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经纬仪和全站仪电子辅助观测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419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经纬仪和全站仪电子辅助观测的连接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包括目镜套筒和图像采集器固定筒,所述目镜套筒一端开口处筒壁上均匀分布设置有三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目镜套筒另一端开口处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目镜套筒临近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开口处固定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图像采集器固定筒相适配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时简易快捷,实现通过图像采集器取代人眼观测,可有效降低因为人眼疲劳等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提升检定数据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经纬仪和全站仪电子辅助观测的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计量检定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经纬仪和全站仪电子辅助观测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经纬仪和全站仪作为常规的精密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与军事、建筑等诸多领域。为保证观测数据的质量,不同规格的经纬仪与全站仪,其仪器结构、光路和电器参数均应满足相应的精度指标。仪器出厂时会给出这些精度指标,称为标称精度。标称精度是相对一批同规格仪器的一个统计概念,一台仪器的实际精度与标称精度会存在差别。另外,仪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仪器结构、光路和电器参数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使用中的经纬仪或全站仪需要经常进行检验校准,以便使用者及时掌握仪器的工作状态,从而确保观测数据的质量。根据现有检定规程《JJG414-2011光学经纬仪》与《JJG100-2003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经纬仪和全站仪在进行室内角度部分的检定时,需要准确照准平行光管内部的目标刻度。目前采用的观测方式是检定人员通过仪器望远镜目镜直接肉眼观测,由于需要准确夹准目标,人眼长时间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尤其是检定仪器数量多时,很容易造成眼部疲劳,并且观测结果容易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进而对仪器本身参数的设置、检定数据的生成造成不良影响。用图像采集器对目镜中的像进行辅助观测最早应用在显微镜系统、望远镜系统以及医疗领域中的体内探测、工业生产中的质量检测等等。但图像采集器在应用在这些领域时,为了得到清晰的成像,往往需要将观测设备的目镜取下,换上与之匹配的电子目镜进行观测。然而在经纬仪及全站仪测角部分室内检定过程中,频繁的拆卸和安装仪器目镜不仅使检定工作变得更加繁琐,而且会影响到仪器本身的性能参数。因此,如何在不拆卸经纬仪和全站仪目镜的前提下,应用图像采集器取代人眼观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个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经纬仪和全站仪电子辅助观测的连接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包括目镜套筒和图像采集器固定筒,所述目镜套筒一端开口处筒壁上均匀分布设置有三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目镜套筒另一端开口处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目镜套筒临近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开口处固定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图像采集器固定筒相适配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中设置有可调节固定螺丝。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固定螺丝包括抵压座、螺杆和螺帽。进一步的,所述抵压座上套接有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器固定筒一端开设有限位槽。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目镜套筒用于套接在经纬仪或全站仪的目镜筒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经纬仪和全站仪电子辅助观测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时简易快捷,实现通过图像采集器取代人眼观测,可有效降低因为人眼疲劳等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提升检定数据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目镜套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图像采集器固定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可调节固定螺丝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图中,套筒1、目镜套筒2、图像采集器固定筒3、第一螺纹孔21、第二螺纹孔22、挡板23、通孔24、可调节固定螺丝4、抵压座41、螺杆42、螺帽43、限位槽31、目镜筒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参照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经纬仪和全站仪电子辅助观测的连接装置,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包括目镜套筒2和图像采集器固定筒3,所述目镜套筒2一端开口处筒壁上均匀分布设置有三个第一螺纹孔21,所述目镜套筒2另一端开口处设有第二螺纹孔22,所述目镜套筒2临近所述第二螺纹孔22的开口处固定焊接有挡板23,所述挡板23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图像采集器固定筒3相适配的通孔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孔21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2中设置有可调节固定螺丝4。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固定螺丝4包括抵压座41、螺杆42和螺帽43。进一步的,所述抵压座41上套接有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器固定筒3一端开设有限位槽31。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目镜套筒2用于套接在经纬仪或全站仪的目镜筒5上。具体为,目前市面上的仪器的目镜筒5直径虽差别不大,但因厂家不同、型号的不同,仪器的目镜筒5的直径大小,长度还是有所差别,为了能让本连接装置同样能适用这类型仪器,在距目镜套筒2一端开口处4mm处在筒壁上等间距开有三个第一螺纹孔21,通过可调节固定螺丝4使套接在目镜筒5上的目镜套筒2加以紧固。所述图像采集器固定筒3内部接近限位槽31的一端安装有微型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固定筒3可以沿着目镜套筒2的通孔24相对前后滑动,在调试至适当位置后,通过第二螺纹孔22中的可调节固定螺丝4加以固定;在调试过程中,当图像采集器固定筒3接触目镜筒5的镜头部位时,位于图像采集器固定筒3上开设的限位槽31起到限位的作用,以保障镜头不至于过于抵进至图像采集器固定筒3内部,进而破坏微型图像采集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经纬仪和全站仪电子辅助观测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时简易快捷,实现通过图像采集器取代人眼观测,可有效降低因为人眼疲劳等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提升检定数据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经纬仪和全站仪电子辅助观测的连接装置,包括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包括目镜套筒(2)和图像采集器固定筒(3),所述目镜套筒(2)一端开口处筒壁上均匀分布设置有三个第一螺纹孔(21),所述目镜套筒(2)另一端开口处设有第二螺纹孔(22),所述目镜套筒(2)临近所述第二螺纹孔(22)的开口处固定焊接有挡板(23),所述挡板(23)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图像采集器固定筒(3)相适配的通孔(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经纬仪和全站仪电子辅助观测的连接装置,包括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包括目镜套筒(2)和图像采集器固定筒(3),所述目镜套筒(2)一端开口处筒壁上均匀分布设置有三个第一螺纹孔(21),所述目镜套筒(2)另一端开口处设有第二螺纹孔(22),所述目镜套筒(2)临近所述第二螺纹孔(22)的开口处固定焊接有挡板(23),所述挡板(23)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图像采集器固定筒(3)相适配的通孔(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经纬仪和全站仪电子辅助观测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21)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2)中设置有可调节固定螺丝(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涛李亚娟陶茂盛黄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