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246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剥料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的上料机构、剥料机构、收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收料机构设于剥料机构的同一侧,上料机构用于安装料卷及上料,收料机构用于回收料带;所述剥料机构包括剥刀模组,以及位于剥刀模组远离上料机构一侧的刮片模组;所述上料机构上安装的料卷从剥刀模组的下方绕设至剥刀模组的上方,并缠绕至收料机构;所述剥刀模组用于将料片从料带剥离;所述刮片模组用于将料带压紧在剥刀模组上,以及将料片从料带刮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反向剥料(物料带粘性的一面朝上),可以将强粘性的料片剥离,解决剥料不充分、有残留的问题,同时可有效防止料带被拉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剥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剥料
,尤其涉及一种剥料装置。
技术介绍
物料按照形状可分为粒料、粉料、片状料、带状料等,其中部分片状料、带状料是粘贴在料带上并卷成料卷来料,此类物料在上料时需要通过人工或剥料装置实现剥离。目前,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剥料装置是正向剥料(物料带粘性的一面朝下),在剥刀的一端形成楔形端,料带拉紧在剥刀楔形端并绕设在该端的上下两面,将料片剥离料带时,尤其是料带上设有刀痕(有些会在物料的周侧压出刀痕)等时,料带在剥刀的楔形端上的受力点可能会被拉断。此外,针对粘性较强的物料,现有的剥料装置没有二次剥料部件,导致出现剥料不充分、有残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剥料装置,实现反向剥料(物料带粘性的一面朝上),可以将强粘性的料片剥离,解决剥料不充分、有残留的问题,同时可有效防止料带被拉断。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剥料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的上料机构、剥料机构、收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收料机构设于剥料机构的同一侧,上料机构用于安装料卷及上料,收料机构用于回收料带;所述剥料机构包括剥刀模组,以及位于剥刀模组远离上料机构一侧的刮片模组;所述上料机构上安装的料卷从剥刀模组的下方绕设至剥刀模组的上方,并缠绕至收料机构;所述剥刀模组用于将料片从料带剥离;所述刮片模组用于将料带压紧在剥刀模组上,以及将料片从料带刮下。较佳地,所述刮片模组包括刮片、用于安装刮片的刮片支架,以及抵接在刮片支架及剥刀模组之间的至少一弹性件。较佳地,所述刮片的下端面间隔设有若干刮齿,且刮齿呈弧形构造。较佳地,所述刮片支架包括安装横板,以及旋转连接于安装横板两端的各一安装支板;所述刮片经若干第一腰型孔安装于安装横板上,且第一腰型孔沿竖直方向开设;每一安装支板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第二腰型孔,并经第二腰型孔安装固定。较佳地,所述安装横板的每一端经一转轴与一安装支板旋转连接,且安装横板的每一端部在对应的转轴一侧延伸有一耳部;所述弹性件设置为扭簧,扭簧的一端抵接在安装横板的耳部,另一端抵接在剥刀模组上。较佳地,所述剥刀模组包括剥刀,以及用于将剥刀安装在机架上的剥刀支架;所述剥刀靠近刮片的一端面与剥刀底面为直角过渡,且刮片的下端面抵接在剥刀该端面的中部。较佳地,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收料卷轴,以及用于驱动收料卷轴转动的收料驱动模组。较佳地,所述收料卷轴的一端与收料驱动模组连接,另一端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端部内侧设有倒角结构,用于导向料带回收。较佳地,还包括设于刮片模组远离剥刀模组一侧的托料板,用于承载剥离的料片。较佳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卷轴,以及用于导向料带的导向卷轴;所述上料卷轴包括上料套筒、同轴内置于上料套筒的上料轴,以及间隔插设于上料套筒上的若干弹性块;所述上料套筒内间隔开设有若干抵接槽,每一弹性块经若干弹簧与一抵接槽内壁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实现反向剥料(物料带粘性的一面朝上),同时具有以下优势:1)剥刀模组的剥刀没有设置楔形端,但与底面为直角过渡,在可以剥离料片的同时,改变受力点防止料带被拉断;2)刮片模组采用可调节式(通过第一腰型孔、第二腰型孔调节)带齿弹力刮片,刮片模组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在剥刀模组剥料失败后,将料片刮下,实现二次剥料;另一方面通过弹性件可以让刮片把料带弹性压紧在剥刀的端面,使料带不拱起,从而更好地剥料;3)设置挡料板可以限制回收料带的移动,同时在挡料板的端部内侧设置倒角结构,可以纠正料带在剥刀模组上的微量偏移;4)刮片通过刮齿与料片接触,减小刮片与料片的接触面积,防止料片的胶粘到刮片上;同时刮齿呈弧形构造,刮齿不能太尖,防止戳破料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剥料机构及导向卷轴