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52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溶胶机,包括:挤出机,挤出机具有挤胶通道;磨胶机,磨胶机具有磨胶腔体;多孔板,多孔板的两侧分别与挤出机和磨胶机连接,多孔板上开设有出胶孔和溶剂孔,出胶孔的两端分别与挤胶通道和磨胶腔体连通,溶剂孔与磨胶腔体连通,挤出机内的胶料经由出胶孔进入磨胶腔体内,并在磨胶腔体内与由溶剂孔通入的溶剂充分混合形成混合胶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破碎机到磨胶机之间的输送设备在传送碎胶过程中碎胶易粘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溶胶机
本技术涉及胶乳制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溶胶机。
技术介绍
传统制备胶乳的工艺,是先用破碎机把块状胶或带状胶破碎,再把破碎的胶输送至磨胶机,破碎的胶和溶剂一同喂入磨胶机,胶粒进一步研磨破碎并与溶剂充分混合,混合后的胶液再输送到带搅拌机的溶胶灌里,在溶胶罐继续搅拌促进乳化或溶解。如此的缺点是破碎机到磨胶机之间的输送设备在传送碎胶过程中碎胶易粘连,堵塞输送设备,同时磨胶机的溶剂容易外溢,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胶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破碎机到磨胶机之间的输送设备在传送碎胶过程中碎胶易粘连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溶胶机,包括:挤出机,挤出机具有挤胶通道;磨胶机,磨胶机具有磨胶腔体;多孔板,多孔板的两侧分别与挤出机和磨胶机连接,多孔板上开设有出胶孔和溶剂孔,出胶孔的两端分别与挤胶通道和磨胶腔体连通,溶剂孔与磨胶腔体连通,挤出机内的胶料经由出胶孔进入磨胶腔体内,并在磨胶腔体内与由溶剂孔通入的溶剂充分混合形成混合胶液。进一步地,出胶孔沿多孔板的轴向贯穿开设,溶剂孔沿多孔板的径向开设延伸至多孔板的中心处,并与多孔板朝向磨胶机的侧面连通。进一步地,出胶孔为锥形孔,且沿挤出机向磨胶机的方向,出胶孔的大小逐渐减小。进一步地,出胶孔包括:大径段,大径段与多孔板靠近挤胶通道的外侧连通;多个小径段,各小径段均与大径段连通,且小径段较大径段靠近磨胶腔体,小径段与多孔板靠近磨胶腔体的外侧连通,胶料依次经过大径段和小径段后进入磨胶腔体。进一步地,出胶孔和溶剂孔均为多个,各出胶孔和溶剂孔均沿多孔板的周向依次设置。进一步地,挤出机包括:机筒,机筒具有挤胶通道,挤胶通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螺杆,螺杆穿设在挤胶通道内,螺杆推动胶料由挤胶通道经出胶孔进入磨胶腔体。进一步地,磨胶机包括:机壳,机壳具有磨胶腔体;转子轴,转子轴的一端可转动地穿设在磨胶腔体内;转子,转子位于转子轴伸入磨胶腔体的一端,并与转子轴同步转动,磨胶腔体的内壁以及转子的外壁均设置有齿状的磨胶齿;驱动件,驱动件与转子轴驱动连接,并驱动转子轴和转子转动。进一步地,转子朝向多孔板的端面上设置有切胶刀,且切胶刀与出胶孔周向对齐,由出胶孔进入磨胶腔体内的胶条在切胶刀的切割下形成胶颗粒。进一步地,转子呈锥形并形成有第一斜面,机壳的内壁具有与第一斜面平行的第二斜面,且磨胶齿位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上。进一步地,溶胶机还包括:溶剂管,溶剂管与溶剂孔连通,并向磨胶腔体内通入溶剂;出液管,磨胶腔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出液口,出液管与出液口连通,混合后的混合胶液经出液口由出液管流出。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多孔板,多孔板的两侧直接与挤出机和磨胶机连接,配合多孔板上分别供胶料和溶剂通过的出胶孔和溶剂孔,从而使得挤出机挤出的胶料经由多孔板上的出胶孔直接进入到磨胶机中,在磨胶腔体中与由溶剂孔进入磨胶腔体的溶剂进行充分混合,这样挤出机与磨胶机通过多孔板直连,从而不需要在挤出机和磨胶机之间设置输送设备,也就避免了输送设备在传送碎胶过程中碎胶易粘连的问题,节省碎胶输送设备投资和输送设备的占地面积,并且挤出机与磨胶机直连也避免了溶剂的溢出暴露,减少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溶胶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P处的放大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溶胶机的多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的侧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挤出机;11、机筒;12、进料斗;13、螺杆;20、磨胶机;21、机壳;22、转子轴;23、转子;24、磨胶齿;25、驱动件;26、切胶刀;30、多孔板;31、出胶孔;311、大径段;312、小径段;32、溶剂孔;40、溶剂管;50、出液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破碎机到磨胶机之间的输送设备在传送碎胶过程中碎胶易粘连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溶胶机。