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696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蓄电池,且安装板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侧面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且两个转轴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刮研板,刮研板的两侧均涂覆有显示剂层,所述安装板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刮研检测结束后,将刮研板翻转使得另一面显示剂层露出备用,损坏的显示剂层移动至上方,利用电动推杆带动壳体下降,通过沾染显示剂的海绵板对损坏的显示剂层进行染色,使得刮研板两侧的显示剂层可以重复使用,提高刮研检测的效率,降低刮研检测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刮研加工是通过相互配合的工件表面之间或者工件表面与标准表面之间互研来显示出工件表面的高点,然后用刮刀以微量切削的方式刮去高出的部分,以使工件获得较高的形状、位置、尺寸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改善工件表面配合性能的机械加工方法,刮研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表面粗糙度值,提高接触精度和几何精度,从而提高机床的配合精度、配合刚度、润滑性能、机械效率和使用寿命。从刮研加工工艺的角度,刮研质量可由高点分布的均匀性和高点分布密度来衡量。其方法是将工件表面与标准表面之一均匀涂上显示剂,然后将两者对研,工件上的高点就显示出来了,这个过程叫研点,研点后,再观测高点的大小、密度和分布均匀性等指标。该过程繁琐,每刮削一遍,都要重复一次这样的过程,是严重制约刮研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蓄电池,且安装板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侧面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且两个转轴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刮研板,刮研板的两侧均涂覆有显示剂层,所述安装板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海绵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机构。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端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螺纹杆、紧固螺母和弹簧,且两个螺纹杆焊接于支撑板的顶端两侧,弹簧套接于螺纹杆的外侧,紧固螺母与螺纹杆螺接,且紧固螺母置于弹簧的两端。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四角均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通孔,且支撑板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滚轮。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端四角均通过螺栓连接有限位滑管,且四个限位滑管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杆,限位滑杆的顶端通过螺栓与安装板稳固连接。优选的,所述海绵板的顶端开设有储液腔,且壳体的顶端螺接有与储液腔连通的加注口。优选的,所述刮研板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凹槽,且壳体的底端边缘处设置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密封凸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刮研检测结束后,将刮研板翻转使得另一面显示剂层露出备用,损坏的显示剂层移动至上方,利用电动推杆带动壳体下降,通过沾染显示剂的海绵板对损坏的显示剂层进行染色,使得刮研板两侧的显示剂层可以重复使用,提高刮研检测的效率,降低刮研检测的成本。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动紧固螺母调整支撑机构对安装板的支撑高度,在刮研检测时,按压安装板下降使显示剂层与工件表面接触,推动装置移动即可进行研点表示,使用简单方便。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在海绵板的顶端设置储液腔增加显示剂储存量,同时,密封凸边和凹槽的设置,增加刮研板与壳体闭合时的密封性,避免在刮研检测时显示剂滴落,提高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的海绵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的刮研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螺纹杆、3刮研板、4转轴、5储液腔、6紧固螺母、7弹簧、8安装板、9蓄电池、10电动推杆、11侧板、12限位滑杆、13壳体、14海绵板、15凹槽、16显示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板8,安装板8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蓄电池9,且安装板8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侧板11,两个侧板11侧面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4,且两个转轴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刮研板3,刮研板3的两侧均涂覆有显示剂层16,安装板8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推杆10,且电动推杆10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13,壳体13的内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海绵板14,安装板8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机构,装置中刮研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检测用显示剂层16,在使用时利用下方的显示剂层16对工件表面进行对研,使得工件表面研点显现,在刮研检测结束后,将刮研板3翻转使得另一面显示剂层16露出备用,损坏的显示剂层16移动至上方,利用电动推杆10带动壳体13下降,通过沾染显示剂的海绵板14对损坏的显示剂层16进行染色,使得刮研板3两侧的显示剂层16可以重复使用,提高刮研检测的效率,降低刮研检测的成本。本技术中,安装板8的顶端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把手,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拿持和移动;本技术中,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1、螺纹杆2、紧固螺母6和弹簧7,且两个螺纹杆2焊接于支撑板1的顶端两侧,弹簧7套接于螺纹杆2的外侧,紧固螺母6与螺纹杆2螺接,且紧固螺母6置于弹簧7的两端,安装板8的底部四角均开设有与螺纹杆2相适配的通孔,且支撑板1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滚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动紧固螺母6调整支撑机构对安装板8的支撑高度,在刮研检测时,按压安装板8下降使显示剂层16与工件表面接触,推动装置移动即可进行研点表示,使用简单方便;本技术中,壳体13的顶端四角均通过螺栓连接有限位滑管,且四个限位滑管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杆12,限位滑杆12的顶端通过螺栓与安装板8稳固连接,在壳体13运动的过程中,通过限位滑管和限位滑杆12的设置,对壳体13的运动轨迹进行有效限定,提高其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利用下方的显示剂层16对工件表面进行对研,使得工件表面研点显现,在刮研检测结束后,将刮研板3翻转使得另一面显示剂层16露出备用,损坏的显示剂层16移动至上方,利用电动推杆10带动壳体13下降,通过沾染显示剂的海绵板14对损坏的显示剂层16进行染色,使得刮研板3两侧的显示剂层16可以重复使用,提高刮研检测的效率,降低刮研检测的成本。实施例2参照图1-3,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海绵板14的顶端开设有储液腔5,且壳体13的顶端螺接有与储液腔5连通的加注口;刮研板3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凹槽15,且壳体13的底端边缘处设置有与凹槽15相适配的密封凸边。工作原理:在海绵板14的顶端设置储液腔5增加显示剂储存量,同时,密封凸边和凹槽15的设置,增加刮研板3与壳体13闭合时的密封性,避免在刮研检测时显示剂滴落,提高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上内容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电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蓄电池(9),且安装板(8)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侧板(1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11)侧面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4),且两个转轴(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刮研板(3),刮研板(3)的两侧均涂覆有显示剂层(16),所述安装板(8)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推杆(10),且电动推杆(10)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13),所述壳体(13)的内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海绵板(14),所述安装板(8)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蓄电池(9),且安装板(8)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侧板(1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11)侧面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4),且两个转轴(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刮研板(3),刮研板(3)的两侧均涂覆有显示剂层(16),所述安装板(8)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推杆(10),且电动推杆(10)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13),所述壳体(13)的内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海绵板(14),所述安装板(8)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8)的顶端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用刮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1)、螺纹杆(2)、紧固螺母(6)和弹簧(7),且两个螺纹杆(2)焊接于支撑板(1)的顶端两侧,弹簧(7)套接于螺纹杆(2)的外侧,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金世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