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22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管机。包括工作台以及安装于工作台上的内支撑结构、夹紧机构一和推送机构;所述内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可移动的滑动撑件,多个滑动撑件组合用以在软管一端的内部进行膨胀支撑;所述夹紧机构一夹持在滑动撑件外侧,用以固定软管;所述推送机构沿内支撑结构的轴线设置,用以推送硬管与固定在内支撑结构上的软管进行套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张紧的内支撑结构、夹紧机构一和推送机构,将软管一端套装在张紧的内支撑结构上并通过夹紧机构一夹持,推送机构推送硬管穿入内支撑结构,能实现硬管与软管之间的自动套合,提升了套管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管机
本技术涉及管道套合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机。
技术介绍
公共汽车上的扶手栏杆常为硬质钢管外套装防滑软管的形式,随着公共交通的发展,扶手栏杆的生产需求量也日渐增大,目前公共汽车的钢管与软管的套合多通过人工实现,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由于套合过程中,钢管与橡胶软管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工人进行人工套管操作时特别费时费力,无法满足生产要求;人工套装生产的过程中,易产生装配误差,不利于实现产品的一致性。综上所述,急需一种套管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管机,以解决人工套管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管机,包括工作台以及安装于工作台上的内支撑结构、夹紧机构一和推送机构;所述内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可移动的滑动撑件,多个滑动撑件组合用以在软管一端的内部进行膨胀支撑;所述夹紧机构一夹持在滑动撑件外侧,用以固定软管;所述推送机构沿内支撑结构的轴线设置,用以推送硬管与固定在内支撑结构上的软管进行套合。优选的,所述滑动撑件的外表面沿内支撑结构的轴线方向依次设有锥形面和圆柱面,锥形面位于自由端,用以导向伸入软管内部。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一包括两个可滑动的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上设有半圆形凹槽,两个夹紧块组合用以夹持套装在内支撑结构上的软管。优选的,所述推送机构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夹紧机构二,用以夹紧硬管进行推送。优选的,所述推送机构靠近内支撑结构的一端设有支撑板,用以对硬管进行径向支撑。优选的,一种套管机还包括硬管导向件;所述硬管导向件的第一端设有圆台一,用以导向使硬管伸入内支撑结构并便于硬管伸入软管内;所述硬管导向件的第二端设有圆台二,用以伸入硬管;所述圆台一和圆台二之间设有台阶,用以实现硬管导向件和硬管的轴向定位。优选的,一种套管机还包括润滑系统;所述润滑系统包括喷淋环和与喷淋环通过管路连接的润滑水路系统;所述喷淋环沿其内壁均匀设有喷淋孔;所述喷淋环与内支撑结构同心设置,所述喷淋环位于内支撑结构和推送机构之间,用以对硬管表面进行润滑。优选的,一种套管机还包括夹紧滑台;所述夹紧滑台设置于夹紧机构一远离内支撑结构的一端;所述夹紧滑台包括管道夹持机构和滑台底座,所述管道夹持机构与滑台底座之间通过滑轨连接,所述滑轨平行于内支撑结构的轴线,用以实现夹持套合好的管道进行移动。优选的,所述管道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槽和与夹持槽相对设置的可滑动的夹持块,所述夹持槽与夹持块之间形成的管道夹持腔轴线与内支撑结构的轴线重合,用以实现对管道的夹持和释放。优选的,一种套管机还包括能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定位挡块,所述定位挡块设置于推送机构靠近内支撑结构的一端,用以实现对硬管运动起始位置的定位。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可张紧的内支撑结构、夹紧机构一和推送机构,将软管一端套装在张紧的内支撑结构上并通过夹紧机构一夹持,推送机构推送硬管穿入内支撑结构,能实现硬管与软管之间的自动套合,提升了套管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可滑动张紧的滑动撑件,能将软管一端从内部撑大,便于硬管顺利穿入。(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可调节的夹紧机构一,能在套合过程中通过夹紧块上的半圆形凹槽固定软管的一端,直至硬管套合至指定位置,防止软管从内支撑结构上脱出,从而导致装配误差。(4)本技术中,通过在推送机构的滑块上设置夹紧机构二,可在套合过程中对硬管进行夹持固定,防止硬管在套合过程中与滑块出现相对移动,从而出现装配误差。(5)本技术中,通过在推送机构靠近内支撑结构的一端设置支撑板,可对硬管进行径向支撑,防止硬管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倾斜,无法与内支撑结构同心而导致套管失败。(6)本技术中,通过在硬管一端安装硬管导向件,通过硬管导向件的圆台一顺利进入内支撑结构中,有利于对硬管进行导向并穿入内支撑结构。