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捆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37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捆扎机,包括机架、带轮机构和框架,机架底部两侧设有滚轮,机架顶部一侧设有前盖板,前盖板一端设有控制面板,机架顶部另一侧设有后盖板,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设有带道,带道顶部设有框架,带轮机构安装于机架顶部一侧,带轮底部设有放置架,带轮机构包括两个带盘,带盘之间设有撑爪,带盘一侧设有手轮,撑爪套有打包带卷,控制面板顶部设有电源指示灯,电源指示灯底部设有送退带开关通过带轮机构、带道、框架等结构部件的设置构成捆扎机,可对切割片、角磨片、打磨片等等产品实现自动化打包,打包捆扎效果好,人工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同步性、一致性好,成本低,易操作、易维修,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动捆扎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捆扎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自动捆扎机。
技术介绍
捆扎机又称打包机、捆包机,捆扎机是用捆扎带捆扎包装件,完成捆扎作业的机器。捆扎是为了防止物品的散落和丢失,便于运输和保管。捆扎机应用范围极广,几乎应用于所有行业的产品包装中。按自动化程度分类①手动捆扎机。依靠手工操作实现捆扎锁紧,多用塑料带捆扎。它结构简单、轻便,适于体积较大或批量很小包装件的捆扎。②半自动捆扎机。用输送装置将包装件送至捆扎工位,再用人工将带子缠绕包装件,最后将带子拉紧固定。它工作台面较低,很适合大型包装件的捆扎。③自动捆扎机。在工作台上方有带子轨道框架,当包装件进入捆扎工位时,即自动进行送带缠带、拉带紧带、固定切断等工序。该机带子轨道框架固定,一般适合于尺寸单一、批量较大的包装件捆扎。捆扎时,包装件的移动和转向需靠人工进行。④全自动捆扎机。该机能在无人操作和辅助的情况下自动完成预定的全部捆扎工序,包括包装件的移动和转向,适于大批量包装件的捆扎。传统的打包机都为机架式机构,打包机机架由不同的安装板或安装筋固定形成,拆卸安装不方便,且机架结构固定,内部零部件的维修检测不方便,带盘的安装不牢固,工作稳定性较差,且多数的捆扎机体积较大,成本高,员工操作使用复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设计一种新型自动捆扎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捆扎机安装拆卸不方便,结构固定维修麻烦,体积较大,操作繁复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自动捆扎机,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自动捆扎机,包括机架、带轮机构和框架,所述机架底部两侧设有滚轮,所述机架顶部一侧设有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一端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机架顶部另一侧设有后盖板,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设有带道,所述带道顶部设有框架,所述带轮机构安装于机架顶部一侧,所述带轮底部设有放置架,所述带轮机构包括两个带盘,所述带盘之间设有撑爪,所述带盘一侧设有手轮,所述撑爪套有打包带卷,所述控制面板顶部设有电源指示灯,所述电源指示灯底部设有送退带开关和工作方式选择开关,所述送退带开关和工作方式选择开关底部设有启动按钮和急停开关按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架顶部两端设有槽框,所述框架安装于槽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框架采用铝合金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带道分为左带道和右带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架设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设有门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架内部设有传动部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表面设有若干放置槽。