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钢梁防倾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344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的钢梁防倾覆装置,将钢梁和盖梁连接,包括上基座、下基座、上持力座、下持力座、抗拉板;上基座固定在钢梁侧壁,上持力座与上基座可拆卸式连接,下基座固定在盖梁顶部,下持力座与下基座可拆卸式连接,抗拉板的一端与上持力座位置可调式连接,抗拉板的另一端与下持力座位置可调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简单,安装方便、可拆卸重复利用、可有效防止钢梁倾覆,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的钢梁防倾覆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的钢梁防倾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桥梁的发展,桥梁建造的材料也在不断进步,从木材到石材,到近代的钢筋混凝土和钢材,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桥梁建造的材料也日趋先进。尤其是钢桥,钢梁除具有抗扭刚度大、强度高、重量轻、整体性好等特点外,还具有施工安装方便等优点。钢梁是由一定的规格供应的钢材拼装焊接而成,对于主梁不同的受力分布,可以通过调整板厚和钢材型号将钢梁的应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这对设计和施工几乎不增加难度,钢材用量增加也不多。相比于混凝土梁桥,钢梁施工更快捷,适用于各种环境的施工,因此满足快速施工,高质量的桥梁建设发展要求。钢梁节段可在钢构件加工厂进行预制加工和初步喷涂,待加工完成后再运至现场进行拼装焊接,可大大缩短工期。但是目前单梁在吊装就位,梁与梁之间没有形成整体,不平整的支座垫石或者吊机可能存在的失误操作,可能导致单梁发生倾覆的事故。单梁在吊装就位后采用千斤顶精调定位时,可能存在千斤顶顶升控制不当,亦可能存在倾覆的风险。现有可拆卸钢梁防倾覆装置旨在解决安装过程中钢梁倾覆的问题。该装置在单梁吊装就位后安装,在钢梁后续栓接或者焊接的施工过程中发挥防倾覆作用,待梁体精调定位和全桥形成整体后可拆卸重复利用。钢梁位于盖梁上方,由支座以及支座垫石支撑。传统的钢梁防倾覆方法主要采用增加配重的方法。增加配重的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增加配重的不均匀容易引起钢梁局部变形;2.配重的安装和拆卸过程都不太方便;3.增加配重的无法完全规避钢梁倾覆的风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的钢梁防倾覆装置,使用方便,部分零件可拆卸重复利用,有效防止倾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的钢梁防倾覆装置,将钢梁和盖梁连接,包括上基座、下基座、上持力座、下持力座、抗拉板;上基座固定在钢梁侧壁,上持力座与上基座可拆卸式连接,下基座固定在盖梁顶部,下持力座与下基座可拆卸式连接,抗拉板的一端与上持力座位置可调式连接,抗拉板的另一端与下持力座位置可调式连接。作为一种优选,上基座焊接在钢梁侧壁,焊接处钢梁内设有增加钢梁刚度的横隔板,上基座的外侧焊接螺栓,上基座和上持力座通过螺栓连接。作为一种优选,下基座的下端焊接锚筋,锚筋预埋在盖梁内;下基座的上侧焊接螺栓,下基座和下持力座通过螺栓连接。作为一种优选,锚筋包括连接部分、支脚部分、弯折部位,竖直的支脚部分分别位于水平的连接部分的两端以形成倒U形结构,U形的弯折部位位于支脚部分的下端;连接部分与下基座的下端焊接,弯折部位与盖梁内主筋焊接。作为一种优选,一个下基座对应安装两个锚筋,在前后方向上,两个锚筋相互平行,在左右方向上,两个锚筋相互错开。作为一种优选,上持力座和下持力座结构均相同,均包括一片底板和两片持力板;两片持力板前后相互平行的固定在底板上,且持力板垂直焊接于底板;持力板上设有销轴孔,销轴穿过销轴孔实现持力板与抗拉板的连接,抗拉板位于两片持力板之间;底板上设有螺孔,螺栓穿过螺孔实现底板与上基座或下基座的连接;抗拉板的两端均设有长条形的位移孔,供销轴穿过安装。作为一种优选,螺栓的直径不小于24mm;抗拉板的厚度不小于40mm;锚筋的直径不小于18mm;抗拉板与盖梁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60-70度。作为一种优选,钢梁的左侧与盖梁之间、钢梁的右侧与盖梁之间均设有钢梁防倾覆装置。一种可拆卸的钢梁防倾覆方法,采用一种可拆卸的钢梁防倾覆装置,钢梁生产过程中焊接上基座,并在钢梁安装前安装上持力座;盖梁搭建过程中预埋下基座,并在钢梁安装前安装下持力座;钢梁就位后通过销轴将抗拉板和上、下持力座连接,通过抗拉板的牵拉防止钢梁左右倾覆。作为一种优选,抗拉板在安装时,两端销轴在对应位移孔中居中安装,以保证销轴两侧的位移量;钢梁安装完成后,拆卸上持力座、下持力座、抗拉板以重复使用。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在提出钢梁防倾覆措施的问题时,摒弃了增加配重传统技术思路的影响,采用了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解决钢梁倾覆的问题。2.抗拉板位移孔预留了位移量,能够适应梁体自身涨缩和精调定位时产生的活动。3.