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质量自适应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324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质量自适应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不同技术资料特征确定核心知识模态集;基于核心知识模态集和核心知识模态集的知识约束集,构建知识模态基数评判矩阵;根据相关技术人员的评分和评分权重综合计算模态贴近度,并分配知识模态的模态基数;分解核心知识模态集中的知识模态,对分解后的知识模态的核单元知识质量进行评估;根据知识模态通用质量函数、各知识模态的质量评分和各知识模态的模态基数,评估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综合质量。通过该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资料质量认定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可以提高技术资料质量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且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质量自适应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备系统的技术资料质量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质量自适应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技术资料指反映装备相关使用与保障工作要求的系列工程图样、技术规范、技术手册、技术报告、计算机软件文档等。编制技术资料的目的是为装备使用和维修人员正确使用和维修装备,规定明确的程序、方法、规范和要求,并保持其与备件、设备、人员、设施等保障资源和工程设计要求等相互协调统一,以便发挥最佳工作效能。技术资料编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装备预期工作效能的发挥,进而决定装备是否能够圆满完成预期工作任务。为此,技术资料编制的监督管理与质量评估工作,历来受到各级装备机关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技术资料的编写,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要涉及到诸多专业知识,单靠一两个专业的资源是无法完成的。同时,技术资料内容的技术指导性要求往往很高,既要全面的反映装备实际使用与维修要求,又要在适读性和准确性等方面,给予充分的关注,因此,技术资料编制质量的评估工作难度很大。传统的技术资料编制质量评估方法,主要由相关行业专家,依赖自身的主观经验评分实现,而评分的过程,往往随意性很大,由于没有统一的约束技术资料质量评判风险的基础执行标准,导致技术资料的质量认定结果不准确,后续技术资料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能使用、不便使用等诸多现实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质量自适应评估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资料质量认定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质量自适应评估方法,包括:根据不同技术资料特征确定核心知识模态集;基于核心知识模态集和核心知识模态集的知识约束集,构建知识模态基数评判矩阵;根据相关技术人员的评分和评分权重综合计算模态贴近度,并分配知识模态的模态基数;分解核心知识模态集中的知识模态,对分解后的知识模态的核单元知识质量进行评估;根据知识模态通用质量函数、各知识模态的质量评分和各知识模态的模态基数,评估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综合质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质量自适应评估系统,包括:知识模态集构建模块,用于根据不同技术资料特征确定核心知识模态集;评判矩阵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核心知识模态集和核心知识模态集的知识约束集,构建知识模态基数评判矩阵;模态基数分配模块,用于根据相关技术人员的评分和评分权重综合计算模态贴近度,并分配知识模态的模态基数;核单元知识质量评估模块,用于分解核心知识模态集中的知识模态,对分解后的知识模态的核单元知识质量进行评估;综合质量评估模块,用于根据知识模态通用质量函数、各知识模态的质量评分和各知识模态的模态基数,评估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综合质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确定知识模态向量并引入知识约束集,构建知识模态基数评判矩阵,基于统计解算得到的知识模态贴近度分配模态基数,分解知识模态,实施核单元知识质量评估,根据引入的知识模态通用质量函数,评估技术资料综合质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资料质量认定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可以提高技术资料质量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并保障质量评估的合理性和鲁棒性。同时,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势:(1)质量评估结果更准确,更便于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有效辨识不同类型技术资料的核心知识内容,确保评估过程紧贴知识重点,评估结果切实反映技术资料的真实质量水准;(2)质量评估实施程式化程度高,更便于计算机自动化实现,结合各类计算机编程语言,可实现专利技术评估方法的快速完成与大范围推广应用;(3)质量评估方法鲁棒性好、自适应程度高,可适用于不同类型技术资料内容的编制质量评估,包括装备基础说明文件、使用指导文件、维修指导文件、辅助释析文件等,行业应用前景广阔;(4)质量评估技术内核科学,评估技术风险低,通过不同资料关联对象关于知识模态的基准评判信息,并综合考虑不同模态核单元的知识质量信息细节,确保资料信息评判输出的高粒度与高辨析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质量自适应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质量自适应评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其他相近意思表述,意指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如包含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系统、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质量自适应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S101、根据不同技术资料特征确定核心知识模态集;具体的,建立核心知识模态集:K={K1,K2,…,KN}(1)其中,K为根据不同技术资料特征确定的核心知识模态集,Ki为反映技术编制质量的第i项知识模态,i=1,2,…,N,N为知识模态集K中知识模态的总数量。所述核心知识模态集,应能全面反映拟评估技术资料的知识广度与知识构架,不同知识模态集间,应处于解耦状态。S102、基于核心知识模态集和核心知识模态集的知识约束集,构建知识模态基数评判矩阵;所述知识约束集为:C={C1,C2,…,CM}(2)其中,C为可直接约束知识模态集K的知识约束集,Cj为知识约束集C的第j类知识约束项,j=1,2,…,M,M为知识约束集C中知识约束项Cj的总数量。在明确知识模态集K和知识约束集C的基础上,为量化不同约束项目对不同知识模态的技术影响,进一步构建技术资料的知识模态基数评判矩阵,如下:其中,B为面向技术资料质量评估的知识模态基数评判矩阵,Bij为第i项知识模态在j类知识约束下的模态贴近度评分,Bij∈[0,10],其取值由模态贴近度函数fij(Ki,Cj)确定。S103、根据相关技术人员的评分和评分权重综合计算模态贴近度,并分配知识模态的模态基数;所述模态贴近度的具体取值一般根据技术资料自身特征,以及技术资料专家、技术资料使用人员和具有技术资料编制经验的技术人员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质量自适应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不同技术资料特征确定核心知识模态集;/n基于核心知识模态集和核心知识模态集的知识约束集,构建知识模态基数评判矩阵;/n根据相关技术人员的评分和评分权重综合计算模态贴近度,并分配知识模态的模态基数;/n分解核心知识模态集中的知识模态,对分解后的知识模态的核单元知识质量进行评估;/n根据知识模态通用质量函数、各知识模态的质量评分和各知识模态的模态基数,评估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综合质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质量自适应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不同技术资料特征确定核心知识模态集;
基于核心知识模态集和核心知识模态集的知识约束集,构建知识模态基数评判矩阵;
根据相关技术人员的评分和评分权重综合计算模态贴近度,并分配知识模态的模态基数;
分解核心知识模态集中的知识模态,对分解后的知识模态的核单元知识质量进行评估;
根据知识模态通用质量函数、各知识模态的质量评分和各知识模态的模态基数,评估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综合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相关技术人员的评分和评分权重综合计算模态贴近度具体为:
技术资料专家、技术资料使用人员和具有技术资料编制经验的技术人员分别评分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模态贴近度:



