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5268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溴化铅铯基材料、金属氟盐和碳材料为起始原料;先溴化铅铯基材料与金属氟盐混合、热处理;再与碳材料和低熔点氟盐混合、再热处理,获得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该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电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广泛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便携式电源。锂离子电池由正极、隔膜、负极和电解质组成。因此负极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负极材料由于石墨能量密度低(372mAh/g)、高倍充放电能力差等缺点,已无法适应高能量、高功率的轻便型锂离子电池研发与应用。因此,开发高性能的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新型无机钙钛矿材料因光学性能优异而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等领域得到应用。新型无机钙钛矿材料为立方晶体结构,具有特殊的八面体晶格,晶格空隙大,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嵌出,而且在锂离子嵌出过程中,钙钛矿晶体结构变形很小;即在充放电过程中钙钛矿材料的体积变化小。专利1(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CsPbBr3/CNT钙钛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9110996257)首次报道了CsPbBr3/CNT钙钛矿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锂离子电池应用;以碳纳米管为导电载体,原位生长CsPbBr3,利用碳纳米管的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多孔结构等优点,克服了CsPbBr3导电性差的缺点,实现CsPbBr3/CNT的协同作用,获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但是,纯CsPbBr3材料电化学性能差,而且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快,其原因在于:CsPbBr3中溴易与锂反应而导致八面体晶格结构破坏。因此解决CsPbBr3在充放电过程中稳定存在是实现其在锂离子电池应用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溴化铅铯基材料、金属氟盐和碳材料为起始原料;先溴化铅铯基材料与金属氟盐混合、热处理,再与碳材料和低熔点氟盐混合、再热处理,获得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溴化铅铯基材料为溴化铅铯或以溴化铅铯为主的混合物的一种;金属氟盐为氟化锂、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钙、氟化镁、氟化锶、氟化钡、氟化亚铁和低熔点氟盐的两种或多种,且必须含有至少一种低熔点氟盐;低熔点氟盐为氟化亚锡、氟化亚锗、氟化亚锑的一种或两种;金属氟盐为溴化铅铯摩尔比的0.0001-0.3;碳材料为大孔径的石墨、石墨烯、介孔碳、碳微球的一种或两种;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称量一定质量的溴化铅铯基材料、金属氟盐,混合搅拌;2)将步骤1)中产物加热至250-800℃,氩气气氛保护,恒温2-10h;再冷却至常温;3)将步骤2)中产物与碳混合搅拌;碳与溴化铅铯基材料的摩尔比为0.2-2;4)将步骤3)中产物与一定质量的低熔点氟盐混合;再升温至250-600℃,氩气气氛保护,恒温5-50h;再冷却至常温;获得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所述的溴化铅铯基材料中Cs位、Pb位和Br位的两种或三种被部分替代;所述的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结构保持稳定。在此进一步申明,本专利提出的溴化铅铯基材料为CsPbBr3,CsPbBr6,CsPb2Br5,Cs4PbBr6的一种,也包括其它化学计量比的溴化铅铯;也包括不同化学计量比的溴化铅铯混合物;本专利提出的以溴化铅铯为主的混合物,即包括溴化铅铯与其它材料的混合物,也包括采用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不纯溴化铅铯。在此进一步申明,本专利制备的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利用金属氟盐部分替代溴化铅铯中的Cs位、Pb位和Br位,并在制备过程中通过两步加热步骤实现;第一步加热过程主要以取代Cs位和Br位为主;第二步加热过程主要以取代Pb位和Br位为主,并实现溴化铅铯基材料在碳表面均匀分散。在此进一步申明,本专利设计的金属氟盐,并不完全用于替代溴化铅铯中的Cs位、Pb位和Br位,可能还有部分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溴化铅铯基材料/碳表面,有利于形成SEI,保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和导电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的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制备工艺简单、工序可控、可产业化生产;2)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结构稳定,具有很好的循环性能;3)金属氟盐和碳的协同作用,有利于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嵌入/脱出。极大提高了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4)该材料制备方法新颖,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实例1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1)0.01molCsPbBr3,0.001molLiF,0.0015molSnF2,0.01mol石墨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称量0.01molCsPbBr3、0.001molLiF,0.0005molSnF2,混合搅拌;2)将步骤1)中产物加热至400℃,氩气气氛保护,恒温5h;再冷却至常温;3)将步骤2)中产物与0.01mol石墨、0.001molSnF2搅拌混合;4)将步骤3)中产物升温至350℃,氩气气氛保护,恒温5h;再冷却至常温;获得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该铅基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在5Ag-1电流密度下和500次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容量。实例2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2)0.01molCsPbBr6,0.001molKF,0.0015molSnF2,0.01mol石墨烯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称量0.01molCsPbBr6、0.001molKF,0.0005molSnF2,混合搅拌;2)将步骤1)中产物加热至350℃,氩气气氛保护,恒温5h;再冷却至常温;3)将步骤2)中产物与0.005mol石墨烯、0.001molSnF2搅拌混合;4)将步骤3)中产物升温至300℃,氩气气氛保护,恒温10h;再冷却至常温;获得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该铅基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在5Ag-1电流密度下和500次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容量。实例3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3)0.005molCsPbBr3,0.005molCsPbBr6,0.001molNaF,0.0015molSnF2,0.01mol石墨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称量0.005molCsPb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溴化铅铯基材料、金属氟盐和碳材料为起始原料;先溴化铅铯基材料与金属氟盐混合、热处理,再与碳材料和低熔点氟盐混合、再热处理,获得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溴化铅铯基材料为溴化铅铯或以溴化铅铯为主的混合物的一种;金属氟盐为氟化锂、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钙、氟化镁、氟化锶、氟化钡、氟化亚铁和低熔点氟盐的两种或多种,且必须含有至少一种低熔点氟盐;低熔点氟盐为氟化亚锡、氟化亚锗、氟化亚锑的一种或两种;金属氟盐为溴化铅铯摩尔比的0.0001-0.3;碳材料为大孔径的石墨、石墨烯、介孔碳、碳微球的一种或两种;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n1)称量一定质量的溴化铅铯基材料、金属氟盐,混合搅拌;/n2)将步骤1)中产物加热至250-8000C,氩气气氛保护,恒温2-10h;再冷却至常温;/n3)将步骤2)中产物与碳混合搅拌;碳与溴化铅铯基材料的摩尔比为0.2-2;/n4)将步骤3)中产物与一定质量的低熔点氟盐混合;再升温至250-6000C,氩气气氛保护,恒温5-50h;再冷却至常温;获得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溴化铅铯基材料、金属氟盐和碳材料为起始原料;先溴化铅铯基材料与金属氟盐混合、热处理,再与碳材料和低熔点氟盐混合、再热处理,获得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复合电极材料;溴化铅铯基材料为溴化铅铯或以溴化铅铯为主的混合物的一种;金属氟盐为氟化锂、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钙、氟化镁、氟化锶、氟化钡、氟化亚铁和低熔点氟盐的两种或多种,且必须含有至少一种低熔点氟盐;低熔点氟盐为氟化亚锡、氟化亚锗、氟化亚锑的一种或两种;金属氟盐为溴化铅铯摩尔比的0.0001-0.3;碳材料为大孔径的石墨、石墨烯、介孔碳、碳微球的一种或两种;一种金属氟盐改性溴化铅铯基材料/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江行谢文青张军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