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型材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945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型材生产线,包括:加热炉、挤压机、牵引机、冷却线和拉直机。所述加热炉通过烟气循环装置将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的热量循环利用;所述挤压机通过中板上的挤压杆,配合所述挤压筒装置和前梁的挤压模具,将铝棒挤压成型,从前端将成型铝型材送出到牵引辊道上;通过牵引机的夹持组件将铝型材夹持牵引沿所述牵引辊道往前输送;最后通过拉直机的固定夹持装置和移动夹持装置将铝型材的前后两端夹紧拉直在所述冷却线上进行降温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铝型材生产线布局合理,设备的使用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人力成本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铝型材制造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型材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铝型材生产线。
技术介绍
铝型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空间十分巨大,随着基建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铝型材行业的产量和需求量也迅猛增长。铝型材一般采用挤压工艺进行生产制造。在生产过程中需先对原料铝棒进行加热后,通过挤压成型机上的热挤压模具进行挤压成型,再通过冷却装置进行定型冷却。传统的挤压成型生产线需同时配备多名操作人员协同配合完成相关的工序步骤,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挤出效率低,产品出料冷却时无相应的限位定型结构,产品外形易发生变形扭曲,产品质量不稳定,能源消耗量大,自动化程度低且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现有的铝型材生产,针对不同工艺流程的加工处理要求,会设计相应的加工生产线,目前的生产线在操作应用时,各个设备连线程度不高,布局不合理,占用空间大,生产效率较低,自动化程度低,人力成本、设备投资成本和管理维护成本都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型材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铝型材生产线,包括:挤压机,所述挤压机由后往前依次设有后梁、中板装置、挤压筒装置和前梁,所述前梁和后梁通过固定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中板装置和挤压筒装置均沿前后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前梁和后梁之间,所述中板装置和挤压筒装置分别通过液压缸组件和移载油缸驱动前后滑动,所述前梁设有挤压模具,所述挤压筒装置设有挤压腔,所述中板装置设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模具的前方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牵引辊道;加热炉,所述加热炉设有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设有输送装置和燃烧装置,所述加热炉设于所述挤压机的旁侧,所述加热炉和挤压机之间设有上料机械手;牵引机,所述牵引机包括牵引导轨、夹持牵引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牵引导轨与所述牵引辊道平行设置,所述夹持牵引装置包括牵引主体、夹持臂和拔模油缸,所述牵引主体滑动安装于所述牵引导轨,所述夹持臂设于所述牵引辊道的上方,所述夹持臂设有朝后设置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臂与牵引主体之间通过两个摆动连杆活动连接,所述夹持臂、牵引主体和摆动连杆呈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所述夹持臂与牵引主体保持平行,所述拔模油缸固定安装于所述牵引主体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臂往后摆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牵引主体沿牵引导轨前后滑动;冷却线,所述冷却线设于所述牵引辊道前段的旁侧,所述冷却线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传送机构,多个所述传送机构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拉直机,所述拉直机包括拉直轨道、固定夹持装置和移动夹持装置,所述拉直轨道固定设于所述冷却线的下方,所述固定夹持装置设于拉直轨道的前方,所述移动夹持装置沿所述拉直轨道滑动安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铝棒原料进入所述加热炉后,所述输送装置将其沿加热通道往前输送,所述燃烧装置将铝棒原料加热,使其温度达到挤压工艺的要求。完成加热的铝棒原料通过上料机械手搬运到挤压机,通过移载油缸以及液压缸组件分别带动挤压筒装置和中板装置,使得挤压杆、挤压腔以及挤压模具相配合完成挤压动作,将铝棒原料挤压成型为铝型材。从挤压机挤出的铝型材通过牵引机在牵引辊道上往前牵引输送:通过摆动连杆使得所述夹持臂能够与牵引主体反生相对摆动的同时又能保持水平,方便根据需要调整所述夹持臂的位置,为拔模动作和双牵引机的交替动作提供基础。所述夹持臂的夹持组件将铝型材夹持固定之后,通过拔模油缸带动所述夹持臂往后运动,使得铝型材与挤出模具相对运动而达到拔模效果。铝型材到达牵引辊道前段时通过冷却线的传送机构转移到冷却线上进行冷却处理,冷却过程中通过拉直机的固定夹持装置和移动夹持装置分别将铝型材的前后两端夹持拉直,所述移动夹持装置能沿拉直轨道移动以适应不同长度的铝型材拉直需求。