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50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充电器,包括充电头及用来连接所述充电头的充电线;所述充电头包括主体及滑套,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及自所述第一主体延伸形成的第二主体,所述滑套套接在第二主体上并可沿所述第二主体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方向移动以抵接所述第一主体或者与所述第一主体间隔形成收线槽,且所述滑套与所述第一主体间隔形成所述收线槽后,所述充电线缠绕在所述第二主体上并收容于所述收线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滑动充电头上的滑套来形成用来缠绕充电线的收线槽,不仅可以方便收纳充电线,同时滑套还用可以用来收容一对连接片,有效的提高了充电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
技术介绍
充电器是一种为其他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设备,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在各个领域用途广泛,特别是在生活领域被广泛用于手机、相机等常见电器,为此电子设备一般配有相应的充电器,充电器也配有连接该电子设备的充电线,且充电线还可以用来传输数据,因此充电器已成为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附件之一。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充电器和对应的充电线分体设置的,导致充电线容易发生丢失的现象。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充电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器,旨在通过在充电器上设置收线槽来方便缠绕充电器的充电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器,包括充电头及用来连接所述充电头的充电线;所述充电头包括主体及与所述主体一端套接的滑套,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及自所述第一主体延伸形成的第二主体,所述滑套套接在第二主体上并可沿所述第二主体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方向移动以抵接所述第一主体或者与所述第一主体间隔形成收线槽,且所述滑套与所述第一主体间隔形成所述收线槽后,所述充电线缠绕在所述第二主体上并收容于所述收线槽中。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远离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第二主体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端面上设有一对用于接电的连接片;所述充电线包括可卷绕的线体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线体两端的充电接头与充电插头,且所述充电接头用来连接所述充电接口。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套的外侧开设有第一收容槽,且所述收线槽形成后与所述第一收容槽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收容槽用于固定所述充电接头,所述收线槽用于固定所述线体。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的外侧开设有第二收容槽,且所述收线槽形成后与所述第二收容槽连通以将所述充电插头固定在所述第二收容槽中。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套包括底壁及自底壁的边缘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壁围设形成与所述第二主体滑动配合的套接槽,通过所述套接槽与所述第二主体的滑动配合将所述滑套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二主体上。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壁开设有一对分别供所述一对连接片穿过的连接孔。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主体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滑槽,所述滑套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滑槽数量一致的滑块,且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套接槽内并与所述滑槽一一滑动配合。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沿自所述第一主体到靠近所述第二主体的方向设置,且所述滑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主体的长度。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横截面形状一致,且所述第一主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主体的横截面面积。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主体的中轴线重合。本技术通过滑动充电头上的滑套来形成用来缠绕充电线的收线槽,不仅可以方便收纳充电线,同时滑套还用可以用来收容一对连接片,有效的提高了充电器的便利性。为使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器将充电头与充电线分开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充电器在将充电线缠绕在充电头上时的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充电头形成收线槽后的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充电头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图1所示充电头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器100,主要用于解决充电线不易收纳、容易遗失的问题。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充电器100包括充电头10及用来连接充电头10的充电线20。充电头10的一端设有用来连接充电线20的充电接口101,另一端设有一对与充电接口101电连接的并用于接电的连接片102,充电线20包括可卷绕的线体201及分别设置在线体201两端的充电接头202与充电插头203,充电接头202用来连接充电接口101,充电插头203则用来连接相应的电子设备以用于充电或者传输数据。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充电线20的携带和存放,充电头10包括主体11及与主体11一端套接的滑套12,主体11包括第一主体111及自第一主体111延伸形成的第二主体112,充电接口101设置在第一主体111远离第二主体112的一端端面上,一对连接片102设置在第二主体112远离第一主体111的一端端面上,滑套12套接在第二主体112上并可沿第二主体112向靠近或远离第一主体111的方向移动以抵接第一主体111或者与第一主体111间隔形成收线槽103,且滑套12与第一主体111间隔形成收线槽103后,充电线20缠绕在第二主体112上并收容于收线槽103中。可以理解的是,充电器100在不需要充电的时候,可以先通过移动滑套12来形成一个收线槽103,然后将充电线20缠绕在收线槽103中,如此可以方便同时携带充电头10与充电线20,从而避免因遗失充电线20与充电头10中的任意一个而导致充电器100不能使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主体111与第二主体112的横截面形状一致,且第一主体11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主体112的横截面面积,使得滑套12能与第一主体111间隔形成用于缠绕充电线20的收线槽103,同时第一主体111的中轴线与第二主体112的中轴线重合,使得收线槽103在各个方向上的深度一致,不仅利于缠绕充电线20,也能利于美观。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在将充电线20缠绕在收线槽103中后方便固定充电线20的充电接头202与充电插头203,滑套12的外侧开设有第一收容槽104,且收线槽103形成后与第一收容槽104连通,其中第一收容槽104用于固定充电接头202,收线槽103用于固定线体201,同时,第一主体111的外侧开设有用于固定充电插头203的第二收容槽105,且收线槽103形成后也与第二收容槽105连通以方便将充电插头203固定在第二收容槽105中,这样充电线20缠绕在收线槽103中时将充电接头202与充电插头203分别固定在第一收容槽104中与第二收容槽105中,使得充电线20可以得到充分固定,可以防止充电线20产生松脱。在本实施方式中,充电接头202可以为USB接头,充电接口101为与USB接头匹配的USB接口,充电插头203可以为用于连接安卓智能手机的type-c接头,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头及用来连接所述充电头的充电线;所述充电头包括主体及滑套,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及自所述第一主体延伸形成的第二主体,所述滑套套接在所述第二主体上并可沿所述第二主体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方向移动以抵接所述第一主体或者与所述第一主体间隔形成收线槽,且所述滑套与所述第一主体间隔形成所述收线槽后,所述充电线缠绕在所述第二主体上并收容于所述收线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头及用来连接所述充电头的充电线;所述充电头包括主体及滑套,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及自所述第一主体延伸形成的第二主体,所述滑套套接在所述第二主体上并可沿所述第二主体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方向移动以抵接所述第一主体或者与所述第一主体间隔形成收线槽,且所述滑套与所述第一主体间隔形成所述收线槽后,所述充电线缠绕在所述第二主体上并收容于所述收线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远离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第二主体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端面上设有一对用于接电的连接片;所述充电线包括可卷绕的线体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线体两端的充电接头与充电插头,且所述充电接头用来连接所述充电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的外侧开设有第一收容槽,且所述收线槽形成后与所述第一收容槽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收容槽用于固定所述充电接头,所述收线槽用于固定所述线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外侧开设有第二收容槽,且所述收线槽形成后与所述第二收容槽连通以将所述充电插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合
申请(专利权)人: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