与目前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自动捆扎机,结构设计完整紧凑,通过带轮机构、带道、框架等结构部件的设置构成捆扎机,捆扎机的框架可拆卸组装,操作简单,机架设有门板便于对机架内部的传动部件进行维修检测,通过放置架的设置让带轮机构安装更牢固,工作稳定性更强,设置的滚轮移动搬运方便,本技术可实现产品自动化打包,打包捆扎效果好,通过控制面板进行操控,捆扎机的使用让打包、捆扎工作人工劳动强度降低,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捆扎机的同步性、一致性好,成本低,易操作、易维修,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面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带道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前盖板;3、框架;4、后盖板;5、控制面板;6、带轮机构;7、手轮;8、带盘;9、放置架;10、撑爪;11、滚轮;12、门板;13、带道;14、电源指示灯;15、送退带开关;16、工作方式选择开关;17、启动按钮;18、急停开关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自动捆扎机,包括机架1、带轮机构6和框架3,机架1底部两侧设有滚轮11,机架1顶部一侧设有前盖板2,前盖板2一端设有控制面板5,机架1顶部另一侧设有后盖板4,前盖板2和后盖板4之间设有带道13,带道13顶部设有框架3,带轮机构6安装于机架1顶部一侧,带轮底部设有放置架9,带轮机构6包括两个带盘8,带盘8之间设有撑爪10,带盘8一侧设有手轮7,撑爪10套有打包带卷,控制面板5顶部设有电源指示灯14,电源指示灯14底部设有送退带开关15和工作方式选择开关16,送退带开关15和工作方式选择开关16底部设有启动按钮17和急停开关按钮18。机架1顶部两端设有槽框,框架3安装于槽框。框架3采用铝合金制成。带道13分为左带道和右带道。机架1设有储存箱,储存箱设有门板12。机架1内部设有传动部件。前盖板2和后盖板4表面设有若干放置槽。具体原理:使用该种新型自动捆扎机时,首先推动滚轮11将机架1搬运到待加工的地面,然后将框架3放入槽框内,用六角螺丝进行固定,将向左的带道13一头插入框架3的凹槽中,另一头用六角螺丝固定于打包机机芯的左接口座板上,向右的带道13一头插入框架3的凹槽中,在带盘8上装上打包带,带头装入插带口后,将预送带机构中的旋钮顺时针转下,使两个输带轮离开一个距离,带头穿过输带轮进入带仓,用手拉住带头,之后选择控制面板5中急停按钮开关,打包带自动充满带仓,工作前,人工搬运待打包物件放在台面上,然后将袋子绕过打包物,顺着插带槽插入,按下控制面板5的启动按钮17,捆扎机通上电源后,按下相应按钮连续孔运转,检查接近开关的位置是否正确,大约2-5分钟检查,按下手动送带按钮,查看包装带流动是否顺畅,然后机器开始自动打包,无法打包时按下急停开关按钮18。该种新型自动捆扎机,结构设计完整紧凑,通过带轮机构6、带道13、框架3等结构部件的设置构成捆扎机,捆扎机的框架3可拆卸组装,操作简单,机架1设有门板12便于对机架1内部的传动部件进行维修检测,通过放置架9的设置让带轮机构6安装更牢固,工作稳定性更强,设置的滚轮11移动搬运方便,本技术可实现产品自动化打包,打包捆扎效果好,通过控制面板5进行操控,捆扎机的使用让打包、捆扎工作人工劳动强度降低,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捆扎机的同步性、一致性好,成本低,易操作、易维修,适合推广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自动捆扎机,包括机架(1)、带轮机构(6)和框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底部两侧设有滚轮(11),所述机架(1)顶部一侧设有前盖板(2),所述前盖板(2)一端设有控制面板(5),所述机架(1)顶部另一侧设有后盖板(4),所述前盖板(2)和后盖板(4)之间设有带道(13),所述带道(13)顶部设有框架(3),所述带轮机构(6)安装于机架(1)顶部一侧,所述带轮底部设有放置架(9),所述带轮机构(6)包括两个带盘(8),所述带盘(8)之间设有撑爪(10),所述带盘(8)一侧设有手轮(7),所述撑爪(10)套有打包带卷,所述控制面板(5)顶部设有电源指示灯(14),所述电源指示灯(14)底部设有送退带开关(15)和工作方式选择开关(16),所述送退带开关(15)和工作方式选择开关(16)底部设有启动按钮(17)和急停开关按钮(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动捆扎机,包括机架(1)、带轮机构(6)和框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底部两侧设有滚轮(11),所述机架(1)顶部一侧设有前盖板(2),所述前盖板(2)一端设有控制面板(5),所述机架(1)顶部另一侧设有后盖板(4),所述前盖板(2)和后盖板(4)之间设有带道(13),所述带道(13)顶部设有框架(3),所述带轮机构(6)安装于机架(1)顶部一侧,所述带轮底部设有放置架(9),所述带轮机构(6)包括两个带盘(8),所述带盘(8)之间设有撑爪(10),所述带盘(8)一侧设有手轮(7),所述撑爪(10)套有打包带卷,所述控制面板(5)顶部设有电源指示灯(14),所述电源指示灯(14)底部设有送退带开关(15)和工作方式选择开关(16),所述送退带开关(15)和工作方式选择开关(16)底部设有启动按钮(17)和急停开关按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桥白鸽砂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