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电平IGBT模块驱动的双向变流结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453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三电平IGBT模块驱动的双向变流结构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进风板、风扇板、底板和上盖板,箱体内从进风板至风扇板依次设有叠层母排、热管散热器、电流互感器、主交流接触器和并列设置的主电压互感器;热管散热器上水平且等间距设有热管且远离叠层母排一侧设有一体式铲齿且上部设有呈桥架式连接的主控板和多个光电转接板;叠层母排上设有直流薄膜电容且远离进风板一侧设有Z型接头并通过紧固件连接有IGBT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更小,模块化程度高,产品可靠性显著提高,工艺性好,安装更加便捷,缩短了生产安装周期,成本较为低廉,后期在使用过程中,便于维修及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电平IGBT模块驱动的双向变流结构装置
本技术涉及双向变流
,具体涉及一种三电平IGBT模块驱动的双向变流结构装置。
技术介绍
双向变流是变流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为目的,实现交流与直流的双向转换。现有的三电平双向变流装置中,受IGBT等功率元器件的工艺影响,单个三电平IGBT模块的容量有限,许多行业尤其是轨道交通、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行业都对变流装置的容量和模块体积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小容量逆变模块之间的并联运行方式,使得整体设备的体积过大、容量偏小且成本偏高,而多个并联逆变模块则使得变流装置结构复杂,且多个并联逆变模块之间存在同步控制难度较高、可能存在环流、输出不均流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电平IGBT模块驱动的双向变流结构装置,具有模块化程度高,通用性强、体积小、容量大的特征,以改变现有的变流装置结构复杂、体积过大、容量过小等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电平IGBT模块驱动的双向变流结构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进风板、风扇板、底板和上盖板,箱体内从进风板至风扇板依次设有叠层母排、热管散热器、电流互感器、主交流接触器和并列设置的主电压互感器;热管散热器上水平且等间距设有热管且远离叠层母排一侧设有一体式铲齿且上部设有呈桥架式连接的主控板和多个光电转接板;叠层母排上设有直流薄膜电容且远离进风板一侧设有Z型接头并通过紧固件连接有IGBT模块。优先地,叠层母排采用三层设计且分别为正极排、零极排和负极排且间距均设有绝缘板,使三极母排互相绝缘,叠层母排上设有U型安装孔。优先地,绝缘板采用环氧树脂材质。优先地,进风板和风扇板下对称设有风机安装孔且与热管散热器同水平线设立,相邻风机安装孔间和上部均匀设有散热孔,增加箱体内散热速率。优先地,直流薄膜电容上设有固定梁且使直流薄膜电容并排设立。优先地,IGBT模块包括驱动适配板和驱动基板双层结构,节省空间且便于安装。优先地,IGBT模块远离叠层母排一侧连接有一个紫铜排并穿过电流互感器连接主交流接触器。优先地,紫铜排呈T型。优先地,主交流接触器上并排设有电压互感器、电源模块和交流充电电阻且与主交流接触器并联连接。优先地,风扇板的散热孔上设有栅栏接线端子,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便于拆卸、维修和安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叠层母排采用三层设计且三极母排间互相绝缘,设有Z型接头和U型安装孔,便于配合固定梁固定直流薄膜电容,装卸便捷;2.进风板和风扇板上的风机安装孔配合热管散热器一侧的一体式铲齿形成风道,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3.主控板呈桥架式和光电转接板设于热管散热器上,增加模块化程度且节省占用空间,安全、高效。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热管散热器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热管散热器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叠层母排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的进风板正视图。图中标记为:1.箱体,11.进风板,111.风机安装孔,112.散热孔,12.风扇板,121.栅栏接线端子,13.底板,14.上盖板,2.叠层母排,21.直流薄膜电容,211.固定梁,22.Z型接头,23.U型安装孔,3.热管散热器,31.热管,32.一体式铲齿,33.主控板,34.光电转接板,35.紫铜排,36.IGBT模块,4.电流互感器,5.主交流接触器,51.电压互感器,52.电源模块,53.交流充电电阻,6.主电压互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5所示,一种三电平IGBT模块驱动的双向变流结构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外形的宽度为850mm,深度为720mm,高度为380mm,箱体1包括进风板11、风扇板12、底板13和上盖板14,进风板11和风扇板12垂直设于底板13两侧且上盖板14设于底板13上,进风板11和风扇板12下对称设有风机安装孔111且与热管散热器3同水平线设立,相邻风机安装孔111间和上部均匀设有散热孔112,增加箱体1内散热速率,风扇板12的散热孔112上设有栅栏接线端子121,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便于拆卸、维修和安装,箱体1内从进风板11至风扇板12依次设有叠层母排2、热管散热器3、电流互感器4、主交流接触器5和并列设置的主电压互感器6,其中:如图2-3所示,热管散热器3上水平且等间距设有热管31且远离叠层母排2一侧设有一体式铲齿32且上部设有呈桥架式连接的主控板33和光电转接板34,既便于安装且利于散热,采用桥架式设计便于光纤布线且节省占用空间;如图4所示,叠层母排2采用三层设计且分别为正极排、零极排和负极排且间距均设有厚度为0.5mm的环氧树脂绝缘板,使三极母排互相绝缘,叠层母排2上设有U型安装孔23,叠层母排2上设有直流薄膜电容21且远离进风板11一侧设有Z型接头22并通过紧固件连接有IGBT模块36,直流薄膜电容21上设有固定梁211且通过U型安装孔23使直流薄膜电容21并排设立;如图1所示,IGBT模块36包括驱动适配板和驱动基板,IGBT模块36远离叠层母排2一侧连接有一个T型紫铜排35并穿过电流互感器4连接主交流接触器5,主交流接触器5上并排设有电压互感器51、电源模块52和交流充电电阻53且与主交流接触器5并联连接,节省空间且便于安装。本技术的优点:体积更小,模块化程度高,产品可靠性显著提高,工艺性好,安装更加便捷,缩短了生产安装周期,成本较为低廉,后期在使用过程中,便于维修及更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电平IGBT模块驱动的双向变流结构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进风板、风扇板、底板和上盖板,其特征在于:箱体内从进风板至风扇板依次设有叠层母排、热管散热器、电流互感器、主交流接触器和并列设置的主电压互感器;热管散热器上水平且等间距设有热管且远离叠层母排一侧设有一体式铲齿且上部设有呈桥架式连接的主控板和多个光电转接板;叠层母排上设有直流薄膜电容且远离进风板一侧设有Z型接头并通过紧固件连接有IGBT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电平IGBT模块驱动的双向变流结构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进风板、风扇板、底板和上盖板,其特征在于:箱体内从进风板至风扇板依次设有叠层母排、热管散热器、电流互感器、主交流接触器和并列设置的主电压互感器;热管散热器上水平且等间距设有热管且远离叠层母排一侧设有一体式铲齿且上部设有呈桥架式连接的主控板和多个光电转接板;叠层母排上设有直流薄膜电容且远离进风板一侧设有Z型接头并通过紧固件连接有IGBT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IGBT模块驱动的双向变流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叠层母排采用三层设计且分别为正极排、零极排和负极排且间距均设有绝缘板,叠层母排上设有U型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电平IGBT模块驱动的双向变流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板采用环氧树脂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IGBT模块驱动的双向变流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板和风扇板下对称设有风机安装孔且与热管散热器同水平线设立,相邻风机安装孔间和上部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成杜朝阳蒋梦丹周柱牛兴润
申请(专利权)人:信承瑞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