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开心专利>正文

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410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系统,其包括第一风管、静电除尘单元和负离子发生单元,静电除尘单元的出口通过第一风管连通于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入口,负离子发生单元具有与入口连通的内腔,负离子发生单元包括喷洒组件,喷洒组件设置于内腔,喷洒组件用于往内腔喷水,静电除尘单元产生的臭氧通过第一风管输送至内腔,与喷洒组件喷出的水在内腔内交汇,喷洒组件喷出的水用于去除臭氧。该新风系统的静电除尘单元和负离子发生单元通过第一风管连通,使得静电除尘单元产生的臭氧在流经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内腔时,通过设于负离子发生单元内的喷洒组件喷出的水予以去除,消除臭氧对人的影响,同时水还对空气进行了清洗,人体感受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新型风机有两种除尘模式。一种是采用滤网除尘,滤网一般选用PP棉、活性炭、HEPA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模式。这种滤网除尘的方式会导致滤网消耗快,需及时更换滤网,操作繁琐,若长时间不更换会导致空气二次污染。另外一种是静电除尘方式,这种方式无需更换滤网,但是在静电除尘过程中会释放臭氧,会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新风系统释放臭氧,影响用户体验的缺陷,提供一种新风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新风系统,其包括第一风管、静电除尘单元和负离子发生单元,所述静电除尘单元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风管连通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入口,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具有与所述入口连通的内腔,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包括喷洒组件,所述喷洒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喷洒组件用于往所述内腔喷水,所述静电除尘单元产生的臭氧通过所述第一风管输送至所述内腔,与所述喷洒组件喷出的水在所述内腔内交汇,所述喷洒组件喷出的水用于去除所述臭氧。在本方案中,该新风系统的静电除尘单元和负离子发生单元通过第一风管连通,使得静电除尘单元产生的臭氧在流经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内腔时,通过设于负离子发生单元内的喷洒组件喷出的水予以去除,消除臭氧对人的影响,并且水还对空气进行了清洗,使得经过净化后的空气具有适中的湿度。同时在除臭氧的过程中,水击打到内腔的壁面,使水流通过物理激发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使得经过负离子发生单元后的新风无臭氧的影响,还具有负氧离子,人体感受好。较佳地,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和所述静电除尘单元由上往下依次排列。在本方案中,负离子发生单元设置在静电除尘单元的上方,使低处的静电除尘单元排出的风排向高处的负离子发生单元,空气从低处往高处排,形成虹吸效应,可吸入更多的空气,利于排风。同时负离子发生单元与静电除尘单元从上往下可堆叠设置,可减小新风系统的体积,利于小型化新风系统。较佳地,所述第一风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段和横向段,所述竖直段与所述静电除尘单元的出口连通,所述横向段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入口连通;其中,所述横向段沿朝向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的方向向下倾斜。在本方案中,倾斜向下设置的横向段,可将进入第一风管内的水排向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内腔,避免水经第一风管进入静电除尘单元。较佳地,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入口设于所述内腔的侧壁,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出口设于所述内腔的顶部。在本方案中,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入口设置在侧壁可避免水进入第一风管。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出口设置在顶部,使入口低于出口,便于利用虹吸效应排风。较佳地,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包括至少一个折弯,所述第二风管的一端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风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室内连通。在本方案中,第二风管通过折弯改变风的流向,使风与第二风管的内壁接触,进而将风中多余的水汽冷凝回流至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内腔,以减小风中的湿度。较佳地,所述喷洒组件喷出的水形成一水幕,所述水幕沿垂直于风的流向方向封闭所述内腔。在本方案中,水幕用于封闭内腔,增大风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臭氧的去除率,防止臭氧从水流的间隙间漏出。较佳地,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还包括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内腔的底部。在本方案中,溶解臭氧的水可通过出水口快速排出,避免内腔内产生积水,进而流入静电除尘单元。较佳地,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泵、净化水单元和储水箱,所述水泵、所述净化水单元和所述储水箱从上往下依次排列,所述净化水单元的进口连通于所述出水口,所述净化水单元的出口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水泵通过所述储水箱用于给所述喷洒组件泵水。在本方案中,从负离子发生单元流出的水通过净化水单元净化后存储在储水箱内,然后利用水泵给喷洒组件泵水。由于空气会带走一部分水量,为了保持储水箱内有足够的水,净化水单元还与外部水源连通,当储水箱内的水位低于设定水位时,还可通过智能控制的方式往储水箱内补水。新风系统通过水循环装置可循环利用水,无需额外消耗更多的水资源。并且各个单元之间从上往下排列,可减小新风系统的体积,利于小型化新风系统。较佳地,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静电除尘单元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之间的风路上,用于往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内送风。在本方案中,风机加速风的流动,提高新风系统的空气净化量。较佳地,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于所述静电除尘单元与所述风机之间的风路上。在本方案中,滤网内设置有除臭氧的物质和空气过滤层,可部分去除在静电除尘中产生的臭氧,同时对空气进行过滤,提高空气的洁净度。较佳地,所述喷洒组件包括喷头和水泵,所述喷头设于所述内腔的壁面,所述水泵通过管路连通至所述喷头。在本方案中,水泵可调节输送给喷头的水的压力,喷头可调节喷出的水流的大小和方向,以覆盖内腔内更宽和更广的范围。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新风系统的静电除尘单元和负离子发生单元通过第一风管连通,使得静电除尘单元产生的臭氧在流经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内腔时,通过设于负离子发生单元内的喷洒组件喷出的水予以去除,消除臭氧对人的影响,并且水还对空气进行了清洗,使得经过净化后的空气更干净且具有适中的湿度。同时在除臭氧的过程中,水击打到内腔的壁面,使水流通过物理激发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使得经过负离子发生单元后的风无臭氧的影响,还具有负氧离子,人体感受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新风系统第一视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新风系统第二视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新风系统第三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新风系统第四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的负离子发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的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的第一风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2的喷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第一风管1,竖直段1a,横向段1b静电除尘单元2负离子发生单元3,入口3a,出口3b筒体31限位凸起311出水口32进风道33顶部挡板34挡檐341引流开口342导流槽343底板35消音层36喷洒组件37喷头371水泵372第二风管4风机5净化水单元6储水箱7滤网8电机101转盘102支撑件103管道10新风系统进风口20新风系统出风口30风的流向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但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风管、静电除尘单元和负离子发生单元,所述静电除尘单元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风管连通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入口,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具有与所述入口连通的内腔,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包括喷洒组件,所述喷洒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喷洒组件用于往所述内腔喷水,所述静电除尘单元产生的臭氧通过所述第一风管输送至所述内腔,与所述喷洒组件喷出的水在所述内腔内交汇,所述喷洒组件喷出的水用于去除所述臭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风管、静电除尘单元和负离子发生单元,所述静电除尘单元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风管连通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入口,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具有与所述入口连通的内腔,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包括喷洒组件,所述喷洒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喷洒组件用于往所述内腔喷水,所述静电除尘单元产生的臭氧通过所述第一风管输送至所述内腔,与所述喷洒组件喷出的水在所述内腔内交汇,所述喷洒组件喷出的水用于去除所述臭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和所述静电除尘单元由上往下依次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段和横向段,所述竖直段与所述静电除尘单元的出口连通,所述横向段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入口连通;
其中,所述横向段沿朝向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的方向向下倾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入口设于所述内腔的侧壁,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出口设于所述内腔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包括至少一个折弯,所述第二风管的一端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的出口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开心
申请(专利权)人:黄开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