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425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涉及涡状弹簧测试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簧内端固定轴、刻度盘和扭力扳手,底板上设有一用于安装涡状弹簧的沉孔,簧内端固定轴位于沉孔中心部位并能够以沉孔轴心线为中心线进行旋转;在沉孔的边缘处设有一簧外端固定销,以使涡状弹簧的外端套装于簧外端固定销上,涡状弹簧的内端固定在簧内端固定轴上;刻度盘用于标示簧内端固定轴旋转角度值;扭力扳手用于标示簧内端固定轴旋转至预设角度时其扭矩数值;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涡状弹簧力学性能检测难度大的技术问题,以便捷且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涡状弹簧力学性能检测;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及零部件的更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涡状弹簧测试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涡状弹簧的检测限于对其外形进行测量,而对于涡状弹簧的力学性能测试检测本领域技术人员束手无策,且现阶段随着大量涡状弹簧运用于产品,其设备投入成本较高,在设备定制后还需投入大量成本应用于相关功能检测,实施周期较长,且流程较为复杂。由此,针对生产过程中批量涡状弹簧测试,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一种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实现降低初期投入成本,以解决现有涡状弹簧力学性能检测复杂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涡状弹簧力学性能检测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将涡状弹簧力学测试以力矩的测试为基础,采用自制工装和标准扭力扳手的巧妙组合,以便捷且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涡状弹簧力学性能检测;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及零部件的更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一沉孔,用于安装涡状弹簧;簧内端固定轴,所述簧内端固定轴位于所述沉孔中心部位并能够以沉孔轴心线为中心线进行旋转;在所述沉孔的边缘处设有一簧外端固定销,以使涡状弹簧的外端套装于所述簧外端固定销上,涡状弹簧的内端固定在所述簧内端固定轴上并能够随簧内端固定轴旋转;刻度盘,所述刻度盘装配在所述簧内端固定轴上,在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刻度盘相适配的回转标志,用于标示所述簧内端固定轴旋转角度值;<br>扭力扳手,所述扭力扳手套设在簧内端固定轴上,用于测试所述簧内端固定轴旋转至预设角度时其扭矩数值。本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涡状弹簧力学性能检测难度大的技术问题,通过涡状弹簧两端相对位置的夹角角度变化实现力学性能的检测,将涡状弹簧力学测试以力矩的测试为基础,利用簧外端固定销将涡状弹簧的外端固定,利用簧内端固定轴固定涡状弹簧的内端,同时驱动簧内端固定轴旋转,并配合刻度盘和扭力扳手测试涡状弹簧内外端的相对转动至预设角度情况下其对应的扭矩值,以便捷且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涡状弹簧力学性能检测;且测试效率极高,并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涡状弹簧测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选地,在所述沉孔中心部设有一贯穿所述底板的通孔,所述簧内端固定轴具有大径端和小径端,以使簧内端固定轴的大径端位于所述沉孔内,其小径端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底板外侧。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刻度盘和扭力扳手与簧内端固定轴之间的配合安装,同时便于控制簧内端固定轴旋转;且沉孔中心部位通孔的设计对簧内端固定轴安装起限位作用,既能够对涡状弹簧旋转起到定心旋转的作用,也能够保证其旋转稳定性,该设计巧妙合理。可选地,在所述通孔内设有一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簧内端固定轴的小径端上,以使所述簧内端固定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底板转动配合,用以保证簧内端固定轴与底板间转动配合的稳定性。可选地,在所述簧内端固定轴的大径端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涡状弹簧内端的槽孔,以使涡状弹簧内端扣接在所述槽孔内而将其固定在所述簧内端固定轴上。该结构设计简单,能够便捷地将涡状弹簧内端可拆卸的固定在簧内端固定轴上,无需设计额外定位结构,拆卸安装方便,在涡状弹簧自由状态下即可安装,测试后恢复到自由状态下即可拆卸,不需任何非标工具即可实现拆卸,有效保证涡状弹簧测试效率。可选地,所述簧内端固定轴延伸至底板外侧的所述小径端上设有与所述扭力扳手相适配的标准外六方,用于安装扭力扳手;如此以便捷地实现扭力扳手装配在簧内端固定轴上,并能够精确地控制其在预设旋转角度下获取其对应扭矩值。可选地,在所述簧内端固定轴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刻度盘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沿簧内端固定轴小径端的径向穿设,以使套设在簧内端固定轴上的刻度盘与簧内端固定轴定位固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刻度盘紧贴于底板的下表面,以使与底板上的回转标志精确配合,使簧内端固定轴精确地按要求旋转角度。