割为设备运行区和人工操作区,保证操作工人与设备有效分离,仅可通过人工操作窗口进行挂袋。优选的,所述的软袋夹持开口卡槽向靠近转轴的一端延伸形成拉杆拉槽,拉杆拉槽宽度小于软袋夹持开口卡槽,保证操作工人无论如何挂袋,补袋拉杆都具有操作空间,补袋拉杆的宽度小于拉杆拉槽宽度。优选的,所述的人工操作窗口处增设传感器,传感器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转动机构,当操作人员在进行挂袋时,传感器获得信号,并且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从而控制系统阻止转动机构动作,避免补袋转盘转动时威胁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轻松完成剔除空位上的补袋,且减少一名补袋的工人,其他岗位的工人利用空余时间就可以辅助完成挂袋,节省人力成本;并且隔断板隔离出人工操作区,并且通过设置传感器更进一步保证操作人员挂袋时的安全性,最大程度上保障人员安全。附图说明图1、软袋自动补袋装置结构示意图(挂袋状态);图2、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挂袋状态);图3、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等待补袋状态);图4、补袋转盘结构示意图;图5、软袋自动补袋装置结构示意图(等待补袋状态);图6、软袋自动补袋装置结构示意图(补袋时状态);图7、软袋自动补袋装置结构示意图(完成补袋状态);图8、传送夹具结构示意图。图中:1、设备机架;2、支架;3、灯检传送装置;4、升降气缸;5、固定板;6、传送夹具;7、推拉气缸;8、补袋拉杆;9、隔断板;10、补袋转盘;11、好袋子;12、人工操作窗口;13、转轴;14、转轴座;15、无杆气缸;16、气缸滑块;17、连接板;18、齿条;19、齿轮;20、软袋夹持开口卡槽;21、拉杆拉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8,本技术所述的软袋自动补袋装置,包括设备机架1,设备机架1上方设有支架2,支架2顶端固定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部连接有推拉机构,推拉机构的推拉端部设有补袋拉杆8,补袋拉杆8下方设有灯检传送装置3,灯检传送装置3上设有传送夹具6,传送夹具6一端呈开口状,传送夹具6一侧设有补袋转盘10,补袋转盘10顶面与传送夹具6顶面平齐,补袋转盘10设有1-5个软袋夹持开口卡槽20,软袋夹持开口卡槽20的宽度与传送夹具6的开口相匹配,补袋转盘10连接有转动机构。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包括无杆气缸15,无杆气缸15上设有气缸滑块16,气缸滑块16通过连接板17连接传动单元,传动单元包括齿条18,齿条18背面与连接板17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袋自动补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机架(1),设备机架(1)上方设有支架(2),支架(2)顶端固定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部连接有推拉机构,推拉机构的推拉端部设有补袋拉杆(8),补袋拉杆(8)下方设有灯检传送装置(3),灯检传送装置(3)上设有传送夹具(6),传送夹具(6)一端呈开口状,传送夹具(6)一侧设有补袋转盘(10),补袋转盘(10)顶面与传送夹具(6)顶面平齐,补袋转盘(10)设有1-5个软袋夹持开口卡槽(20),软袋夹持开口卡槽(20)的宽度与传送夹具(6)的开口相匹配,补袋转盘(10)连接有转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袋自动补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机架(1),设备机架(1)上方设有支架(2),支架(2)顶端固定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部连接有推拉机构,推拉机构的推拉端部设有补袋拉杆(8),补袋拉杆(8)下方设有灯检传送装置(3),灯检传送装置(3)上设有传送夹具(6),传送夹具(6)一端呈开口状,传送夹具(6)一侧设有补袋转盘(10),补袋转盘(10)顶面与传送夹具(6)顶面平齐,补袋转盘(10)设有1-5个软袋夹持开口卡槽(20),软袋夹持开口卡槽(20)的宽度与传送夹具(6)的开口相匹配,补袋转盘(10)连接有转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袋自动补袋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包括无杆气缸(15),无杆气缸(15)上设有气缸滑块(16),气缸滑块(16)通过连接板(17)连接传动单元,传动单元包括齿条(18),齿条(18)背面与连接板(17)固定连接,齿条(18)与齿轮(19)啮合传动,齿轮(19)与转轴(13)固定连接,转轴(13)顶端与补袋转盘(10)固定连接,转轴(13)外部设有转轴座(14),转轴座(14)固定于设备机架(1)上。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帅王健赵连森付延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