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刮片模组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剥刀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的上料卷轴的爆炸图;图7为本技术的上料卷轴省却上料轴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的收料卷轴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的收料卷轴的爆炸图;其中,附图标识说明:1—机架,2—上料机构,3—收料机构,4—剥刀模组,5—刮片模组,6—托料板,7—料卷,8—料带,9—料片,21—上料卷轴,22—导向卷轴,31—收料卷轴,32—收料驱动模组,33—挡料板,34—倒角结构,35—手摇轮,41—剥刀,42—剥刀支架,51—刮片,52—刮片支架,53—弹性件,54—刮齿,211—上料套筒,212—上料轴,213—弹性块,214—抵接槽,215—弹簧,311—缩张调节螺杆,312—收料套筒,313—膨胀滑块,314—导向斜孔,315—推进销,316—收废料卡针,317—膨胀滑槽,321—电机,322—同步带,411—刀口,412—刀口上边沿,413—刀口下边沿,521—安装横板,522—安装支板,523—第一腰型孔,524—第二腰型孔,525—转轴,526—耳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9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剥料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于机架1的上料机构2、剥料机构、收料机构3;所述上料机构2、收料机构3设于剥料机构的同一侧,上料机构2用于安装料卷7及上料,收料机构3用于回收料带8;所述剥料机构包括剥刀模组4,以及位于剥刀模组4远离上料机构2一侧的刮片模组5;所述上料机构2上安装的料卷7从剥刀模组4的下方绕设至剥刀模组4的上方,并缠绕至收料机构3;所述剥刀模组4用于将料片9从料带8剥离;所述刮片模组5用于将料带8压紧在剥刀模组4上,以及将料片9从料带8刮下。其中,所述刮片模组5包括刮片51、用于安装刮片51的刮片支架52,以及抵接在刮片支架52及剥刀模组4之间的至少一弹性件53。刮片51采用锰钢片,优点是坚硬、耐磨。刮片51的下端面抵接在剥刀模组4,刮片51的下端面设置若干刮齿54,通过刮齿54与料片9接触,减小刮片51与料片9的接触面积,防止料片9的胶粘到刮片51上;同时刮齿54呈弧形构造,刮齿54不能太尖,防止戳破料带8。进一步地,若料带8或料片9上开设有孔(来料时工艺等要求开设),刮片51的刮齿54开设需要避开这些料带8或料片9的孔,避免在刮料片9时,刮齿54插入这些孔内,损坏料片9或刮断料带8。所述刮片支架52包括安装横板521,以及旋转连接于安装横板521两端的各一安装支板522;所述刮片51经若干第一腰型孔523安装于安装横板521上,且第一腰型孔523沿竖直方向开设;每一安装支板522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第二腰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的上料机构、剥料机构、收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收料机构设于剥料机构的同一侧,上料机构用于安装料卷及上料,收料机构用于回收料带;所述剥料机构包括剥刀模组,以及位于剥刀模组远离上料机构一侧的刮片模组;所述上料机构上安装的料卷从剥刀模组的下方绕设至剥刀模组的上方,并缠绕至收料机构;所述剥刀模组用于将料片从料带剥离;所述刮片模组用于将料带压紧在剥刀模组上,以及将料片从料带刮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的上料机构、剥料机构、收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收料机构设于剥料机构的同一侧,上料机构用于安装料卷及上料,收料机构用于回收料带;所述剥料机构包括剥刀模组,以及位于剥刀模组远离上料机构一侧的刮片模组;所述上料机构上安装的料卷从剥刀模组的下方绕设至剥刀模组的上方,并缠绕至收料机构;所述剥刀模组用于将料片从料带剥离;所述刮片模组用于将料带压紧在剥刀模组上,以及将料片从料带刮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模组包括刮片、用于安装刮片的刮片支架,以及抵接在刮片支架及剥刀模组之间的至少一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的下端面间隔设有若干刮齿,且刮齿呈弧形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支架包括安装横板,以及旋转连接于安装横板两端的各一安装支板;所述刮片经若干第一腰型孔安装于安装横板上,且第一腰型孔沿竖直方向开设;每一安装支板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第二腰型孔,并经第二腰型孔安装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横板的每一端经一转轴与一安装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强夏康芳陈宁刘大伟张义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昇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