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压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33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压滤机,其包括框架组件、支撑架、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框架组件包括行走机构和设有接缝的滤布,滤布设于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多个使得滤布蜿蜒设置的行走框架,行走框架的上方设有挤压框架,行走框架的左右两侧相对于挤压框架的左右两侧凸出设置;支撑架设为至少一个,支撑架设于行走框架;检测装置设于支撑架,检测装置的检测端朝向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设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接缝是否移动至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和行走机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压滤机,以达到接缝的检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和防止物料泄漏的优点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压滤机
本技术涉及压滤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压滤机。
技术介绍
目前,压滤机是固液分离领域无可替代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采用正压力将过滤介质中的水分强制排出。目前,压滤机具有卧式压滤机和立式压滤机两种机型,卧式压滤机因其结构特点无法实现全自动运行,如滤布无法彻底自动清理,滤饼必须人工辅助脱落,因此,卧式压滤机的应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立式压滤机可以实现全自动进料、全自动挤压过滤检测、全自动滤布清洗和滤饼全自动脱落,因此,立式压滤机的应用范围广泛。在专利技术人已知的相关技术中,立式压滤机包括框架组件和料仓,框架组件包括行走机构和设有接缝的滤布,滤布设于所述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多个使得滤布蜿蜒设置的行走框架,行走框架的上方设有挤压框架,挤压框架沿滤布行走方向设置的左右两侧相对于所述挤压框架沿滤布行走方向设置的左右两侧凸出设置。立式压滤机的压滤过程主要有静压力过滤、隔膜挤压、滤饼洗涤、二次挤压、高压风穿饼干燥和卸饼等环节,其中,在卸饼环节,滤布在行走机构的带动下往靠近料仓的方向移动,物料在滤布的带动下下落至料仓。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滤布的静止一般由操作人员手动控制,当操作人员观察到接缝位于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时,操作人员控制行走机构停止工作,但是,此过程不能实现滤布静止的自动化,人工观察的效率非常低下,费时费力,而且滤布静止效果不佳,当操作人员观察错误时,接缝移动至行走框架内时,从而在进行下一个压滤过程时,物料会从接缝处泄漏,进而造成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压滤机,以达到对接缝的检测过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和防止物料泄漏的优点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压滤机,其包括: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行走机构和设有接缝的滤布,所述滤布设于所述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多个使得所述滤布蜿蜒设置的行走框架,所述行走框架的上方设有挤压框架,所述行走框架的左右两侧相对于所述挤压框架的左右两侧凸出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为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行走框架;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端朝向所述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设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接缝是否移动至所述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行走机构电连接,以在所述接缝移动至所述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时控制所述行走机构停止运行。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设于所述行走框架,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连杆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检测装置的安装孔。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相连以形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杆设于所述行走框架的前侧,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二杆体朝向所述行走框架的后侧设置,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第二杆体。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在所述行走框架的前侧,所述第一连杆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紧固件上。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设有U型槽,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U型槽与所述行走框架的前侧连接,且所述第一紧固件的直径小于所述U型槽的深度。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第二杆体连接,所述防护板覆盖于所述检测装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连以形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杆体连接,且所述第一板体对应所述第一杆体的部分朝外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板体覆盖所述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板体往远离所述行走框架设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设为多个。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缝设为一个。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缝设为多个,当其中一个所述接缝位于所述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时,其余所述接缝位于所述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为接近开关。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压滤机,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当该立式压滤机处于卸饼状态时,相邻的行走框架之间处于打开的状态,滤布处于行走状态,当接缝行走至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时,检测装置检测到接缝的金属丝,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滤布停止移动,由此,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观察接缝是否位于移动至行走框架的外表,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实现接缝检测的自动化、提高对接缝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以及使得接缝能准确地移动至预设的位置,保证了物料在每个压滤过程都不会被浪费,避免由于在上一个压滤过程的卸饼环节结束时,接缝移动至行走框架内,从而物料在下个压滤过程中从接缝中泄漏;此外,通过设置检测装置,减少了人工参与检测过程,从而降低了接缝检测的成本,进而提高了立式压滤机的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式压滤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在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框架组件;11、行走机构;111、行走框架;112、挤压框架;12、滤布;2、支撑架;21、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21、第一杆体;222、第二杆体;23、防护板;231、第一板体;232、第二板体;3、检测装置;4、料仓;5、安装孔;6、第一紧固件;7、第二紧固件;8、U型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式压滤机,其包括框架组件1、支撑架2、检测装置3、料仓4和控制装置,框架组件1包括行走机构11和设有接缝的滤布12,滤布12设于行走机构11,行走机构11包括多个使得滤布12蜿蜒设置的行走框架111,行走框架111的上方设有挤压框架112,行走框架111的左右两侧相对于挤压框架112的左右两侧凸出设置;支撑架2设为至少一个,支撑架2设于行走框架111;检测装置3设于支撑架2,检测装置3的检测端朝向行走框架111的左侧或者右侧设置,检测装置3用于检测接缝是否移动至行走框架111的左侧或者右侧;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3和行走机构11电连接,以在接缝移动至行走框架111的左侧或者右侧时控制行走机构11停止运行。基于上述设置,当该立式压滤机处于卸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行走机构和设有接缝的滤布,所述滤布设于所述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多个使得所述滤布蜿蜒设置的行走框架,所述行走框架的上方设有挤压框架,所述行走框架的左右两侧相对于所述挤压框架的左右两侧凸出设置;/n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为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行走框架;/n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端朝向所述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设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接缝是否移动至所述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n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行走机构电连接,以在所述接缝移动至所述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时控制所述行走机构停止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行走机构和设有接缝的滤布,所述滤布设于所述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多个使得所述滤布蜿蜒设置的行走框架,所述行走框架的上方设有挤压框架,所述行走框架的左右两侧相对于所述挤压框架的左右两侧凸出设置;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为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行走框架;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端朝向所述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设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接缝是否移动至所述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行走机构电连接,以在所述接缝移动至所述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时控制所述行走机构停止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设于所述行走框架,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行走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连杆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检测装置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相连以形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杆设于所述行走框架的前侧,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二杆体朝向所述行走框架的后侧设置,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第二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正雨孙乐乐冯碧波邬存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