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硝催化剂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6498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脱硝催化剂制备系统,其包括反应釜;反应釜内置螺旋搅拌桨与超声波分散器;在反应釜上有进料口及出料通道;反应釜顶部通过输出管道连接有硝酸铜溶液罐与无水乙醇输出罐;出料通道连接有焙烧炉的进料口,焙烧炉下料口连接传送带,传送带另一端连接反应釜的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硝催化剂制备系统
本技术涉及脱硝催化剂制备系统,Cu-Ce/CeSAPO-34脱硝催化剂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伴随我国重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工业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工业烟气主要成份中的NOx是大气细颗粒物(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产生的重要前躯体,同时NOx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严重损害人体健康、降低大气能见度、破坏农作物和植被,是危害巨大的污染源之一。而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是当下商业应用最成熟、最广泛的固定源烟气脱硝技术,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催化剂是该技术的关键部分,目前商业应用的催化剂是钒钨钛,但由于该催化剂存在反应温窗窄、N2选择性差、二次污染等问题将逐步被高效的环境友好型催化剂所取代。小孔菱沸石结构的Cu-SAPO-34催化剂因其价格低廉且NOx转化率高、温度窗口宽、N2选择性高及高温热稳定性高等特点,而备受关注。但在含硫气氛(SO2、SO3)中SO3会使Cu-SAPO-34催化剂CHA结构由于脱铝而破坏,同时硫化气氛条件下SO2与SCR气氛和Cu-SAPO-34催化剂作用生成的硫酸盐类物质将造成催化剂活性组分Cu2+的降低甚至掩盖活性位,进而造成催化剂失活,此缺陷成为制约该催化剂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因此制备一种高效清洁且抗硫能力优异的催化剂在烟气净化方面有很大应用前景。据文献报道,我们注意到Ce、Ti等呈现碱性的元素或者氧化物,具有的不同可变价态,以及良好的还原能力与较强的氧储存和转移能力同时可以减少硫氧化物和硫酸盐等类物质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或可以作为结构保护剂抑制骨架脱铝发生,降低硫对催化剂分子的毒害。研究发现Cu-Ce/CeSAPO-34脱硝催化剂为高效环境友好型催化剂,目前急需一种Cu-Ce/CeSAPO-34脱硝催化剂的制备系统能够实现大批量生产。在Cu-Ce/CeSAPO-34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制备过程中需要反应釜中反应,反应反应完毕后需要焙烧使Cu、Ce分别和CeSAPO-34稳固结合,因为需要多次焙烧,焙烧完毕后需要再次加入到反应釜中再次反应,如果不能连续生产,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Cu-Ce/CeSAPO-34脱硝催化剂制备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硝催化剂制备系统,包括反应釜;反应釜内置螺旋搅拌桨与超声波分散器;在反应釜上有进料口及出料通道;反应釜顶部通过输出管道连接有硝酸铜溶液罐与无水乙醇输出罐;出料通道连接有焙烧炉的进料口,焙烧炉下料口连接传送带,传送带另一端连接反应釜的进料口;在反应釜上端设置有冷凝套管,冷凝套管连接有乙醇收集罐;在螺旋搅拌桨下端倾斜设置有导向拨动斜板,出料通道在反应釜下端沿切向方向设置;导向拨动斜板与出料通道对应;在出料通道内设置有出口搅龙,在出料通道下出口设置有固定网孔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反应釜包括用来进冷水和热水调节温度的夹套;在进料口上设置有上封盖。在焙烧炉上端通过回转轴承设置有旋转盘,旋转盘下端中心处通过轴承连接有中心被动搅拌桨;在旋转盘下端分度连接有主动旋转轴,在主动旋转轴上套装有主动旋转拨齿;主动旋转拨齿的齿面间歇性与中心被动搅拌桨接触。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一反应釜和焙烧炉的连接,实现连续化生产。