上持力座与钢梁的上基座、下持力座与盖梁的下基座之间都是通过螺栓连接,因此钢梁防倾覆装置可拆卸,可重复使用。4.下基座增加U型锚筋深入盖梁内,U型锚筋与下基座焊接,锚筋底端弯折部位与盖梁内主筋焊接在一起,上基座与钢梁满焊,保证上、下基座安装稳固。5.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简单,安装拆卸方便,防倾覆效果好,可拆卸重复使用,使用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可拆卸的钢梁防倾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抗拉板的主视图。图2b是抗拉板的侧视图。图3是下持力座的俯视图。图4是下持力座、下基座和锚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抗拉板与水平面夹角α的示意图。其中,1为盖梁,2为钢梁,3为下基座,4为下持力座,5为上基座,6为上持力座,7为抗拉板,8为销轴,9为位移孔,10为销轴孔,11为持力板,12为底板,13为螺孔,14为螺栓,15为螺帽,16为锚筋,α为抗拉板与水平面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可拆卸的钢梁防倾覆装置,包括预埋在盖梁顶部的下基座、焊接在钢梁侧面的上基座、设置有销轴孔和螺孔的上下持力座和上下持力座之间活动连接的抗拉板。上、下持力座结构相同。本技术中,前后方向,指的是钢梁和盖梁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指的是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上、下持力座和盖梁以及钢梁上预埋或焊接的上、下基座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因此在钢梁精调定位、后续栓接或者焊接成全桥形成整体后,防倾覆装置可拆卸重复使用。上、下持力座之间活动连接有钢制抗拉板,抗拉板上部和下部分别与上、下持力座上的销轴孔相对应设有长条形位移孔,上、下持力座的销轴孔与抗拉板的位移孔之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一起,两位移孔长度相同,该长度为抗拉板的活动行程。销轴通过销钉锚固防止脱落。上、下持力座通过销轴与抗拉板形成活动连接,位移孔的长度就是可移动的活动范围。抗拉板位移孔预留了位移量,因此防倾覆装置能够适应钢梁在精调定位和收缩膨胀时产生的活动。与上、下持力座之间活动连接的抗拉板所在直线,与盖梁上端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70度。盖梁内预埋有锚筋,锚筋包括连接部分、支脚部分、弯折部位,竖直的支脚部分分别位于水平的连接部分的两端以形成倒U形结构,U形的弯折部位位于支脚部分的下端,弯折部位与盖梁内主筋焊接在一起;锚筋顶部的连接部分与下基座焊接;螺栓头部与下基座的下端焊接,螺杆部暴露于基座上部,与下持力座连接。上、下持力座的持力板均呈等腰三角形。抗拉板的厚度为40毫米。上、下持力座的持力板呈等腰三角形具体结构为:底边对应角设置为圆弧形;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的钢梁防倾覆装置,将钢梁和盖梁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基座、下基座、上持力座、下持力座、抗拉板;上基座固定在钢梁侧壁,上持力座与上基座可拆卸式连接,下基座固定在盖梁顶部,下持力座与下基座可拆卸式连接,抗拉板的一端与上持力座位置可调式连接,抗拉板的另一端与下持力座位置可调式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的钢梁防倾覆装置,将钢梁和盖梁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基座、下基座、上持力座、下持力座、抗拉板;上基座固定在钢梁侧壁,上持力座与上基座可拆卸式连接,下基座固定在盖梁顶部,下持力座与下基座可拆卸式连接,抗拉板的一端与上持力座位置可调式连接,抗拉板的另一端与下持力座位置可调式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钢梁防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基座焊接在钢梁侧壁,焊接处钢梁内设有增加钢梁刚度的横隔板,上基座的外侧焊接螺栓,上基座和上持力座通过螺栓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钢梁防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基座的下端焊接锚筋,锚筋预埋在盖梁内;下基座的上侧焊接螺栓,下基座和下持力座通过螺栓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钢梁防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锚筋包括连接部分、支脚部分、弯折部位,竖直的支脚部分分别位于水平的连接部分的两端以形成倒U形结构,U形的弯折部位位于支脚部分的下端;连接部分与下基座的下端焊接,弯折部位与盖梁内主筋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博飞刘世辉刘振力庞超首京列绍生刘昕炜朱林陈艳雯姜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