(7)本技术中,通过在推送机构和内支撑结构之间设置喷淋环,可对硬管表面喷射润滑液,减少硬管和软管在套合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提升套管效率。(8)本技术中,通过在夹紧机构一远离内支撑结构的一端设置夹紧滑台,可在硬管套合至指定位置时夹持已套合好的管道继续运动,使软管一端从内支撑结构上脱出。(9)本技术中,管道夹持机构通过相对设置的夹持槽和夹持块对已套合的管道进行夹持和释放,避免硬管套合至指定位置后,软管与硬管再发生相对滑动。(10)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可升降的定位挡块,可以实现对硬管运动起始位置的定位,同时可为套管程序发送启动信号。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套管机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申请套管机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内支撑结构与夹紧机构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推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夹紧机构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硬管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喷淋环及喷淋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夹紧滑台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定位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工作台,1.1、悬臂操作面板,1.2、操作按键,1.3、存储盒,2、内支撑结构,2.1、滑动撑件,2.1.1、锥形面,2.1.2、圆柱面,2.2、安装架,3、夹紧机构一,3.1、夹紧块,3.1.1、半圆形凹槽,3.2、丝杆机构一,4、推送机构,4.1、滑块,4.2、支撑板,4.3、丝杆机构二,5、夹紧机构二,5.1、快速夹钳,5.2、夹持座,6、硬管导向件,6.1、圆台一,6.2、圆台二,6.3、台阶,7、润滑系统,7.1、喷淋环,7.1.1、喷淋孔,7.1.2、连接管,7.2、喷淋环支架,8、夹紧滑台,8.1、管道夹持机构,8.1.1、夹持槽,8.1.2、夹持块,8.2、滑台底座,8.3、滑轨,9、定位挡块,9.1、挡块,9.2、顶升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9,一种套管机,本实施例应用于空心软管与硬管的套合。一种套管机包括工作台1以及安装于工作台1上的内支撑结构2、夹紧机构一3和推送机构4;所述内支撑结构2包括至少两个可移动的滑动撑件2.1,多个滑动撑件2.1组合用以在软管一端的内部进行膨胀支撑;所述夹紧机构一3夹持在滑动撑件2.1外侧,用以固定软管;所述推送机构4沿内支撑结构2的轴线设置,用以推送硬管与固定在内支撑结构2上的软管进行套合,如图1所示。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内支撑结构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以及安装于工作台(1)上的内支撑结构(2)、夹紧机构一(3)和推送机构(4);所述内支撑结构(2)包括至少两个可移动的滑动撑件(2.1),多个滑动撑件(2.1)组合用以在软管一端的内部进行膨胀支撑;所述夹紧机构一(3)夹持在滑动撑件(2.1)外侧,用以固定软管;所述推送机构(4)沿内支撑结构(2)的轴线设置,用以推送硬管与固定在内支撑结构(2)上的软管进行套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以及安装于工作台(1)上的内支撑结构(2)、夹紧机构一(3)和推送机构(4);所述内支撑结构(2)包括至少两个可移动的滑动撑件(2.1),多个滑动撑件(2.1)组合用以在软管一端的内部进行膨胀支撑;所述夹紧机构一(3)夹持在滑动撑件(2.1)外侧,用以固定软管;所述推送机构(4)沿内支撑结构(2)的轴线设置,用以推送硬管与固定在内支撑结构(2)上的软管进行套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撑件(2.1)的外表面沿内支撑结构(2)的轴线方向依次设有锥形面(2.1.1)和圆柱面(2.1.2),锥形面(2.1.1)位于自由端,用以导向伸入软管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一(3)包括两个可滑动的夹紧块(3.1);所述夹紧块(3.1)上设有半圆形凹槽(3.1.1),两个夹紧块(3.1)组合用以夹持套装在内支撑结构(2)上的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4)设有滑块(4.1),所述滑块(4.1)上设有夹紧机构二(5),用以夹紧硬管进行推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4)靠近内支撑结构(2)的一端设有支撑板(4.2),用以对硬管进行径向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硬管导向件(6);所述硬管导向件(6)的第一端设有圆台一(6.1),用以导向使硬管伸入内支撑结构(2)并便于硬管伸入软管内;所述硬管导向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旦林陈琦余小波季金龙周武城伍超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