本技术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反应釜;2、螺旋搅拌桨;3、超声波分散器;4、导向拨动斜板;5、出料通道;6、出口搅龙;7、固定网孔盘;8、焙烧炉;9、传送带;10、硝酸铜溶液罐;11、无水乙醇输出罐;12、冷凝套管;13、乙醇收集罐;14、旋转盘;15、主动旋转轴;16、主动旋转拨齿;17、中心被动搅拌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脱硝催化剂制备系统,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内置螺旋搅拌桨2与超声波分散器3;在反应釜1上有进料口及出料通道5;反应釜1顶部通过输出管道连接有硝酸铜溶液罐10与无水乙醇输出罐11;出料通道5连接有焙烧炉8的进料口,焙烧炉8下料口连接传送带9,传送带9另一端连接反应釜1的进料口;在反应釜1上端设置有冷凝套管12,冷凝套管12连接有乙醇收集罐13;在螺旋搅拌桨2下端倾斜设置有导向拨动斜板4,出料通道5在反应釜1下端沿切向方向设置;导向拨动斜板4与出料通道5对应;在出料通道5内设置有出口搅龙6,在出料通道5下出口设置有固定网孔盘7。反应釜1包括用来进冷水和热水调节温度的夹套;在进料口上设置有上封盖。在焙烧炉8上端通过回转轴承设置有旋转盘14,旋转盘14下端中心处通过轴承连接有中心被动搅拌桨17;在旋转盘14下端分度连接有主动旋转轴15,在主动旋转轴15上套装有主动旋转拨齿16;主动旋转拨齿16的齿面间歇性与中心被动搅拌桨17接触。反应釜1通过进料口进行添加物料,螺旋搅拌桨2正向旋转,从而将底部的物料向上挑起来,从而实现充分搅拌,干燥,超声波分散器3进一步进行分散,导向拨动斜板4正向旋转时避免物料堵塞出料通道5,当搅拌干燥均匀后,螺旋搅拌桨2正向旋转,从而将物料下压搅拌,并利用导向拨动斜板4将物料推送入出料通道5,出口搅龙6搅拌使得物料在通道内输送,避免堵塞,并通过固定网孔盘7的挤压,实现对物料的细化与粉碎后进入焙烧炉8,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焙烧,传送带9将冷却后的焙烧物料反向提升输送给反应釜,硝酸铜溶液罐10通过泵体实现输入,无水乙醇输出罐11可以通过真空泵等实现收集,冷凝套管12实现对收集的乙醇进行冷凝回收到乙醇收集罐13。作为另一改进,旋转盘14旋转,带动主动旋转轴15主动旋转,并利用套装的主动旋转拨齿16与中心被动搅拌桨17侧端进行间歇性接触或分离实现,实现不同速率的搅拌,主动旋转轴15为静止状态,通过主动旋转拨齿16齿面与中心被动搅拌桨17撞击来驱动,当撞击之后,由于主动旋转拨齿16受力自转其齿根与之分离,其设计巧妙。实现差速搅拌。本技术的Cu-Ce/CeSAPO-34脱硝催化剂制备系统,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带夹套和冷凝套管;所述夹套用来进冷水和热水调节温度;所述反应釜内有螺旋搅拌桨和超声波分散器;所述反应釜上有进料口和出料通道,进料口上设置有上封盖(固体物料从进料口进)。反应釜上方设置有硝酸铜溶液罐和无水乙醇罐,硝酸铜溶液罐和无水乙醇罐和反应釜通过管道连通。焙烧炉进料口位于反应釜出料通道下端,所述焙烧炉下料口连接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连接反应釜进料口。在反应釜上封盖电动控制开启。冷凝套管连接乙醇收集罐。实施例1,在室温下向反应釜内加入硝酸铜溶液(质量分数为50%的水溶液)和无水乙醇,搅拌30分钟,从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硝催化剂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n反应釜(1)内置螺旋搅拌桨(2)与超声波分散器(3);/n在反应釜(1)上有进料口及出料通道(5);/n反应釜(1)顶部通过输出管道连接有硝酸铜溶液罐(10)与无水乙醇输出罐(11);/n出料通道(5)连接有焙烧炉(8)的进料口,焙烧炉(8)下料口连接传送带(9),传送带(9)另一端连接反应釜(1)的进料口;/n在反应釜(1)上端设置有冷凝套管(12),冷凝套管(12)连接有乙醇收集罐(13);/n在螺旋搅拌桨(2)下端倾斜设置有导向拨动斜板(4),出料通道(5)在反应釜(1)下端沿切向方向设置;导向拨动斜板(4)与出料通道(5)对应;/n在出料通道(5)内设置有出口搅龙(6),在出料通道(5)下出口设置有固定网孔盘(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硝催化剂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
反应釜(1)内置螺旋搅拌桨(2)与超声波分散器(3);
在反应釜(1)上有进料口及出料通道(5);
反应釜(1)顶部通过输出管道连接有硝酸铜溶液罐(10)与无水乙醇输出罐(11);
出料通道(5)连接有焙烧炉(8)的进料口,焙烧炉(8)下料口连接传送带(9),传送带(9)另一端连接反应釜(1)的进料口;
在反应釜(1)上端设置有冷凝套管(12),冷凝套管(12)连接有乙醇收集罐(13);
在螺旋搅拌桨(2)下端倾斜设置有导向拨动斜板(4),出料通道(5)在反应釜(1)下端沿切向方向设置;导向拨动斜板(4)与出料通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仲会金湓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