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66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包括灯罩、紫外灯珠、灯板、控制模块、底壳和转化器,灯罩设有第一光孔,紫外灯珠固定安装在灯板上,灯板和控制模块均安装在底壳内,控制模块位于灯板下方,灯罩安装在底壳上,第一光孔的位置与紫外灯珠的位置相对应,紫外灯珠、控制模块和转换器依次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洁、重量轻,便于固定安装,在使用空调的同时对空调出风口及其吹出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既能维护室内环境健康,又能保证使用安全,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是涉及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
技术介绍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普遍。空调在运行时,空气依次经过空调器的进风口、过滤网和风机后,由出风口排出至室内。空调使用时,需要关闭门窗,室内空气不能与外界流通,空调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在空调的散热片、滤网和出风口上滋生病菌,不进行消毒处理,则空调内的病菌会随气流流入室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据调查显示,家用空调散热片上的菌落数超过国家标准约万倍,高达39万cfu/cm2,而散热片上发现的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检出率大约为10%左右。散热片上的大量病原菌会从出风口喷出,弥漫到室内各个角落。如果人长时间呆在这样的空调环境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会导致少儿呼吸道感染、肺炎等,部分霉菌的菌丝、孢子及其代谢物,也可能是导致人体过敏的因素。申请号为20192090742.4的专利名称为一种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中央空调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安装在空调送风管内部的杀菌装置,但是这种杀菌装置安装在空调内部,作为普通消费者很难根据需要自己对现有的空调成品进行加装改造,不适合普通消费者使用,无法解决对现有空调的杀菌消毒处理的问题。空调挡风板作为与空调配套的独立产品,以“有凉感,无风感”为理念,通过遮挡或二次小孔出风的形式,实现“防冷风”直吹的功能,成为近年来千万家庭选择的热门产品。空调挡风板的诞生和被消费者所接受,给使用紫外线杀菌灯对空调出风口进行逆风反向杀菌创造了条件,便于解决对现有空调的出风口进行杀菌消毒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包括灯罩、紫外灯珠、灯板、控制模块、底壳和转化器,所述灯罩设有第一光孔,所述紫外灯珠固定安装在灯板上,所述灯板和控制模块均安装在所述底壳内,所述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灯板下方,所述灯罩安装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一光孔的位置与所述紫外灯珠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紫外灯珠、控制模块和转换器依次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紫外灯珠可以发出紫外光对空调出风口吹出的空气进行杀菌,净化室内环境,灯罩可以保护紫外灯珠和使用者,避免使用者触摸或者接触紫外灯珠。灯板用于固定安装灯珠,第一光孔便于紫外光透过灯罩,减少紫外光强度的衰减。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紫外灯珠的开启和关闭,底壳用于安装固定控制模块、灯板和灯罩,同时将本技术固定安装在空调挡风板上,使本技术能对空调出风口及其吹出的空气杀菌。通过设置转换器和控制模块,并将控制模块与紫外灯珠电性连接,可以实现开启空调的同时,开启紫外灯珠,发出紫外光进行杀菌,在关闭空调的同时,关闭紫外灯珠,停止杀菌。本技术结构简洁、重量轻,便于固定安装,在使用空调的同时对空调出风口及其吹出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既能维护室内环境健康,又能保证使用安全,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换器包括转换插座、连接线和插头,所述转换插座内设有电流互感器,所述转换插座上设有插脚和插孔,所述插脚和插孔均分别与电流互感器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转换插座相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插头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插头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转换插座的插脚插在空调的原插座上,转换插座的插孔用于插接空调的插头。当空调开启时,电流互感器可以监测到电流的产生,电流互感器将交流电转化为5v直流电,通过连接线和插头将5V直流电传输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紫外灯珠开启,进行杀菌。当空调关闭时,电流互感器监测到电流消失,无法传输5V直流电,控制模块关闭紫外灯珠,停止杀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灯罩还设有第二光孔,所述第二光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光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灯罩的上表面。灯罩设有第二光孔,可以将紫外灯珠发出的紫外光进行二次配光,使紫外光射出后分布更加均匀,同时保护紫外灯珠,避免使用者直接触摸到紫外灯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光孔的孔径为1~2.5mm,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光孔的间距为1.2~3mm。可以同时提高紫外光的透过率,降低灯罩对紫外线强度的衰减,提高杀菌效果,延长紫外灯珠的使用寿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嵌装在所述底壳正面,所述电源开关分别与所述紫外灯珠和所述控制模块相电性连接。在空调使用时,如果不需要进行紫外杀菌时,可以关闭电源开关,将紫外灯珠关闭,停止紫外杀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底壳的底部相固定连接。固定件用于将底壳底部固定在空调挡风板上,使灯罩与空调的出风口相对,紫外灯珠发出的紫外光可以直接对空调出风口吹出的空气进行杀菌,避免将空调内的病菌随空气传播到室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件包括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所述第一磁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底部,所述第一磁片与所述第二磁片的磁性相异,所述第一磁片与所述第二磁片的位置相对应。第一磁片安装在底壳内侧的底部,第二磁片安装在空调挡风板上,第一磁片与第二磁片的磁性相异,两者之间相互吸引,将底壳底部以对吸方式吸附在空调挡风板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件的两侧分别设有胶粘层,所述固定件的一侧与底壳底部相粘接,所述固定件为双面胶。固定件的另一侧与空调挡风板相粘接,将底壳底部粘在空调挡风板上,使灯罩与空调的出风口方向相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壳底部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件是螺栓,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螺栓穿过空调挡风板和固定孔,将底壳固定在空调挡风板上,使灯罩与空调的出风口方向相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的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的转换器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的方框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的仰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参考图1至图7,本技术的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包括灯罩1、紫外灯珠2、灯板3、控制模块4、底壳5、转化器6、电源开关7和固定件8。灯罩1上表面设有第一光孔11和第二光孔12,第一光孔11的位置与紫外灯珠2的位置相对应,紫外灯珠2发出的紫外光可以通过第一光孔11透过并照射到空调出风口。第二光孔12的孔径为1.00mm,相邻两个第二光孔12的间距为1.2mm。灯罩1上表面均匀布满多个第二光孔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其中,包括灯罩、紫外灯珠、灯板、控制模块、底壳和转化器,所述灯罩设有第一光孔,所述紫外灯珠固定安装在灯板上,所述灯板和控制模块均安装在所述底壳内,所述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灯板下方,所述灯罩安装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一光孔的位置与所述紫外灯珠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紫外灯珠、控制模块和转换器依次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其中,包括灯罩、紫外灯珠、灯板、控制模块、底壳和转化器,所述灯罩设有第一光孔,所述紫外灯珠固定安装在灯板上,所述灯板和控制模块均安装在所述底壳内,所述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灯板下方,所述灯罩安装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一光孔的位置与所述紫外灯珠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紫外灯珠、控制模块和转换器依次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其中,所述转换器包括转换插座、连接线和插头,所述转换插座内设有电流互感器,所述转换插座上设有插脚和插孔,所述插脚和插孔均分别与电流互感器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转换插座相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插头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所述插头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其中,所述灯罩还设有第二光孔,所述第二光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光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灯罩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空调出风口的紫外杀菌灯,其中,所述第二光孔的孔径为1~2.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凯炀
申请(专利权)人:阿优维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