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430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包括:开关电源连接于第一电源端;人机交互单元的电源端连接开关电源的输出端;控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开关电源的输出端,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人机交互单元的输出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的输出端;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出端,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输入端;检测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负载电路模块的输出端,检测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入端。有益效果:提供一种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简单易携带,价格低廉,有效的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是工业设备的动力核心,由于IGBT的栅极对静电非常敏感,经常在安装过程中造成静电击穿导致失效,在安装IGBT模块之前,确定IGBT模块是否正常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在应用环节缺少有效的手段进行检测,而专业的静态测试设备体积非常庞大,且价格昂贵,这对IGBT模块的使用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包括:一第一电源端;一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一人机交互单元,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一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的输出端;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一控制电路模块;一驱动电路模块,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输入端;一负载电路模块,所述负载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输出端;一检测电路模块,所述检测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电路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检测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优选的,所述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还包括一保护电路模块,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输入端。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负载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以检测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导通压降。优选的,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包括:一第一测试端,所述第一测试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一第二测试端,所述第二测试端连接于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一第三测试端,所述第三测试端连接于所述负载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优选的,所述第一测试端为栅极引脚;所述第二测试端为漏极引脚;所述第三测试端为源极引脚。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源端的电压值为220V。优选的,人机交互单元包括一显示界面和一操作界面。优选的,所述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还包括一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简单易携带,价格低廉,有效的提高了检测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的原理框图;说明书附图的标记为:第一电源端1;开关电源2;人机交互单元3;控制单元4;控制电路模块41;驱动电路模块42;负载电路模块43;检测电路模块44;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5;第一测试端51;第二测试端52;第三测试端53;保护电路模块6;电源接口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针对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包括:一第一电源端1;一开关电源2,开关电源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端1;一人机交互单元3,人机交互单元3的电源端连接开关电源3的输出端;一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的电源端连接开关电源2的输出端,控制单元3的输入端连接人机交互单元4的输出端;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5,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4的输出端;控制单元4包括:一控制电路模块41;一驱动电路模块42,驱动电路模块42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模块41的输出端,驱动电路模块42的输出端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5的输入端;一负载电路模块43,负载电路模块43的输入端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4的输出端;一检测电路模块44,检测电路模块44的输入端连接负载电路模块43的输出端,检测电路模块44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模块41的输入端。在本技术中,如图1所示,现提供一种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用来检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5的性能,具体的包括由第一电源端1提供一220V的电源,经过开关电源2处理输出适用的电源,分多路给人机交互单元3和控制单元4提供电源;将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5与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连接之后,控制单元4中的控制电路模块41通过驱动电路模块42关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5,通过检测电路模块44检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5关断的漏电流,并通过人机交互单元3进行显示;正常之后,控制驱动电路模块42缓缓给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5缓缓加电压,检测电流情况,直至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5开通,检测开通时候的驱动电压,并通过人机交互单元3进行显示;驱动电压正常之后,根据人机交互单元3设置的负载,控制电路模块41控制负载电路模块43介入控制单元4,驱动电路模块42驱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5开通之后,测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5模块的导通压降,并通过人机交互单元3进行显示,这样结构简单易携带,价格低廉,有效的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还包括一保护电路模块6,保护电路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开关电源2的输出端,保护电路模块6的输出端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5的输入端。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还包括一保护电路模块6用于保护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5。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模块41的控制端连接负载电路模块43的输入端,以检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5的导通压降。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5包括:一第一测试端51,第一测试端51连接于驱动电路模块42的输出端;一第二测试端52,第二测试端52连接于保护电路模块6的输出端;一第三测试端53,第三测试端53连接于负载电路模块43的输出端。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一测试端51为栅极引脚;第二测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包括:/n一第一电源端;/n一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n一人机交互单元,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n一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的输出端;/n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n所述控制单元包括:/n一控制电路模块;/n一驱动电路模块,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输入端;/n一负载电路模块,所述负载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输出端;/n一检测电路模块,所述检测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电路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检测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包括:
一第一电源端;
一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
一人机交互单元,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
一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的输出端;
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一控制电路模块;
一驱动电路模块,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输入端;
一负载电路模块,所述负载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输出端;
一检测电路模块,所述检测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电路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检测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静态测试装置还包括一保护电路模块,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湖深吕冬洋方庆郭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泰昕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