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装置及空气调节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915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净化装置及空气调节器,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净化风道,所述净化风道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置于所述净化风道内;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设置于所述净化风道内,以使进入所述进风口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以及所述加湿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臭氧含量不超标的前提下,能够提高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杀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化装置及空气调节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及空气调节器。
技术介绍
等离子发生器通过双极等离子静电场将带负电的细菌分解、击破,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效果,但是等离子发生器在产生等离子的过程中,也会释放臭氧,等离子发生器的工作电压越高,杀菌效果越好,但是释放的臭氧量也就越多,而臭氧超标对人体和动植物的健康都有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使得臭氧量达标,现有技术中的等离子发生器的杀菌效果差。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净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等离子发生器的杀菌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净化风道,所述净化风道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置于所述净化风道内;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设置于所述净化风道内,以使进入所述进风口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以及所述加湿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湿膜,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置于所述湿膜与所述进风口之间;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包括第一储水件,所述第一储水件内形成有第一储水空间,所述第一储水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储水空间连通的出水孔,以将所述第一储水空间中的水通过所述出水孔传导至所述湿膜。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组件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空间,用于向所述第一储水空间供水。进一步地,所述湿膜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第一储水件底部,所述湿膜位于所述出水孔的下方;所述供水组件还包括第二储水件,所述第二储水件内形成有第二储水空间,所述第二储水件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储水空间连通的回收口,所述回收口位于所述湿膜下方,所述水泵连接于所述第一储水空间与所述第二储水空间之间,以将所述第二储水空间中的水抽入所述第一储水空间中。进一步地,所述加湿组件还包括:电解装置,所述电解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水空间和/或第二储水空间中,所述第一储水空间和/或第二储水空间用于存储盐水,所述电解装置用于电解所述第一储水空间和/或第二储水空间中的盐水。进一步地,所述加湿组件还包括: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储水空间和/或第二储水空间中的水位。进一步地,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纳米水离子发生器,所述纳米水离子发生器设置于所述净化风道内,所述纳米水离子发生器位于所述加湿组件背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净化风道内;吸水件,所述吸水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以使经所述加湿组件加湿后的空气流经所述吸水件;放电件,所述放电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放电件的放电端穿入所述吸水件中进行高压放电以产生纳米水离子。进一步地,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风机,至少一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净化风道内,且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加湿组件与所述纳米水离子发生器之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所述空气调节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净化装置,所述空气调节器为净化器、消毒机或者空调器,所述空气调节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以及所述加湿组件电性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所述净化风道中同时设置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以及所述加湿组件,经所述加湿组件加湿后的空气,可以更多地溶解所述等离子发生器杀菌过程中产生的臭氧,从而可以提高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工作电压,产生更多的等离子进行杀菌,而因为提高工作电压导致的产生的更多的臭氧,可以被加湿后的空气溶解,不会导致臭氧超标,且由于进入所述进风口的空气,会先经过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再经过所述加湿组件,可以将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更多地吹向所述加湿组件所在位置,可以溶解更多臭氧,从而在臭氧含量不超标的前提下,提高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杀菌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净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纳米水离子发生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纳米水离子发生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净化装置100,所述净化装置100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内形成有净化风道102,所述净化风道102在所述壳体101上形成有进风口103以及出风口104;等离子发生器10,所述等离子发生器10设置于所述净化风道102内;加湿组件20,所述加湿组件20设置于所述净化风道102内,以使进入所述进风口103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等离子发生器10以及所述加湿组件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装置100可以应用于各类空气调节器,如净化器、消毒机、加湿器、空气过滤器、空调器等。所述壳体101用于形成所述净化风道102,所述净化风道102在所述壳体101上形成有进风口103以及所述出风口104,也即,所述净化风道102与所述进风口103、出风口104均连通,同时,在所述净化风道102内同时设置所述等离子发生器10以及所述加湿组件20,且所述等离子发生器10设置于所述进风口103与所述加湿组件20之间,也即,进入所述进风口103的空气,会先经过所述等离子发生器10,再经过所述加湿组件20,所述等离子发生器10用于产生等离子,以通过所述等离子杀灭空气中的细菌,所述加湿组件20除了用于对进入所述净化风道102内的空气进行加湿之外,更重要地,结合臭氧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净化风道,所述净化风道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n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置于所述净化风道内;/n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设置于所述净化风道内,以使进入所述进风口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以及所述加湿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净化风道,所述净化风道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
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置于所述净化风道内;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设置于所述净化风道内,以使进入所述进风口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以及所述加湿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包括:
湿膜,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置于所述湿膜与所述进风口之间;
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包括第一储水件,所述第一储水件内形成有第一储水空间,所述第一储水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储水空间连通的出水孔,以将所述第一储水空间中的水通过所述出水孔传导至所述湿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还包括:
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空间,用于向所述第一储水空间供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湿膜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第一储水件底部,所述湿膜位于所述出水孔的下方;
所述供水组件还包括第二储水件,所述第二储水件内形成有第二储水空间,所述第二储水件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储水空间连通的回收口,所述回收口位于所述湿膜下方,所述水泵连接于所述第一储水空间与所述第二储水空间之间,以将所述第二储水空间中的水抽入所述第一储水空间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还包括:
电解装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沐原邓国基张军郑辉王波王少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