本专利技术的铝型材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各个设备的连线程度高,铝型材的生产效率高且节省人力,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也得到大大提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梁和挤压筒装置之间还设有压余剪装置,所述压余剪装置设于所述挤压模具的后端上方,所述压余剪装置包括固定座、剪切套筒、拉紧缸、压余伸缩缸、第一剪切刀、剪切伸缩缸和第二剪切刀;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前梁固定连接,所述剪切套筒活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拉紧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座并与所述剪切套筒连接;所述第一剪切刀套设于所述剪切套筒内,所述压余伸缩缸固定于所述剪切套筒上端并与所述第一剪切刀连接;所述第二剪切刀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剪切刀内,所述剪切伸缩缸固定于所述第一剪切刀并与所述第二剪切刀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挤压完成后所述挤压筒装置后退,通过压余剪装置对挤压模具入口的棒材挤压余料进行剪切加工。利用拉紧缸的动作以及剪切套筒与固定座的配合,使得剪切刀伸出进行剪切的时候,能够持续接触挤压余料;剪切刀缩回时,能够避免接触模具上的铝材,以免影响剪切质量;通过设置二级剪切刀防止高温余料粘结在剪切刀的刀头上,影响剪切刀的寿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板装置还包括挤压中板、滑动座、推料油缸和平移油缸,所述挤压杆以及所述推料油缸均沿前后方向设置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沿所述挤压杆与推料油缸的连线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挤压中板,所述平移油缸固定于所述挤压中板,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平移油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座在平移油缸的作用下滑动,挤压杆和推料油缸整体随着滑动座滑动,使棒材上料时,挤压杆进行避让动作的同时推料油缸能到位进行推料,使得铝棒原料能够被送入挤压筒装置内。所述挤压杆通过平移油缸带动侧向滑动,使得棒材上料到中板装置和挤压筒装置之间时,所述挤压杆的避让行程大大减少,挤压周期时间缩短且节省液压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炉还包括烟气循环装置;所述加热通道前后贯穿所述炉体,所述加热通道包括设于前段的循环预热腔和设于后段的燃烧加热腔,所述加热通道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炉盖组件;所述烟气循环装置包括:排烟管、换热管、空气管、循环管和双向鼓风机;所述双向鼓风机设有第一鼓风通道和第二鼓风通道,所述换热管设有空气通道和烟气通道,所述第一鼓风通道、空气通道、空气管以及燃烧加热腔依次相连通,所述循环预热腔、烟气管道、第二鼓风通道以及排烟管依次相连通;所述排烟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鼓风通道相连通,另一端设有排烟阀和排烟口,所述循环管设有循环阀,所述循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烟管的中部以及所述循环预热腔相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鼓风通道能够将助燃空气通过空气通道和空气管输送到所述燃烧加热腔,为燃烧加热提供条件。通过所述第二鼓风通道抽取鼓动燃烧加热腔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从燃烧加热腔沿着加热通道到达所述循环预热腔,并经过烟气管道和第二鼓风通道到达排烟管。使得高温烟气能够在循环预热腔对棒材原料进行预热,还能再换热管处与空气通道内的空气热交换,进一步回收热量。通过循环阀和排烟阀,进入排烟管的烟气能够直接从排烟口排出或从循环管重新进入循环预热腔进行循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内循环加热炉将燃烧烟气排出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型材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挤压机(100),所述挤压机(100)由后往前依次设有后梁(120)、中板装置(150)、挤压筒装置(140)和前梁(110),所述前梁(110)和后梁(120)通过固定横梁(130)固定连接,所述中板装置(150)和挤压筒装置(140)均沿前后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前梁(110)和后梁(120)之间,所述中板装置(150)和挤压筒装置(140)分别通过液压缸组件(121)和移载油缸驱动前后滑动,所述前梁(110)设有挤压模具,所述挤压筒装置(140)设有挤压腔,所述中板装置(150)设有挤压杆(151),所述挤压模具的前方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牵引辊道;/n加热炉(200),所述加热炉(200)设有炉体(210),所述炉体(210)内设有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设有输送装置和燃烧装置(220),所述加热炉(200)设于所述挤压机(100)的旁侧,所述加热炉(200)和挤压机(100)之间设有上料机械手;/n牵引机(300),所述牵引机(300)包括牵引导轨(310)、夹持牵引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牵引导轨(310)与所述牵引辊道平行设置,所述夹持牵引装置包括牵引主体(320)、夹持臂(330)和拔模油缸(340),所述牵引主体(320)滑动安装于所述牵引导轨(310),所述夹持臂(330)设于所述牵引辊道的上方,所述夹持臂(330)设有朝后设置的夹持组件(350),所述夹持臂(330)与牵引主体(320)之间通过两个摆动连杆(360)活动连接,所述夹持臂(330)、牵引主体(320)和摆动连杆(360)呈