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溶胶机,包括挤出机10、磨胶机20和多孔板30,挤出机10具有挤胶通道;磨胶机20具有磨胶腔体;多孔板30的两侧分别与挤出机10和磨胶机20连接,多孔板30上开设有出胶孔31和溶剂孔32,出胶孔31的两端分别与挤胶通道和磨胶腔体连通,溶剂孔32与磨胶腔体连通,挤出机10内的胶料经由出胶孔31进入磨胶腔体内,并在磨胶腔体内与由溶剂孔32通入的溶剂充分混合形成混合胶液。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多孔板30,多孔板30的两侧直接与挤出机10和磨胶机20连接,配合多孔板30上分别供胶料和溶剂通过的出胶孔31和溶剂孔32,从而使得挤出机10挤出的胶料经由多孔板30上的出胶孔31直接进入到磨胶机20中,在磨胶腔体中与由溶剂孔32进入磨胶腔体的溶剂进行充分混合,这样挤出机10与磨胶机20通过多孔板30直连,从而不需要在挤出机10和磨胶机20之间设置输送设备,也就避免了输送设备在传送碎胶过程中碎胶易粘连的问题,节省碎胶输送设备投资和输送设备的占地面积,并且挤出机10与磨胶机20直连也避免了溶剂的溢出暴露,减少了安全隐患。如图2和图3所示,多孔板30呈圆盘状,挤胶通道与磨胶腔体均呈圆筒形,且三者同轴设置,多孔板30上的出胶孔31沿多孔板30的轴向贯穿开设,从而使得挤胶通道与磨胶腔体之间通过出胶孔31连通,溶剂孔32沿多孔板30的径向由多孔板30的圆周外侧开设延伸至多孔板30的中心处,并在中心处与多孔板30朝向磨胶机20的侧面连通,而且溶剂孔32与出胶孔31之间分隔不连通,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溶剂孔32方便地向磨胶腔体中通入溶剂,另一方面在胶料进入到磨胶腔体之前溶剂不会对胶料产生影响,保证胶料正常挤入到磨胶腔体中。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出胶孔31为锥形孔,且沿挤出机10向磨胶机20的方向,出胶孔31的大小逐渐减小,这样,在挤出机10将胶料挤压经过出胶孔31时,胶料在出胶孔31的形状作用下形成细条状的胶条进入到磨胶腔体内,从而减小胶料进入到磨胶腔体内的大小,有利于溶剂充分混合。在本实施例中,出胶孔31包括大径段311和多个小径段312,其中大径段311的直径大于小径段3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挤出机(10),所述挤出机(10)具有挤胶通道;/n磨胶机(20),所述磨胶机(20)具有磨胶腔体;/n多孔板(30),所述多孔板(30)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挤出机(10)和所述磨胶机(20)连接,所述多孔板(30)上开设有出胶孔(31)和溶剂孔(32),所述出胶孔(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挤胶通道和所述磨胶腔体连通,所述溶剂孔(32)与所述磨胶腔体连通,所述挤出机(10)内的胶料经由所述出胶孔(31)进入所述磨胶腔体内,并在所述磨胶腔体内与由所述溶剂孔(32)通入的溶剂充分混合形成混合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挤出机(10),所述挤出机(10)具有挤胶通道;
磨胶机(20),所述磨胶机(20)具有磨胶腔体;
多孔板(30),所述多孔板(30)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挤出机(10)和所述磨胶机(20)连接,所述多孔板(30)上开设有出胶孔(31)和溶剂孔(32),所述出胶孔(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挤胶通道和所述磨胶腔体连通,所述溶剂孔(32)与所述磨胶腔体连通,所述挤出机(10)内的胶料经由所述出胶孔(31)进入所述磨胶腔体内,并在所述磨胶腔体内与由所述溶剂孔(32)通入的溶剂充分混合形成混合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孔(31)沿所述多孔板(30)的轴向贯穿开设,所述溶剂孔(32)沿所述多孔板(30)的径向开设延伸至所述多孔板(30)的中心处,并与所述多孔板(30)朝向所述磨胶机(20)的侧面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孔(31)为锥形孔,且沿所述挤出机(10)向所述磨胶机(20)的方向,所述出胶孔(31)的大小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孔(31)包括:
大径段(311),所述大径段(311)与所述多孔板(30)靠近所述挤胶通道的外侧连通;
多个小径段(312),各所述小径段(312)均与所述大径段(311)连通,且所述小径段(312)较所述大径段(311)靠近所述磨胶腔体,所述小径段(312)与所述多孔板(30)靠近所述磨胶腔体的外侧连通,所述胶料依次经过所述大径段(311)和所述小径段(312)后进入所述磨胶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孔(31)和所述溶剂孔(32)均为多个,各所述出胶孔(31)和所述溶剂孔(32)均沿所述多孔板(30)的周向依次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一青薄夫修陈亮吴元兴刘树明
申请(专利权)人:软控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