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566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液晶面板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以检测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包括集成电路与显示单元,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移除集成电路;将液晶面板放置于检测平台;以探针接触液晶面板的线缺陷处;通过探针导入测试信号至显示单元;以及根据显示单元所输出的图像信号判定检测结果,以此判断显示单元是否为不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方法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液晶面板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器技术快速的进步与演进,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ray tube,CRT)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轻、薄、短、小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由于液晶显示器具有显示质量高、能源消耗低及无辐射等优点,使得液晶显示器大量地被应用于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计算机、数码摄影机、数码相机、计算机屏幕以及液晶电视等通信、信息或消费性电子产品之中。图1为公知液晶显示器A1,其包括液晶显示单元(cell)A11、以卷带式晶粒接合技术(tape automated bonding,TAB)、晶粒玻璃接合技术(chip onglass,COG)或晶粒软模接合技术(chip on film,COF)进行封装的多个封装结构A12,以及多个电路板A13。每一封装结构A12均具有一驱动集成电路芯片(liquid crystal driver IC chip)A121,用以驱动液晶显示单元A11的液晶层。当液晶显示器A1无法正常显示图像时,可能是液晶显示单元A11受损而无法正常显示图像,也可能驱动集成电路芯片A121受损或有缺陷,因而无法依照信号正确地驱动液晶显示单元A11,导致液晶显示单元A11无法正常显示图像。根据公知技术,为了判断究竟是液晶显示单元A11或是驱动集成电路芯片A121的缺陷而发生线缺陷,必须先移除电路板A13上的驱动集成电路芯片A121,再重新安装另一个新的驱动集成电路芯片A121。若液晶显示器A1可正常显示图像,则判定被移除的驱动集成电路芯片A121缺陷或是封装制程缺陷而造成液晶显示器A1无法正常显示图像。反之,若液晶显示器A1依然无法正常显示图像,则判定液晶显示单元A11为缺陷品。前述的移除或安装驱动集成电路芯片,其实施方式是通过整体移除或安装封装结构而完成,以下所述相同。此检测方式虽能判断液晶显示器A1无法正常显示图像的原因,但必须耗费人力于机台重新安装另一个驱动集成电路芯片A121,如此不仅造成人力、机台以及驱动集成电路芯片A121的浪费,并使整个测试流程耗费相当多的时间,进而使得液晶显示器A1的测试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改善液晶显示器A1的测试方法,以减少重新安装另一个驱动集成电路芯片A121所造成的浪费,进而解决液晶显示器A的测试成本过高的缺点,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待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液晶面板检测方法,用以检测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包括集成电路与显示单元(cell),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移除集成电路;将液晶面板放置于检测平台;以探针接触液晶面板的线缺陷处;通过探针导入测试信号至显示单元;以及根据显示单元所输出的图像信号判定检测结果。如此,即可了解显示单元是否为不良。本专利技术也揭示了一种液晶面板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包括集成电路、显示单元(cell)以及至少一对位标记,液晶面板于检测前预先移除集成电路,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用以承载液晶面板;对位模块,用以抓取对位标记;以及探针,其与对位模块连接,通过对位模块抓取对位标记而对准液晶面板的线缺陷处,用以导入测试信号至显示单元,并根据显示单元所输出的图像信号判定检测结果。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在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待检测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检测方法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检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功效,以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说明如下。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检测装置2的示意图。图3为液晶面板检测装置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待检测液晶面板10的示意图。液晶面板10具有显示单元(cell)11,并于显示单元11侧边设有印刷电路板12。显示单元11与印刷电路板12之间连接有多个集成电路13,用以将印刷电路板12所接受的外部信号转换为显示单元11所能接受的信号。集成电路13可通过卷带式晶粒接合技术(TAB)、晶粒玻璃接合技术(COG)或晶粒软模接合技术(COF)进行封装。此外,液晶面板10设有至少一对位标记14,如图5所示。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20,用以承载液晶面板10,其中检测平台20可呈一倾斜角度,以方便检测人员观察液晶面板10的检测结果而判断缺陷原因;对位模块21,用以抓取液晶面板10的对位标记14,且对位模块包括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 Device,CCD);以及探针22,其与对位模块21连接,通过对位模块21抓取对位标记14而对准液晶面板10的线缺陷处,用以导入测试信号至显示单元11,并根据显示单元11所输出的图像信号判定检测结果。探针22设置于检测平台20一端的上方,并可于探针22的两侧设置对位模块21。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抵压柱23,用以抵压探针22而调整探针22与液晶面板10的接触程度。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移动架24,用以固定探针22与抵压柱23,并于移动架24上设置位移模块25,用以移动探针22,其中位移模块25包括蜗轮蜗杆组25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的检测方法流程图。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检测方法包括步骤(a)移除集成电路13;步骤(b)将液晶面板10放置于检测平台20上;步骤(c)以探针22接触液晶面板10的线缺陷处; 步骤(d)通过探针22导入测试信号至显示单元11;以及步骤(e)根据显示单元11所输出的图像信号判定检测结果。具体检测过程结合图7说明如下如图7所示,当液晶面板10于发现线缺陷的情况下,若无法判定是显示单元11或是集成电路13不良,先将集成电路13自液晶面板10上移除,再将液晶面板10放置于检测平台20上。调整位移模块25,使蜗轮蜗杆组251带动探针22移至液晶面板10已移除集成电路13的位置处,并通过对位模块21抓取液晶面板10的对位标记14而进行对位。对位完成后,再通过抵压探针22调整探针22与液晶面板10的接触程度,即可由探针22将与集成电路13转换的信号相同的测试信号导入显示单元11,以驱动显示单元11输出图像信号。待显示单元11依据测试信号输出图像信号后,测试人员比较显示单元11输出的图像信号与基准信号,若输出的图像信号与基准信号的比较结果指出显示单元11为正常,则判定集成电路13为良好;若显示单元11输出的图像信号与基准信号的比较结果指出显示单元11为异常,则判定显示单元11为不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检测方法,在移除集成电路13后,直接以探针22导入测试信号至显示单元11,并根据显示单元11所输出的图像信号判定检测结果,以此解决公知测试方式因重新安装集成电路所造成人力、机台等浪费,并减少液晶面板的测试时间,同时解决公知测试方式测试成本过高的缺点。虽然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以优选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所作一些更动与润饰,都应涵盖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畴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面板的检测方法,用以检测液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面板的检测方法,用以检测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包括集成电路与显示单元,该检测方法包括:(a)移除该集成电路;(b)将该液晶面板放置于检测平台;(c)以探针接触该液晶面板的线缺陷处;(d)通过该探针导入测 试信号至该显示单元;及(e)根据该显示单元所输出的图像信号判定检测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