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所述夹持臂(330)与牵引主体(320)保持平行,所述拔模油缸(340)固定安装于所述牵引主体(320)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臂(330)往后摆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牵引主体(320)沿牵引导轨(310)前后滑动;/n冷却线(500),所述冷却线(500)设于所述牵引辊道前段的旁侧,所述冷却线(500)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传送机构,多个所述传送机构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n拉直机(400),所述拉直机(400)包括拉直轨道(410)、固定夹持装置(420)和移动夹持装置(430),所述拉直轨道(410)固定设于所述冷却线(500)的下方,所述固定夹持装置(420)设于拉直轨道(410)的前方,所述移动夹持装置(430)沿所述拉直轨道(410)滑动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型材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挤压机(100),所述挤压机(100)由后往前依次设有后梁(120)、中板装置(150)、挤压筒装置(140)和前梁(110),所述前梁(110)和后梁(120)通过固定横梁(130)固定连接,所述中板装置(150)和挤压筒装置(140)均沿前后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前梁(110)和后梁(120)之间,所述中板装置(150)和挤压筒装置(140)分别通过液压缸组件(121)和移载油缸驱动前后滑动,所述前梁(110)设有挤压模具,所述挤压筒装置(140)设有挤压腔,所述中板装置(150)设有挤压杆(151),所述挤压模具的前方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牵引辊道;
加热炉(200),所述加热炉(200)设有炉体(210),所述炉体(210)内设有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设有输送装置和燃烧装置(220),所述加热炉(200)设于所述挤压机(100)的旁侧,所述加热炉(200)和挤压机(100)之间设有上料机械手;
牵引机(300),所述牵引机(300)包括牵引导轨(310)、夹持牵引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牵引导轨(310)与所述牵引辊道平行设置,所述夹持牵引装置包括牵引主体(320)、夹持臂(330)和拔模油缸(340),所述牵引主体(320)滑动安装于所述牵引导轨(310),所述夹持臂(330)设于所述牵引辊道的上方,所述夹持臂(330)设有朝后设置的夹持组件(350),所述夹持臂(330)与牵引主体(320)之间通过两个摆动连杆(360)活动连接,所述夹持臂(330)、牵引主体(320)和摆动连杆(360)呈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所述夹持臂(330)与牵引主体(320)保持平行,所述拔模油缸(340)固定安装于所述牵引主体(320)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臂(330)往后摆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牵引主体(320)沿牵引导轨(310)前后滑动;
冷却线(500),所述冷却线(500)设于所述牵引辊道前段的旁侧,所述冷却线(500)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传送机构,多个所述传送机构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
拉直机(400),所述拉直机(400)包括拉直轨道(410)、固定夹持装置(420)和移动夹持装置(430),所述拉直轨道(410)固定设于所述冷却线(500)的下方,所述固定夹持装置(420)设于拉直轨道(410)的前方,所述移动夹持装置(430)沿所述拉直轨道(410)滑动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110)和挤压筒装置(140)之间还设有压余剪装置(160),所述压余剪装置(160)设于所述挤压模具的后端上方,所述压余剪装置(160)包括固定座(161)、剪切套筒(162)、拉紧缸(163)、压余伸缩缸(164)、第一剪切刀(165)、剪切伸缩缸(166)和第二剪切刀(167);所述固定座(161)与所述前梁(110)固定连接,所述剪切套筒(162)活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座(161)内,所述拉紧缸(163)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座(161)并与所述剪切套筒(162)连接;所述第一剪切刀(165)套设于所述剪切套筒(162)内,所述压余伸缩缸(164)固定于所述剪切套筒(162)上端并与所述第一剪切刀(165)连接;所述第二剪切刀(167)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剪切刀(165)内,所述剪切伸缩缸(166)固定于所述第一剪切刀(165)并与所述第二剪切刀(16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装置(150)还包括挤压中板(153)、滑动座(154)、推料油缸(155)和平移油缸(152),所述挤压杆(151)以及所述推料油缸(155)均沿前后方向设置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座(154),所述滑动座(154)沿所述挤压杆(151)与推料油缸(155)的连线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挤压中板(153),所述平移油缸(152)固定于所述挤压中板(153),所述滑动座(154)与所述平移油缸(15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考迈托佛山挤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