其中,Bij表示知识模态基数评判矩阵元素的模态贴近度,分别为技术资料专家、使用人员和具有编制经验技术人员的知识模态贴近度统计评分值,α、β、γ分别表示技术资料专家、技术资料使用人员和具有技术资料编制经验技术人员的知识模态评判权重系数,权重系数满足如下约束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相关技术人员的评分和评分权重综合计算模态贴近度,并分配知识模态的模态基数包括:
建立与核心知识模态集对应的知识模态基数集,所述知识模态基数集中知识模态的基数评分为:



式中,bi表示分配给第i项知识模态的基数评分,Bij表示第i项知识模态在j类知识约束下的模态贴近度评分,N为知识模态集中知识模态的总数量,M为知识约束集中知识约束项的总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核心知识模态集中的知识模态,对分解后的知识模态的核单元知识质量进行评估包括:
将核心知识模态集中的知识模态分解为Ui个模态质量评估核单元Kiv,则:



式中,MK为技术资料的知识模态质量评分集,MKi为第i项知识模态的质量评分,mkiv为第i项知识模态中第v个知识核单元的质量评分,v=1,2,…,Ui,其中MKi、mkiv∈[0,100],Ui为第i项知识模态的知识核单元Kiv的总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知识模态通用质量函数、各知识模态的质量评分和各知识模态的模态基数,评估知识模态的技术资料综合质量具体为: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技术资料综合质量:



式中,FUM(MK,b)表示知识模态通用质量函数,bi表示分配给第i项知识模态的基数评分,MKi为第i项知识模态的质量评分,i=1,2,…,N,N为核心知识模态集中知识模态的总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跃东钱超金家善邵松世胡俊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