可选地,在所述底板上设有止挡结构,用于防止所述簧内端固定轴旋转超过360°而影响角度值读取,从而限制簧内端固定轴最大旋转角度。可选地,所述止挡结构为固定在底板上的起始位定位销,在所述刻度盘边缘处设有与所述起始位定位销相对应的挡块,用于限制刻度盘及簧内端固定轴最大旋转角度,该结构设计简单,且均为常见材料和工具,便于维护及零部件的更换,且成本较低。可选地,还包括防护压板,所述防护压板设于所述底板开设有沉孔一侧的上表面,用于防止位于沉孔内的涡状弹簧在旋转时弹出;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在底板上沉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锁紧螺钉,两个锁紧螺钉关于沉孔轴心线呈对称设置,以使防护压板的一端与其一锁紧螺钉铰接,防护压板另一端通过设置在其端部的卡扣扣接在另一锁紧螺钉上,由此在实现防护压板安装稳定可靠的同时便于其拆卸。如上所述,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涡状弹簧力学性能检测难度大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单且便于制作,将涡状弹簧力学测试以力矩的测试为基础,采用自制工装和标准扭力扳手的巧妙组合,以便捷且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涡状弹簧力学性能检测。2.本技术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采用的零件均为常见材料和工具,便于维护及零部件的更换,且成本较低;同时利用簧外端固定销将涡状弹簧的外端固定,利用簧内端固定轴固定涡状弹簧的内端,驱动簧内端固定轴旋转,并配合刻度盘和扭力扳手测试涡状弹簧内外端的相对转动至预设角度情况下其对应的扭矩值,测试方便,测试效率极高,并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涡状弹簧测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本技术簧内端固定轴通过轴承穿过底板并与其转动配合的设计,一方面便于刻度盘和扭力扳手与簧内端固定轴之间的配合安装,另一方面便于控制簧内端固定轴旋转,且能够保证其旋转稳定性,该结构设计简单但巧妙合理;同时拆卸安装方便,在涡状弹簧自由状态下即可安装,测试后恢复到自由状态下即可拆卸,不需任何非标工具即可实现拆卸,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能够应用于不同的测试环境,采用自制工装和标准扭力扳手的巧妙组合,以便捷且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涡状弹簧力学性能检测,各零件成本低且便于获得,拆卸安装便捷方便,可用于不同直径的涡状弹簧测试,因外形尺寸有区别的涡状弹簧的测试都可借鉴此测试装置;通过控制涡状弹簧内外端的相对转动角度对应扭矩值即可实现测试,测试方便且测试效率极高,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测试装置装入涡状弹簧后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图4的侧视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沉孔;2-簧外端固定销;3-簧内端固定轴;31-大径端;32-小径端;33-槽孔;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一沉孔,用于安装涡状弹簧;/n簧内端固定轴,所述簧内端固定轴位于所述沉孔中心部位并能够以沉孔轴心线为中心线进行旋转;在所述沉孔的边缘处设有一簧外端固定销,以使涡状弹簧的外端套装于所述簧外端固定销上,涡状弹簧的内端固定在所述簧内端固定轴上并能够随簧内端固定轴旋转;/n刻度盘,所述刻度盘装配在所述簧内端固定轴上,在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刻度盘相适配的回转标志,用于标示所述簧内端固定轴旋转角度值;/n扭力扳手,所述扭力扳手套设在簧内端固定轴上,用于测试所述簧内端固定轴旋转至预设角度时其扭矩数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一沉孔,用于安装涡状弹簧;
簧内端固定轴,所述簧内端固定轴位于所述沉孔中心部位并能够以沉孔轴心线为中心线进行旋转;在所述沉孔的边缘处设有一簧外端固定销,以使涡状弹簧的外端套装于所述簧外端固定销上,涡状弹簧的内端固定在所述簧内端固定轴上并能够随簧内端固定轴旋转;
刻度盘,所述刻度盘装配在所述簧内端固定轴上,在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刻度盘相适配的回转标志,用于标示所述簧内端固定轴旋转角度值;
扭力扳手,所述扭力扳手套设在簧内端固定轴上,用于测试所述簧内端固定轴旋转至预设角度时其扭矩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孔中心部设有一贯穿所述底板的通孔,所述簧内端固定轴具有大径端和小径端,以使簧内端固定轴的大径端位于所述沉孔内,其小径端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底板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孔内设有一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簧内端固定轴的小径端上,以使所述簧内端固定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底板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状弹簧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簧内端固定轴的大径端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涡状弹簧内端的槽孔,以使涡状弹簧内端扣接在所述槽孔内而将其固定在所述簧内端固定轴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涵唐中彬余明达卢一鹏钟申强杨斌昝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资阳中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